王世杰委员:为保护“中国天眼”,贵州停建附近机场

来源:科技日报

2019-03-12 08:58

科技日报3月12日消息,2019年9月,“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后,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科普旅游热会不会干扰“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贵州将全力保障“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即便作出局部牺牲,也不会借“中国天眼”搞旅游发大财。

位于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视觉中国

“‘中国天眼’已经成为贵州一张靓丽的名片,把这样一个国之重器放在贵州,是国家对贵州的信任。”王世杰说,因为“中国天眼”是一个“大锅盖”,被动接收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电磁辐射波,对于电磁环境质量要求非常高,所以人为的干扰越少越好。为了保持良好的电磁环境,为“中国天眼”保驾护航,贵州省委省政府下足了功夫。“中国天眼”周边的三个县城,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全部作了调整,一些原计划要建设的项目,贵州省也主动停建了。比如,罗甸县所规划的机场,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已经立项了,最终,考虑到可能造成的电磁干扰,贵州果断放弃。特别是在“中国天眼”5公里核心区内,人类的生活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电磁干扰,为此,2000多农户搬迁,所涉经费达几十亿元。王世杰坦言:“这些成本都很高,贵州为此做出了局部牺牲,但为了‘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一切都是值得的。”

“中国天眼”建成投用后,带火了贵州的科普旅游,外界时有质疑:科普旅游到底会不会影响“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对此,王世杰说,“中国天眼”主要用于科学探测,贵州绝不会靠它搞旅游发大财。之所以开放旅游,是为了开展科普。贵州有严格的电磁保护措施,现在每天只对2000名游客开放。在进入核心区时,游客要经过比机场还严格的安检,不能携带任何电磁产品,包括相机、手表、手机等等。

事实上,电磁环境干扰与人无关,只与活动的电磁设备有关,而电磁设备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消磁处理,不影响“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从国外天文望远镜的运行经验看,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曾被允许作为电影拍摄场地。为了加强对“中国天眼”电磁环境的保护,2018年,贵州在“中国天眼”所在的克度镇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法庭,还出台了新的管理办法。今后,在30公里宁静区内的违规行为,将被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

“中国天眼”将于2019年9月底完成国家验收,涉及工艺、档案、设备等方面。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共发现脉冲星55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80颗。

(记者:何星辉)
责任编辑:邓睿侃
中国科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