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太多影响个人信用?浙江人社厅:针对恶意频繁跳槽行为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4-04 15:04

“个人频繁辞职和就业的话,他的信用就成问题了。”

3月30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平安在宁波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说的这句话,在网络舆论场引起热议。

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葛平安座谈会上的发言 图片截自江苏公共新闻频道

4月2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通天下》栏目播出的节目中提到,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葛平安透露,正在推进人社信用体系建设,频繁辞职和就业将成问题。

4日,经济观察网就此事致电浙江省人社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句话的原意并不是说正常跳槽就会影响个人信用分,而是指恶意频繁跳槽等行为或受影响。

据悉,目前浙江宁波人社部门的智慧中心已经将宁波市有社保卡的1000万人员信息建库。

3月30日,浙江省人力社保专家和企业人士在宁波举行座谈。期间,企业人士认为招工难,留住人才也很难。

一名与会的人力资源总经理表示,企业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离职,但是要赔经济补偿金;如果不这么做,还要赔双倍,(属于)违法解除。但是员工要走,说真的我们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此,葛平安称,员工要走,接下来也有制约措施。浙江省马上要推进人社的信息体系建设,对单位和个人都要建立信用体系。个人老是频繁地辞职和就业的话,那肯定他的信用成问题了。

4日,经济观察网就此事致电浙江省人社厅,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正常的跳槽肯定不会影响信用,有些人如果专门运用恶意、滥用跳槽的方式,从单位那里索要一些经济补偿金等,这些人的信用才会受到影响。打算推进人社的信息体系建设也是针对恶意的跳槽。”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目前,人社的信息体系还没有建立,还处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要制定此类细则,也会听取企业和个人的意见。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人才交流大会。@视觉中国

据央视网4日称,过去媒体也曾报道,中小企业是劳动纠纷的频发地,也是“职场碰瓷”最大的受害群体。有人2年换了近20个工作,先后状告15家公司违反劳动法用工规定,被冠以“碰瓷式职业维权人”的称号。

事实上,今年1月24日,人社部也曾表示称人社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之一便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建设人社信用、社保卡线上服务等全国性信息化基础平台,加快推进人社领域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与国家基础信息库数据共享交换、与国家政务服务等平台实现对接。启动建设人社信用黑名单数据库并开展试点应用。

疑虑未消:何为“恶意跳槽”?如何界定?

不过,浙江省的这段回应显然也不能终止外界的讨论。这一话题仍在继续发酵。

澎湃新闻4日刊发一则评论称,浙江省人社厅的回应又牵出了新问题:什么叫做恶意频繁跳槽?这个问题如果不厘清,这套信用评分体系很难建立公信力。

评论指出,曾有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在劳动法出台的20年间,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从最初的3万多件发展到30多万件,中小企业成为“职场碰瓷”最大的受害群体。

比如有人换了11家公司,提起诉讼8次;有人两年内换了近20个工作,先后状告15家公司。这些人碰瓷的嫌疑很大,但似乎很难从这些个案中提炼出足够精确的模式,而不伤及无辜。一年换多少次工作算频繁,显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不能排除有些人纯粹是运气不好才接连遇到垃圾雇主,再给他们贴上“恶意跳槽”的标签岂不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脱离比例谈样本是耍流氓。劳动争议案件二十年增加十倍未见得是反常现象,因为法治建设推进,维权意识普及都会使案件量增加。如果为了制约极少数碰瓷者而给把所有跳槽者都视为怀疑对象,分三六九等打上标签,则非常不公平。

更恰当的做法,不是一发现一个人有“频繁跳槽”的迹象就打上不可信的标签,而是建立一套双向可视的中介信息系统,将雇主和求职者双方有嫌疑的信息都标注出来,并提示“仅供参考”。信息对称至关重要,雇主能查求职者,求职者也要能查雇主。

评论还称,尽管人社厅事后的回应似乎让人们缓解了一点担忧,但假如当时在座谈会现场除了企业主代表还有职工代表发言,那么争议可能本不会那么强烈。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不管人社信用评分体系的初衷有多好,在收集信息时必须以克制为首要原则,对公民的个人隐私抱有足够的敬畏,不必要的信息坚决不能收集。相关部门还要负起信息保护的职责,对可能发生的信息泄露做好防范,设立罚则。如果做不到这些,这套评分体系不如没有。

责任编辑:朱敏洁
浙江 人社厅 跳槽 个人信用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