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形式被“群嘲” 芭蕾舞剧《敦煌》如今“真香”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16 11:13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说起敦煌舞,人们第一时间会想起《千手观音》、《反弹琵琶》、《飞天》等经典节目,扭出“S形三道弯”的妩媚飞天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珠玉在前,于是当中央芭蕾舞团携手北京舞蹈学院,在2019年央视春晚上带来《敦煌·飞天》时,背负众望。不过这个改编自芭蕾舞团原创舞剧《敦煌》的节目,首次将中国敦煌文化与西方芭蕾艺术大胆结合,在当时褒贬不一。

直到昨天(15日),完整版芭蕾舞剧《敦煌》拉开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序幕,在上海再次开跳,看完整场并了解其背后故事的观众们不由得感慨一句:“真香!”

《敦煌》剧照

婆娑曼妙,飞天翩跹舞出宇宙玄奥。长期以来,敦煌石窟中优美的飞天壁画,引得无数舞蹈家们模仿创造。

前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千手观音》登上2005年的央视春晚,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视觉冲击力,成果不易感动全中国。

后有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的《飞天》在2008年的春晚上惊艳亮相,七名舞者的右腿套在固定于舞台上的“铁靴子”,仅用上半身和另一条腿跳着轻盈的飞天舞蹈,打造出敦煌壁画中仙女飞天的独特造型。

这些精彩的传统敦煌舞蹈颇得民心,以至于今年春晚上,许多观众无法接受中央芭蕾舞团和北京舞蹈学院带来的芭蕾舞版本《敦煌·飞天》。

用芭蕾演绎敦煌风情,引起很多观众质疑,讲究“开、绷、直、立”的芭蕾,无法完美体现出敦煌舞的曲线美。

而当曾经有着类似想法的观众们,昨天观赏完完整版的原创芭蕾舞剧《敦煌》,步出剧院的瞬间,这样的想法烟消云散。

从一代代为敦煌艺术而坚守与奉献的“敦煌人”的视角出发,《敦煌》引领观众游历大漠宝藏,更在古今交汇的穿越中,体会在石雕斧凿的重层壁画前,“敦煌人”用一笔一画来传承信念与执着。

全剧近两个小时,分为两幕七场。一片静默开场,画僧手持明灯,与飞天的影像交错而过,随即一切都埋入了历史的深处。

乐曲在千年后奏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女主角音乐家“念予”翩然起舞,她正处在对艺术前途的迷茫、困惑中。

敦煌画册慢慢打开,随着排箫与钟琴合鸣的曲韵,念予找到了自己向往的所在,去往敦煌寻找创作音乐的灵感。

大漠深处有着灿烂的艺术瑰宝,有着一群不畏艰苦的生活“勇士”,更有着一群执着艺术的敦煌“守护神”。

念予被这里的人、这里的艺术所感染,更与男主角壁画保护者“吴铭”一见钟情。

二人徜徉在千年艺术圣殿,生动的壁画形象化作念予笔下跳跃的音符,斑斓的色彩滋养了荒漠中的“爱情之花”。

音乐创作接近尾声,念予兴奋地提议吴铭一同前往巴黎继续创作。然而,面对敦煌刻不容缓的保护工作,吴铭犹豫了,挣扎后他选择留在莫高窟继续临摹和保护壁画。

念予伤心独自离去,吴铭废寝忘食工作,而他的临摹速度根本追不上壁画逐渐暗淡的色泽。

积劳成疾的吴铭,竭尽全力用生命留住敦煌的美好,最后将生命献给了敦煌艺术。

贯穿全剧的一盏“心灯”,指引着千千万万的敦煌艺术守护者们。

近60年的历史里,中央芭蕾舞团积累了近300部保留剧目,用西方芭蕾讲好中国故事,舞团曾推出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等“中味十足”的舞剧。

《敦煌》由中央芭蕾舞团修改28稿,历时7年筹备而成,别出心裁把丝路文化与芭蕾艺术相结合,舞者们用芭蕾的肢体追寻充满生机与灵动的东方线条,让观众看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之美。

以敦煌壁画形象衍化而来的芭蕾动作,优美流畅,独具舞韵。就像敦煌的历史由来一样,东西方文化交融于此,艺术也因不同而焕发生机。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2017年《敦煌》首演时大力肯定了这种突破界限的创新,著名敦煌舞专家、敦煌舞《丝路花雨》编导、甘肃敦煌歌舞剧院原院长许琪更是泣不成声。

许琪老师说,芭蕾舞大多是跳抒情的,多表现爱情的主题和内容,而这些青年舞者们成功担住了“敦煌人”这个厚重的历史主题。中国的芭蕾就要跳出与世界上其他的芭蕾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将《敦煌》搬上舞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非常大的成功。

“看你们这部戏的时候,我跟别人感受不一样。因为我在工作过程中,接触过这些保护者,他们中很多人都已去世。”许琪老师说。

舞剧背后,让观众深受震撼的,是真实的艰险大漠中,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们对守护美好的执着从不曾被遏止住。

《敦煌》将“念予”和“吴铭”两个主人公作为千万“敦煌人”的化身,展现在戈壁大漠中孕育的那份甘于奉献的“敦煌大爱”。

建国70年来,一代代“敦煌人”在千年莫高窟献出青春甚至献出生命。

这些在艺术宝库背后创造历史、创造灿烂艺术的古今“敦煌人”,或提记于壁画中、或淹没于沙丘下、或铭刻历史、或默默无闻地与敦煌一生相守。

《敦煌》的导演、编剧及编舞费波,早在2012年第一次去到敦煌时,就被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的著名美学家常书鸿等几代“敦煌人”的故事所触动。

“我发现敦煌人的精神很简单,就是对艺术无条件地热爱。来到这里时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男女,最终选择在这凛冽干涸、荒无人烟之地,乐此不疲地将残破的洞窟一点点修复起来。这种简单的投入,让人动容。”

他们就像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对舞剧别名“心灯”的解释——“追求心中的不灭之光”。

费波认为,表现“敦煌人”的执着、坚守与奉献一生,要比表现敦煌壁画的色彩斑斓更有意义。

常书鸿临摹第103窟

随着中央芭蕾舞团巡演的足迹,敦煌瑰宝的璀璨魅力一路播撒传扬。

在剧院前厅,舞团和敦煌研究院还举办了“行走的芭蕾,流动的敦煌”图片展,展示舞剧创作采风的全过程,也介绍了敦煌伟大艺术、以及古今“敦煌人”献身莫高窟、守望信念与理想的感人故事,吸引许多观众驻足停留。

特地从南京赶来观赏的吴小姐久久停留在常书鸿先生的照片前,她告诉观察者网,当看到舞剧里本就感人的情节,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心里更为震撼,同时也深受鼓舞。“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阮佳琪
艺术节 芭蕾 敦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