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多人报名修故宫 单霁翔: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7-11 16:02

(观察者网讯)

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走红后,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

10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四年来,每年报考到故宫来修文物的年轻人迅速增长,今年招了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

当日,单霁翔在北京发表主题演讲。

他先介绍,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故宫也将迎来自己的5G时代,故宫和华为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5G故宫”。

5G故宫的第一个目标是:严密监控所有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文物;

第二个目标就是为观众服务,“再过几个月,大家到故宫打开手机,就知道今天有什么展览,展览的是什么内容......”

他还提到,1到3月是故宫的淡季,但每天参观故宫的人数还是超过8万,而且50%以上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觉得作为一座博物馆就是应该有这种气象”。

接着,他透露,《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走红后,每年到故宫修文物的年轻人迅速增长,众多年轻人的报考也为百年故宫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我们招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1.7万人参加了考试。”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新的故宫令人期待。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一众评论中,有部分网友认为,学历不等于能力,“名牌大学的学生会干木匠活吗?”

随后,此种说法得到了更多网友的纠正,“文物修复不是儿戏,况且提高学历门槛不等于只要学历不要能力”;

1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专门做了个投票活动,“你对故宫修文物这个职业感兴趣吗?”

不到1小时,1万余名网友参与了投票,50%的网友选择了“虽然有兴趣,可条件不允许啊”这个选项。

在山东卫视《现在的我们》节目中,文物修复师蒋晓娜曾经介绍,修复文物的过程非常复杂,第一道工序就是查阅文物的历史,看它是哪个朝代的,了解其缺了哪个部位,接下来,在文物的原来部位提取一个画片或者一个色彩,再用我们自己的材料进行填充,填充之后要做精细的打磨,精细到0.01毫米的程度。

据鲁中晨报鲁中网报道,山东淄博市博物馆文物修复师毕延铭在接受采访时也曾介绍,干这一行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沉得住气的心,耐得住乏味,还要胆大心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师,不仅要具有相当的历史、绘画、文字功底,还要掌握—定的化学、物理、美学、材料材质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文物的“病情”不一样,相应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需要修复师因地制宜地去对待。不同文物的修复难度存在着天壤之别,毕延铭始终遵循传统老手艺,他说,有的文物修复少则一个月能完成,有的则需要大半年。

责任编辑:郭肖
故宫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