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去哪儿玩?来佘山之巅赏科学之美 上海天文博物馆“上新”啦!

来源:新民晚报

2023-12-31 15:18

图说:科技之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90年天文主题展 郜阳 摄(下同)

用一场登高为2024新一年的到来开个好头吧!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即日起“上新”啦,一场名为“科技之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90年天文主题展”,将为天文爱好者们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天文对话。本次展览展期3个月,至2024年3月31日结束。在展览期间将同步推出相关讲座和论坛,并开发配套教育活动。

1933年8月1日,《科学画报》在上海创刊,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在创刊之初,就已确定科普方式是“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和照片”,介绍“世界最新的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谐说、游戏”。在《科学画报》内容上,不仅包括最新的西方科学,对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介绍也是重中之重,而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科学之一的天文学,在《科学画报》中,一直都是期刊内容的重点。

基于《科学画报》90年中刊登的天文科普文章,展览从“探索”“记录”“变化”“对话”四个部分展开,涉及天体知识科普、天文摄影、天象知识科普与预测、天文学家精神等丰富内容,在佘山之巅为观众朋友带来一场天文知识盛宴。

专家撰稿是《科学画报》一大特色,自创办伊始,就有蔡元培、竺可桢、任鸿隽、秉志、翁文灏、张孟闻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大家撰稿。要知道,中国古代天文学过多重视实用性,并未探究星象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逻辑,始终停留在占星术、天象学层面,每当特殊天象出现,都会产生谣言,引起恐慌。《科学画报》曾邀请一批知名天文学学者撰写科普性质的文章,帮助民众探索天文现象的本质。

例如,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科学画报》曾开展一系列预告,并为迎接哈雷彗星举办天文竞赛。本次展览回顾了相关报道,配以1910年佘山天文台所摄哈雷彗星照片,再现当年盛况。1994年的彗木相撞堪称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科学画报》对其有详细报道和深度解说,本次展览中也展出了佘山天文台拍摄的彗木相撞照片。

图说:上海天文台的众多天文学家都与《科学画报》有不解之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天文台的众多天文学家都与《科学画报》有不解之缘,他们在专注科研工作之余,仍兼顾天文科普,解答人们对星空的好奇。我国天文学界泰斗级人物、“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院士就曾为《科普画报》写下《标准时间是怎样得来的——我国授时工作的成就》。在我国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看来,“科学家作为科学传播链中的发球员,奉献于科普实属责无旁贷”,他本人坚持天文科普工作,在《科学画报》上总能看到他的科普文章。

此外,本次展览还邀请了戴建峰、华少等国内顶级的天文摄影师,打造“星空之境”,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关于天文摄影,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位署名“XYZ”的作者早在1933年就于《科学画报》中阐述天文摄影的优点,指出“自摄影技术应用于天空后,新发现的星象,顿时增加,遂引起天文学上的进步”。

图说:展览最后设置了翻翻板互动

在展览最后部分,设置了翻翻板互动装置,问题选自1935年第2卷第17期《关于天文的十个问题》,88年前的“头脑风暴”至今回味仍妙趣横生。

黑洞、星云、行星、银河……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故事;日食、月食、凌日……每一个天象都有可寻的踪迹。90年来,《科学画报》记载了它们的岁月流转,剩下的无垠宇宙在等待每个人的探索。

记者了解到,1900年,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前身——佘山天文台建成。这座百年历史的天文台也是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天文台,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天文学普及基地。今年4月底,上海天文博物馆历经修缮后“回归”,至年底已迎来近25万游客。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责任编辑:张致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有望实现沙伊复交后又一突破”

“5G、AI和棉花产业变革,帮新疆战胜美国制裁”

继续升级!威胁停学、惊现“狙击手”、学生占领行政楼

“中国制造2025已实现86%,证明美国制裁无效”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