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白皮书发布:近千万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06-19 07:59

据中国青年网18日报道,《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6月18日在北京发布,《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而父母通过电话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适量的阅读、玩耍等将有助改善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       


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白皮书发布图为发布会现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介绍《白皮书》内容。

《白皮书》:展现不为人知的留守图景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介绍了《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的主要内容。 2014年10月至12月,“上学路上”对中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得到了一些之前不为所知的留守图景,也显现了诸多帮助留守儿童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1000万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 260万儿童1年接不到父母1个电话

调查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即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包括春节)见不到父母。另外,如果保证不了每3个月见一次,孩子对于现在生存状况的焦虑,即“烦乱度”会陡然提升。

调查还显示,一年连一次父母的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占到4.3%,近260万。另外,一年只联系一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一次的有1519万。从调查数据看,只要每周保持跟孩子1-2次的联系,孩子的“烦乱度”会有明显下降。


关注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资料图)

女孩比男孩更需心理关注 西北是留守儿童心理高危区

从调查结果看,女生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生。也许是因为发育早,心思更加细密、敏感,性格更容易内向而不轻易表露心声,因此留守带来的心灵创痛在女孩那里无论是深度还是持续度会更加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最为严重,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对于未来的焦虑),均达到最高,西南次之,中部再次,东部最低。

作业是调节儿童心理法宝 玩耍可扫除孩子心霾

根据调查,每天1-2小时的玩耍和娱乐,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孩子的“烦乱度”。随着时间减少烦乱度增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整天玩耍的烦乱度最高。

另外,每天做作业1-2小时儿童的心理状态最佳,随着作业增多变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没有作业的孩子,心理状态最差。

阅读确会改善留守儿童心灵状况 “妈妈去哪儿”成关键

从调查中发现:首先不同于作业,阅读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提升,而学习成绩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力是除去地域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阅读通过提高成绩、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心理指标。阅读甚至比游戏、看电视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提升更加有效,因此,从阅读入手帮助孩子们是一条清晰有效的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妈妈无论是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态都要明显差于父亲外出,特别是妈妈单独外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责任编辑:张红日
留守儿童 白皮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有望实现沙伊复交后又一突破”

“5G、AI和棉花产业变革,帮新疆战胜美国制裁”

继续升级!威胁停学、惊现“狙击手”、学生占领行政楼

“中国制造2025已实现86%,证明美国制裁无效”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