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熊猫不再濒危 国家林业局:还早着呢
来源:澎湃新闻
2016-09-05 17:46
据澎湃新闻9月5日报道,今天(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但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简•斯玛特说。9月5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向澎湃新闻发来回应声明,其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上海动物园里的大熊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在夏威夷正在举行的IUCN大会上,红色物种名录专家委员会宣布更新这份名录,名录的上一次评估要追溯到2008年。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如今包括82954个种,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胁物种名录。其中受威胁的种共23928种,占被评估的29%。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这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
IUCN红色名录哺乳动物评估专家卡罗•罗迪尼尼告诉记者,考虑到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在缓慢地恢复,IUCN决定将它在名录中“降级”。罗迪尼尼认为,保护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的恢复。但是有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将会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减少35%,这将可能它们的种群再次下降。另外,它们还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
藏羚羊
除此外,藏羚羊的保护也传来了好消息。IUCN决定将其从濒危降为近危。这表示它们的种群虽然暂时没有减少的威胁,但如果不进行持续的保育努力,将可能再次受到威胁。
藏羚羊绒制成的披肩过去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追捧,1980年代之前可可西里枪声不断,藏羚羊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到2万只,被IUNC定为濒危物种。但随着持续不断地打击盗猎和建立保护区,藏羚羊的种群现在逐渐恢复到当初的20余万只。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维东参与了多次藏羚羊考察,他说对藏羚羊的疯狂盗猎自2002年左右减少并得到控制,他曾经见过上千头藏羚羊产仔。但是目前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比如开矿仍对藏羚羊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不过,濒危红色物种名录的更多带来的是坏消息。
苏门答腊猩猩
与人类基因最为相近的哺乳动物类人猿,其6个种中有4个物种被划定为极危,意味着它们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它们是东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
生活在非洲中东部的东部大猩猩如今种群数量不到5000只,在过去20年间这个数量下降了70%之多。它的亚种东非低地大猩猩数量从16900减少到仅有不足3800只。
罗迪尼尼说,与2008年濒危红色物种名录的评估相比,如今已经评估的哺乳动物中28%面临着生存威胁,比过去增加了3%。”非法盗猎和栖息地丧失是全球哺乳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他表示。
动物生存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对于植物来说,它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就在IUCN大会的举办地夏威夷,外来物种的入侵严重威胁着本地植物的生存。在IUCN评估的415种夏威夷本地植物中,有87%的物种被认为受到威胁。
夏威夷植物专家组的成员马特•基尔说,“人们眼中的夏威夷依然非常美丽,尽管夏威夷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形势并没有扭转。岛屿的生态是脆弱的,而夏威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其他岛屿上。”
9月5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向澎湃新闻发来回应声明,其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以下为声明全文:
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 仍需加大保护力度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珍贵的自然遗产。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熊猫保护管理,大熊猫保护取得初步成效。根据2015年年初公布的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1596只增加到2013年的1864只,增长了16.8%;圈养种群数量从164只增加到375只。
近日一些媒体报道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报告,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国家林业局认为,IUCN的报告是根据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上做出的判断。国家林业局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大熊猫仅分布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二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加之地域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各大熊猫圈养单位圈养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基因交流,以保持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生存活力。
三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根据IUCN的消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80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是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大熊猫分布区存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大熊猫保护成效,保护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下一步,我们仍需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按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物种的保护要求,加强大熊猫保护。我国计划开展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工程建设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继续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加强科技与公关和人才培养,促进野生种群复壮,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数据:
受威胁物种 23928
灭绝 855
野外灭绝 68
极危 5107
濒危 7602
易危 11219
近危 5323
低危 238
无危 39053
缺乏数据 13489
(澎湃新闻 石毅 刁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