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进沙退“持久战”: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居民共压沙障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4-07 12:08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经多年的努力,中国在治沙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临泽县就是在治沙一线上奋斗的成员之一。

据新华社4月6日报道,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组织群众来到临泽北部干旱荒漠区用麦草筑牢阻沙网,共同压沙障、栽梭梭。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沙漠戈壁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每日甘肃网报道,在1992年该县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县后,县上专门成立了县绿化委员会和防沙治沙工程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设立绿化办、治沙办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要求各级领导把林业和治沙工程纳入农村工作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从而形成了一任接着一任干、届届都有新目标的激励工作机制。

连年来,十五万临泽人用压芦苇、麦草、土工布、阻沙网、粘土方格和栽植梭梭、红柳、拧条灌木治沙固沙,与沙漠这个危害生态的“黄龙”打起了人进沙退的“持久战”,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临泽县林业局也曾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日报道称,近年来,临泽县通过将治理沙化土地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更可喜的是,通过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引导,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55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47.5万亩,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

目前,临泽已建成防风固沙林27.1万亩,阻沙林带187公里,农田防护林14.4万亩,生态经济林15万亩,封育荒漠植被3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48%。

然而在中国,人进沙退的远不止临泽县和巴丹吉林沙漠。

据中国林业新闻网2016年12月1日的报道,位于内蒙古黄河大“几”字内侧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京津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在6级风力作用下,这里的沙尘一夜之间,就可以到达北京市区。

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

但经过27年不懈治理,库布其沙漠周边的沙化土地已绿化0.6万平方公里,并控制荒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的调研报告显示,通过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化土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提高,沙尘暴次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在2013年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这一经验被誉为“库布其模式”并向全球推广。

库布其沙漠的光伏产业,是一项改造沙漠工程的重要内容

 又比如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科尔沁沙漠,已经成功开辟并试验种植沙漠水稻,仅3年就已经完成两万亩绿化。沙漠大米采用先进的沙地育秧技术、井水增温技术和激光沙地精平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沙漠水稻的生长环境。

奈曼旗科尔沁沙漠水稻田

科技的创新,革命性地降低了沙漠水稻种植成本,为以后“消费者都能吃上的10元以内平价有机大米”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沙漠大米将带来中国沙漠面积的大幅锐减。

实际上,中国的治沙成果,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据新华社2013年8月3日的报道,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景区召开的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里约+20会秘书长沙祖康说:“中国是目前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唯一做到‘人进沙退’的国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沙祖康在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

沙祖康说:“联合国正在为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而努力,但中国事实上已经超越这一阶段。中国很注重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让参与防沙治沙的企业、个人在经济上得到合理回报。”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提法,从土地退化、荒漠化角度讲,这是世界的未来,全球的目标。

责任编辑:李焕宇
治沙 甘肃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