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巢青年”超5000万:90后占六成 男性是女性两倍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5-04 11:23

水果只敢买3、4个,快递只能寄到单位,下班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这大概是人们对“空巢青年”最直观的印象。

近期,因央广网等中央媒体的持续报道,“空巢青年”又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空巢青年”是指在异地生活工作、年龄介于20到39岁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在城市中游走的青年。

据淘宝在青年节前5月3日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如今中国的“空巢青年”群体已经超过5000万,如果把“空巢青年”人口加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第11大省市规模。

此外,网易也于近日发布了《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数据报告,称对于空巢青年来说,比坟墓更可怕的是孤独,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即使空巢也有激情与梦想。

“慢慢成了女汉子”

宋文颖,黑龙江哈尔滨人,24岁,来北京工作两年,现在在海淀区长春桥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

2017年4月24日,北京南站,宋文颖在等一位驴友,两人此前约定当晚坐飞机去土耳其游玩。

“我刚来北京是在通州,对我这个爱玩的人来说通州那边很偏,不方便,所以就只住了一天就去海淀上地租了一个隔断间,在那住了一年,后来搬到了白石桥南,后来又搬到了角门西,现在住在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地铁站附近,月租一千多块。

“很多人觉得在北京一个人挺苦的,我还好。第一份工作周六周日都有休息,自己出去逛超市商场,或者爬山。

“要是打算一天宅在家里的话,就会放着音乐,在家里大扫除,然后自己研究做点好吃的,看看美剧,晚上夜跑。

“自己一个人住有很多事要自己去做,慢慢就成了一个女汉子。

“在外面热闹的环境中玩完,回到出租屋一个人安静下来就感觉挺孤单的,以前读书的时候上个厕所都要和同学一起。

“现在,特别是晚上坐公交或者地铁,看着外面那种灯火通明就感觉挺难受的,就会很想家。”

“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心态”

林治,福建三明人,23岁,2013年来北京,目前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房屋租赁中介门店做销售顾问。

2017年4月25日,北京,林治站在租住的房间内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的一个小区内,一身西装革履的林治在23层的单间出租屋内对着镜子整理装束。

摸摸领带,梳梳头发,林治的动作娴熟连贯,脚下放着的那对哑铃,是他每天随手拿起来进行锻炼的简单器材。

简单桌椅上摆放着一台破旧的老式彩电,床头边的红色沙发是十几米房间中最醒目的物品。

林治住房的楼层在周边算高的,透过窗户,密密麻麻的房屋映入眼帘。林治说,他喜欢从窗户向外面看。

“我基本上都在红莲南路周边居住,一个人住。我父亲在家里那边做生意经营不太好,父母经常吵架,我很小就有在外漂泊的经历,幼儿园的时候寄读在亲戚家,加上我多少也受我妈多愁善感的影响,不知道怎么去排解心事,来到北京后,这种感受就好了很多。

“我不怎么恋家,一般没什么事不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

“我觉得我心态挺老的,身上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活力。

“我不喜欢喧闹的场合,我跟一两个人可能聊得很好,要是三四或者五六个人的话我说几句话就会走开去做别的事。

“我喜欢开朗可爱的女生,喜欢和东北人聊天,他们那种乐观豪爽很吸引人。

“以前我见人或者和人说话都比较腼腆,从事这份工作后因为要多和人打交道,现在说话各方面挺自然的,也学会了说笑话。

“我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会去网吧玩玩游戏,也会去楼下和同事聊天。

“内心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充实点,忙点累点,回到住的地方就不会想那么多。

“其实,需要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心态。”

两个人在一起才不孤单

陈全洲,湖北孝感人,38岁,2007年来北京打拼,做过五金用品店主,帮人抬过煤气罐,现在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奶东村做旅馆生意。

2017年4月23日,北京,陈全洲在出租房内做菜。

奶东村牌楼往前走几十米的第一个路口上有个褪色的旅馆招牌,那里就是陈全洲开的。

陈全洲租下房东一层楼用来开旅馆,自己住在十来平米的小房间,简易的灶台紧挨着床,床顶上放置着衣物等其他物品。

他的房间没有电视,没客人的时候,陈全洲会到对面的房间去看电视。

“我来北京到现在有十年了。

“没来北京之前在太原、郑州、东北这些地方做装修工,后来在北京通过亲戚在朝阳区黑桥那开始做五金生意,后来到了费家村,四五年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开旅馆。

“我觉得我也算是个空巢青年,我结了婚,老婆在湖北老家带孩子,现在就我自己一个人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

“我没结婚的时候挣钱不够花,特别喜欢打牌,出远门还要家里给路费。

“现在打牌很少也就过年回家和兄弟四个玩会儿。

“我孩子以前成绩还行,现在读三年级,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成绩下降了,爷爷奶奶带着不长久,要有人回来,我老婆后来就回去带孩子了。

“我做这个都是借的钱,我们在外面挣再多的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

“做旅馆生意后,考虑到降低成本,现在就我一人运营着9间房,每天就是在家呆着,要么就拿手机玩,上午还好点打扫卫生收拾房间,说起来你可能不会相信,我来“北京十年,都没去过长城,以前有在这住的房客开车说要带我去,我一想去那肯定要花一天,回来估计就是晚上了,那样的话旅馆的生意就会耽搁一天。

“我一个人挺喜欢弄菜的,中午吃完饭就睡觉,有时不睡觉就去村里旁边的小公园转转。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至少不孤单,有人和你聊天,再怎么话少的人都能说几句话,吃饭也有食欲。

“我现在就想是多赚点钱在家里县城买套房,那样孩子读书也方便。”

“还是想找个合得来的人合租”

孙家耀,新疆乌鲁木齐人,30岁,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的一家公司从事程序员工作。

2017年4月25日,孙家耀午间吃完饭后在单位附近的街道散步。

“我2009年来北京读书,到现在7年多了。

“毕业后在北京住过两个地方,现在住在北苑路北这边的一个单间,月租近2000块。

“我觉得在北京找工作的机会比较多,毕竟是首都各方面的资源都很集中,办事虽然方便但在来回的路上要花不少时间,还有坐车都是人挤人,一开始特别反感,后来觉得大家都一样也就没什么了。

“我住的地方大概十几平米,我觉得一个人住有好有坏。

“有人喜欢静,喜欢这种状态,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比较孤单,心情不好的时候也难找到人去倾诉,还有生病的时候基本上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医生,印象深的是第一次租房的地方门坏了,后来还是我自己去修。

“冬天的时候我是黑天出门,黑夜回家,挺感慨的。我觉得到大城市打拼,一开始大部分人都会有单独租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空巢青年的这么一个过程,要慢慢从这种状态中转换出来。

“当然,有合适的时机还是希望能找个合得来的人合租比较好,大家有事帮忙也方便。”

“认识新朋友是件很累的事”

唐晓玲,四川人,27岁,从韩国留学回北京,现在在文化公司工作,租住在北京三元桥。

唐晓玲的房间窗户朝北,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让整个房间显得很敞亮,门口挂着一小块帘子。

2017年3月26日,推开虚掩着的门,唐晓玲像以往在家一样,端坐在床沿边处理工作上的事,她还会看综艺节目和一些影视剧。

“一个人住挺好的,要说没有一点孤独感不可能,偶尔还是有的。

“我觉得空巢青年这方面主要是映射一种心理上的空虚孤独吧,其实在哪个城市生活都一样,我的适应能力还挺强的。

“工作很多年的人和我们这种出来工作一两年的人心态差别很大,像我这种现在还很兴奋,可能再过几年后我就会去别的地方。

“当你的工资涨了就会想换(租房的地方),然后钱就存不下来了,我自己还会上交一部分给我妈。

“我比较喜欢运动,还有听音乐看电影之类的,以前会凌晨三点起来看网球比赛直播,现在不会。

“也想去参加一些各式各样的社团,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但是每次出差上完班回到家就想:哎呀,好累,睡觉去吧。

“我手机上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周末也有很多活动就是自己不愿动了。

“加上长时间不在自己的圈子里你会有一种社交恐惧症,就是觉得你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就会想想,还是在家吧。”

“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是最好的”

杨文豪,河南信阳人,28岁,在北京工作6年,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

2017年4月25日,下班后的杨家豪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去与朋友聚会。

“我以前和同学合租过,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在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带卫生间的那种。水电费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一千块钱。

“刚开始在海淀区那住了两年,后来搬到旧宫地铁站附近,当时那条件太差只住了几个月就搬了,现在还是在旧宫地铁站附近租住。

“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回去就基本呆在住的地方。

“以前回到住的地方就是玩玩游戏打发时间,现在很多时候是看看电视剧之类的。

“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在北京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去了别的城市,我觉得在外面肯定避免不了,肯定要经历空巢青年这样一个过程。

“这种状态就是比较无聊,孤单倒没有,男的还好,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心里上肯定有孤单的感受。

“还是要多出去转转,多交朋友,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是最好的。”

“空巢青年”90后占比61% 男性是女性两倍

5月3日,淘宝发布《中国空巢青年图鉴》,用大数据还原了5000万“空巢青年”,并从地理位置、消费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秘。

从地域分布来看,深圳一举超越北京、上海,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盘踞之地,生活在深圳的90后男生成为“中国最庞大的空巢人群”,人数高达113万。

每天晚上9点是“空巢青年”最爱听歌的时间,他们最喜欢的华语歌手是五月天、陈奕迅、林宥嘉,最爱听流行乐、摇滚乐和民谣。

至于最爱听的歌,《成都》、《小幸运》、《刚好遇见你》、《你就不要想起我》、《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情歌居多,看来“空巢青年”们也渴望着爱情。

“空巢青年”最喜欢晚上10点进行手机购物。过去1年,有8成“空巢青年”的淘宝花销控制在5000元内,几乎是一个月全部工资。他们最喜欢买的不是衣服,而是充值话费……

“空巢青年”喜欢即快速又能喂饱自己的外卖,最喜欢吃炒饭、盖饭、汉堡包、三明治。

比坟墓更可怕的是孤独

除了淘宝,网易也联合探探、Blued发布了《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数据报告。

网易称,孤独是空巢青年的生活主旋律,他们当中68%的人一周以内感到孤独,只有14%的人从未感到孤独;不同性别之间的孤独高峰点也存在着不同,对于空巢男青年来说,晚上10点最孤独;而空巢女青年的孤独高峰期则是晚上9点。

对于空巢青年来说,30岁可能是情感婚姻上的一个槛。据数据统计,22—25岁的空巢青年占比51%,26—29岁占37%,30岁以上则仅仅12%,可见30岁以上的年轻人大都逐渐摆脱空巢状况,寻找到了情感依托。

但在这其中存在一个特殊群体——空巢同志,这类人群由于少了婚姻选项,所以即使是已到而立之年也仍有超过两成的人未脱离空巢队伍。

那么空巢青年为何难以找到另一半?行业特点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金融、医药、政府机构、媒体公关五个行业在数据中名列榜首,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忙,节奏快,加班多,导致相关从业人员缺乏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别提谈情说爱,脱单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注孤生”成了他们自嘲点。

空巢青年的性生活质量也令人堪忧。

根据网易数据,45%的空巢青年一年(及以上)才有一次性生活,31%的人半年一次,而一个月超10次的性福人群仅仅只有5%;然而,性少数群体——空巢同志的性生活却十分活跃,64%的人一个月至少有一次性生活,远超普通空巢青年的24%。

虽然没有固定伴侣,他们仍有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于空巢青年理想中的另一半,根据网易新闻数据显示,男性空巢青年偏爱仙女范儿的女性,他们梦中情人排行榜的前三名是刘亦菲、高圆圆和赵丽颖;对于空巢女青年来讲,男人味则是她们的择偶标准,胡歌、彭于晏、吴彦祖是她们心中最理想的结婚对象。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即使空巢也有激情与梦想

对于大多数空巢青年来说现实残酷过梦想,他们背负着赚钱立业的梦想来到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然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拿着微薄的薪资。

网易数据显示,超三成的空巢青年月薪不足5000,一万五以上月薪的仅仅占比10%。没房、单身、迷茫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更有82%的人表示对未来有过忧虑。

大部分空巢青年虽然钱包不鼓,却并不宅,社交也不缺乏。他们中的55%每周与朋友聚会至少一次,并有着聚会轰趴点:北京的西单、三里屯太谷里、朝阳大悦城;广州太古汇、花城汇;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成为北上广空巢青年的根据地,西单更是名列榜首成为空巢青年周末“潮圣地”。

他们的生活也并非颓废没有激情,即使“逃离北上广”的口号甚嚣尘上,大部分空巢青年也不打算离开一线城市。

只有17%的人对于来到一线城市表示后悔,其他大部分人则是享受着充实的生活,并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着;在单打独斗的奋斗生活中,他们更学会了很好的照顾自己,将近一半的空巢青年周末会在10点前起床,享受可以自己支配的美好时光,而78%的空巢青年更是每天按时吃早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不止关心自己,还会关心世界,明星八卦、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在他们关心的新闻资讯类型里位居前三,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调剂品。

(综合新浪科技、网易科技等消息)

责任编辑:吴娅坤
90后 大城市 青年一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华‘去风险化’,在德国引发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