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爱国收藏家助中国文物大热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11-20 22:55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一些中国买家觉得他们的历史遗产被掠夺走了,所以他们想要买回本国的历史文物”,外媒近日援引专业人士的话这样说道。

11月20日,《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文物热离不开中国爱国收藏家的追捧,其中也有中国崛起的因素。

图:金融时报

报道称,中国富裕的收藏家圈子继刮起购买西方艺术品和经典腕表之风后,开始对中国历史文物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些中国藏家正在抢购通常已在外国藏家手中保存数百年的地图、书籍及其他文物。

古玩交易商表示,自中国官方开始致力于凸显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家叙事中的作用以来,中国藏家对本国文物的兴趣不断增强。

报道说,中国收藏家们一方面怀揣爱国激情,希望重要文物可以回归祖国,一方面也希望将来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报道援引佳士得拍卖行专业人士的话称,中国收藏家如今有“能力”也有“意愿”回购之前被世界各地买家大批收走的中国文物。2017年上半年,在佳士得拍卖出的亚洲艺术品成交总额达4.30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8亿),为去年同期的两倍。

《金融时报》提及了上周末在香港举办的古书博览会。期间,他们采访到了澳大利亚商人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后者认为,中国高端市场的需求正在上升,一块元朝印钞版就可以定价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6万)。

一位丹麦书商则想出售一张14世纪的中国“银行票据”。他称,“欧洲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银行票据”,而他手里的这张票据可以体现中国在纸币印刷领域的领先地位,所以其售价应该高于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万)。

此外,一位美国商人透露,他曾以逾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3万)的价格转手了一张17世纪的地图,这远高于他购入时花费的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地图是一位外国传教士在北京绘制的,买家正是中国人。

在这位美国商人看来,“所有中国收藏家会感兴趣的文物在近两年里都大幅升值了”。《金融时报》则称,甚至连来自墓葬的古玉器等“不吉利的”文物也不例外。

而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余件,而海外民间藏中国文物数量则是馆藏的10倍之多。

这其中,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2000年,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拍卖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引起了中国香港和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3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50万)将文物购回。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全国政协常委、爱国企业家何鸿燊捐款人民币600多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2007年苏富比又宣称要拍卖马首,再次引起公众哗然。经过协商,何鸿燊二度出手,在拍卖会前以691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860万)购得马首铜像,并将它们捐赠给了国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兽首铜像最初开始拍卖时,价格仅为1500美元。而至2009年,鼠首和兔首在法国佳士得拍卖时,两件铜像的起拍价已经飙升至800万和1000万欧元,总价约为2亿元人民币。

2017年9月8日,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猴首、牛首、虎首及猪首四件铜像亮相南京国展中心,国宝真身吸引众多市民的眼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报道还称,中国文物购买热潮是中国崛起的体现,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文物回购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

据悉,2002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流失海外及散落民间的重要珍贵文物的抢救性征集。仅至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就联合实施了14个重大征集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近2亿元,抢救征集了流散于海内外各类珍贵文物204件,珍贵皮影文物6万余件。

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国家外汇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就曾拨巨资抢救了诸如《中秋帖》、《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珍贵文物。

故宫博物院院长、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表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责任编辑:童黎
中国文物 文物保护 珍贵文物 被盗文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