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麦克风权限“偷听”隐私? 今日头条回应:没那个本事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1-05 15:04

【文/观察者网 徐蕾】还没有完全从停更、频道关闭的“整改风波”中走出来,今日头条近日又陷入了“麦克风偷听门”……

近日,多位网民反映,今日头条“投其所好”的能力似乎强大到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怀疑其使用手机麦克风权限“偷听”来获取个人隐私。

比如,据中国新闻社微博消息,有人称“和朋友聊天讨论西餐厅,今日头条马上给你推送西餐相关的广告和资讯”……

1月3日,有网民在微博上爆料了自己经历的今日头条与“草莓”的故事:

微博截图

今日头条回应:没那个本事

对于“麦克风窃听”的控诉,今日头条昨日(4日)回应称,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包括头条旗下产品)进行视频录制时,需要用到手机麦克风。但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哪种手机机型,今日头条都无法获得麦克风权限,无法收到用户任何语音信号。

同时,今日头条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声音信息技术的处理,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今日头条也绝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用户隐私。

今日头条回应截图

越来越了解你的互联网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自己使用的产品都有相似的担忧。许多网民都曾表示,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推荐真的就不可思议地击中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上述控诉今日头条“窃听”自己摘草莓的网民,就在微博上附了许多自己搜集的类似案例,躺枪的产品还真不少。

除了西餐厅和草莓,今日头条就像你肚子里的“蛔虫”:

还有就是百度,不仅热衷于教人家“说英语”、“玩魔方”,还乐于推送拉粪车广告:

论喜欢商品的推荐,怎么能少了淘宝和京东:

看完这些,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有过类似经历:

也有人从技术展开了争论:

活捉一位清新脱俗的段子手:

如何在信息时代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App根据用户习惯收集数据,依靠算法推送内容已经十分常见。那么,作为用户,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呢?

中国青年报公众号在1月5日的报道中,为使用智能手机时如何防止个人隐私被App获取提出4点建议

1、APP分等级管理,设置不同的账号密码

很多人微信账号有工作号和生活号,建议APP最好分类隔离信息管理,分成涉及资金类的APP和一般APP,设置两套不同的账户和密码。

将APP区别不同的安全等级并设置不同的账户密码,可防止连环盗号。

2、不要随意登录免费WiFi,随意刷二维码

下载APP时最好从官方网站上下载或通过合格经营的第三方应用市场下载并适当查核发布者的资质,在平时使用APP时不要随意登录WiFi,随意刷二维码,不经查核就登录钓鱼网站,以及图贪便宜购买假冒的移动终端硬件等。

3、APP通过正规渠道下载

山寨APP或存在窃取个人信息、恶意扣费等问题,建议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对于陌生的APP最好提前了解甄别,以防落入山寨陷阱。遇到山寨APP欺诈的,及时予以举报维权。

4、尽量关闭应用的敏感权限

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下载手机应用要认准知名应用商店,安装应用后查看应用开放的权限,读取通讯录、读取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尽量关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徐蕾
窃听 麦克风门 推荐系统 信息安全 观察者头条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