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口统计数据:二孩占比过半,但出生人口由增变减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1-19 16:29
昨天(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2017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除了众人所关心的GDP以外,人口数据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国内二孩比例已达51%,超过了第一胎的比例,同时总人口性别比例持续好转,去年为104.81,比2016年下降了0.17,连续5年处于国际标准范围内。但是,出生人口却从增加变为减少,2017年比上一年少了63万人,老龄化持续提高。
对于去年的统计数据,卫计委表示,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因素导致群众不再打算生育。
西安一个四口之家@视觉中国
全面二孩才两年,出生数已发生下降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为12.95‰);死亡人口98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女性为100)。但是相比起上年出生的1786万人,今年出生人口数据有所下降。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相比之下,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降低,2017年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而在2016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9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老龄化人口也继续上涨,2017年,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另外一方面,1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负责人就2017年出生人口答健康报、中国人口报记者问时指出,2017年,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人口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卫生计生统计的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758万。受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婚育年龄推迟等综合因素影响,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较高规模,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从孩次结构看,二孩出生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51%,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一孩出生占比42%,下降5个百分点。
观察者网通过简单计算,2017年二孩人数约为878.73万人,相比起2016年830.7万人有所上升。
卫计委:成本太高,群众不愿生育
这个出生率意味着什么呢?这位负责人表示,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调查显示,群众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同时,金融时报1月19日援引了专家的分析表示,2016年出生人数突然上升很可能是一次性的,因为等待生育第二胎的夫妇在政策改变后马上利用了该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首次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2016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比2015年的1655万人高出131万人,但是到了2017年,出生人口再度下降,不过二孩的比例依然上涨。
哈佛大学教授怀默霆(Martin King Whyte)表示,有一部分人利用了禁令的解除,但是大部分中国人,包括农村,都在担心如何支付教育费用...很难鼓励人们多生孩子。中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为主的其他一些国家早就遇到的问题。
牛津大学的人口结构问题专家斯图尔特•吉特尔-巴斯滕(Stuart Gietel-Basten)表示:“成家和生孩子在中国是非常艰辛的事情……结婚年龄终于逐渐推迟了,这也会压低生育率。”
另外,中国农村的出生状况要好于城市,中国城市居民倾向于少生,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城市里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政策变化对城市夫妇的影响超出比例,而这些人无论如何都喜欢少生,”吉特尔-巴斯滕补充道。
总人口男女比例继续好转
数据显示,去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对比过去数年的数据,2013年比例为105.13,2014年为105.06,2015年为105.02,到了2016年年末,总人口性别比回到104.98。按照国际上通行103-107的正常比例,说明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正在缓解。
但是另外一方面,国内新生人口性别比例形势可能依然严峻。此次官方并没有公布新生性别人口比例,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新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13.51,远远超过了国际正常水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