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网络的辞职老师发表公开信:我没事了,已正常上课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2018-06-05 14:38

近日,河南驻马店西平县一小学老师因将学生默写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引发家长不满而辞职,辞职信引发广泛讨论。

4日,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表了这名老师的公开信,老师在信中为自己一时情绪失控给社会和教师群体带来负面影响而道歉,称自己和当事学生都在正常上课,希望社会不要再有伤害当事学生的言论,并表示将会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改进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方法。

最近,一封老师的“辞职信”火了。写信的是河南驻马店西平县一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

老师在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

此事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家长和学生太过玻璃心,同时开始反思教师的难处;也有人认为老师公布成绩的行为确实不妥。

那么,这位老师现在究竟有没有辞职?他目前的状态如何?事情的原委究竟是怎样的?

6月4日,当事老师通过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表公开信,称自己当时因为一时沟通不畅,情绪失控,造成了以请假条为题头、辞职信收尾的笑话,希望各方谅解。对于给社会和教师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属无心之举,他对此深表歉意。

事发后第二天(5月28日),他就在校领导和校长以及学生、家长的开导与鼓励下正常到校上课,引发这件事的孩子也一直在正常上课,希望网友和媒体淡忘此事,不要再有一些伤害当事学生的言论了,毕竟孩子无辜。

对于社会各界给自己的关心,老师表示感谢,并称大家的支持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我会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会改进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家校沟通,让孩子们在我的班级里健康快乐成长。”

针对此事,西平县教体局也做出了相关说明,说明中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老师与家长进行了充分沟通。目前,老师在正常上班工作,学生照常上课学习,家长也表示对老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恳请大家不要再过度关注此事,以免给已经恢复平静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新的困扰和压力。

西平县关于“教师辞职”的说明

虽然教师、家长和学生已经归于平静,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应该深思。对于此事,专家这么看: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晋教授

家长参与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家校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角色定位。学校不能把学校的责任推给家长,家长也不能把家长的职责转嫁给学校。一对多,即一个老师对全班同学之家长,是家校沟通的常见形式。一对多,有效率高的优点,但也有暴露隐私之缺点。教师要慎用一对多的微信沟通形式。教育教学活动的微观细节较多,教师也不可能全部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家长对一对多的方式也应保持一定的宽容。

教师先辞班主任,后辞教职,微信事件只是导火索。教师收入不高但有无限责任,事务性工作负担较重而导致的职业倦怠,个别家长动不动就要告状而导致的职业挫败等才是主因。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主人翁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学校要做实、做好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和家访等制度建设,从而构建家校联系的公约,缓冲和化解家校之间的冲突,以提升育人效果。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崔振成博士

微信群已成为家校联系的便捷手段,但也应该引起家校双方面的文化警惕:一是教师信息发布的随意性。教师情绪性催交作业等未加缜思的信息,往往出现在具有“公众性”微信群中。二是家长解读的任意性。文字与语言传递信息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可解读性”,家长对教师发布在网络空间中的相关信息,总是会依据自身的理解范式与理解能力,进行不同的解读。三是家校合作的间接性。通过网络其实隐含着某种联合教育的盲区,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好方式。

如何加强家校共育?首先是家校之间要有共同一致的愿景。事件中,家长可能最耿耿于怀的是孩子和自己的尊严,需要通过教师的“登门致歉”来挽回,可能在情绪性要求的同时,家长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初衷,教师即使是公开“揭了丑”,但那也是他爱得急切的延伸。

其次,家长要多听听教师的建议、多配合教师的要求。教师是专业人员,具有相对的教育优势,家长可能具有教育经验,但不一定具有教育理性。再者,家长面对的往往是孩子个体,而教师面对的则是孩子群体。家长多配合支持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必要的。

再次,家长尊重自己孩子的教师,全社会尊师重道才会蔚然成风。家长如果连自家孩子的老师都不尊重,让老师“惶恐”不安,如何让教师挺拔脊梁,一个脊梁不能挺拔的教师又如何挺拔起孩子的脊梁。尊师重道,不能停留在直观认识或者口号层面,要从尊重自家孩子的老师做起。

最后,在家校沟通方面,教师也应该谨言慎行。教育无小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尽量平静和管控情绪,尽量委婉指出孩子的问题,尽可能尊重家长、理解家长、信任家长和支持家长。在双方和谐的情境中,才能实现“共育成人”的教育期待。

责任编辑:高雪滢
河南 老师 小学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