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哪里农产品出现滞销,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电商救急还是捡便宜?

来源:微信公众号“半月谈”

2018-06-16 13:52

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6月16日发表文章称,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大蒜、马铃薯、菠萝、芒果等农产品滞销,农民损失惨重。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种什么能赚到钱,明年就多种几亩,这是农民的逻辑;哪里出现滞销,就出现在哪里,这是电商的逻辑;不管价格高低尽快卖出去,先缓解了滞销再说,这是当地政府的逻辑。上述“三层逻辑”,有可能成为今后再次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隐患。

多种农产品价格一落千丈

“真是亏大了!”家住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的赵泽明说,今年他种了13亩大蒜,如果现在出售,一亩至少亏3000块,现在家里已经堆满了26吨大蒜。

在经历了连续3年涨价后,今年大蒜价格一落千丈。去年最高可以卖到8.5元/公斤的丫蒜,今年价格最低时仅卖0.8元/公斤;去年最高16元/公斤的独蒜,今年的价格仅为6元/公斤。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大理、丽江、怒江等地大蒜滞销量超过10万吨。

在河南省中牟县,大蒜经纪人郭延利满脸愁容。她去年以6000元/吨的价格收购了100吨大蒜储存在冷库内,而目前每吨要赔4000元。

“去年10月,秋收后的马铃薯很大一部分没卖出去,积压了60万吨,今年4月底才基本卖完。”内蒙古某马铃薯种植大县农牧业局负责人说,今年内蒙古出现了马铃薯大量滞销,价格跌至近十年最低谷。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由于马铃薯迟迟卖不掉,很多种植户最后只能以0.3元/公斤左右的收购价卖给当地淀粉厂。“今年的马铃薯都卖不出去,都往淀粉厂送,现在淀粉也卖不动了。”该县一家淀粉加工厂生产负责人说。

在盛产水果的海南省,陆续出现了香蕉、芒果、菠萝等销售难题。半月谈记者在东方市大田镇红泉农场一处芒果园看到,20余亩的芒果树上挂满大小不一的台农芒果,部分果树下堆积着熟透废弃的芒果。种植户吴亚东介绍说,每斤生产成本1.2元以上,但目前收购价普遍低于1元。

“互联网+”能否力挽狂澜?

今年4月份,云南大蒜大量滞销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后,杭州、成都等地的电商看到了商机,连夜赶往云南收购大蒜。在云南某县,一家电商平台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购了上百吨大蒜。

在一些基层干部看来,外来电商的介入让他们找到了一个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利器”。但当地蒜农认为,电商没有解决低价亏损的问题,而且带有捡便宜的目的。

一位电商负责人坦言,哪里农产品出现滞销,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以低价收购滞销的农产品,然后以远低于菜市场的价格迅速吸引订单。

“最近我们跟一家电商达成了荔枝销售合作,经过几轮谈判才将账期缩短到15天,2万箱需要垫付资金150万,普通人肯定做不了。”海口一电商扶贫中心负责人说

不少地方建有各种农产品信息交流网站,如中国花生信息网、中国马铃薯网、全球大蒜网……“网站会形成一些大数据,但农户种了以后才能统计出来今年种了多少。”在河南杞县大蒜行业联合会秘书长陈新奇看来,这些数据对农户用处不大。即使农民出现盲目种植,政府也很难去阻止,而且政府也不一定掌握市场的动态。

云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谭鸿明认为,目前电商销售只是解决了短期内的市场供需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滞销隐患。

深化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

专家认为,供需失衡是导致农产品价贱卖难的主要原因,也暴露了农产品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农产品滞销地区的加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产能低,精深加工链条短,而且大都面临环保不达标而停产的困境。

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李志平认为,应加快发展产地精深加工,扩大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合理布局加工企业,支持中小型加工企业兼并重组,科学设立加工产业园区。

“要加快推进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业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罗俊丽表示,可以通过按区域种植、规模化生产、订单销售,建立大宗农产品的稳定销售渠道;通过龙头带动建基地,建立和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形成农业产业联合体。

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认为,政府还需加强产业监测和信息发布,做好预警预报,适当调控规模和价格,规避集中上市风险。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主体与专业机构、专家团队合作,编制发布农产品价格指数,实现信息更加对称。

此外,专家建议推广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减轻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于文凯
农产品 云南 电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乌克兰越来越认为冲突将在明年结束”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