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水灾暴露广东汕头基建软肋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04 10:55

【综合/观察者网 陆雨聆】8月底以来,潮汕地区遭遇超50年一遇暴雨,导致不同程度内涝。以汕头市为例,截至2日晚23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1.75万亩,受灾人口93.65万人,转移人口11.7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62亿元(其中水利损失1.4亿元),灾情十分严峻。不过截至9月3日,在汕头灾区参与抢险救灾的人员已经从1天前的7.5万人升至10多万人。

具体来说,全市7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55个镇(街道)受灾,仅澄海区例外。共倒塌房屋75间,其中潮阳区38间,金平区17间,潮南区14间,濠江区5间,南澳县1间。

而受灾最严重的当属潮阳区和潮南区。前者有13个镇(街道)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33万亩,受灾人口39.47万人,转移人口5.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77亿元(水利损失1.19亿元),后者有10个镇街道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13万亩,受灾人口50.73万人,转移人口5.6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元(水利损失0.15亿元)。

不仅如此,2003年的台风“杜鹃”、2006年的“珍珠”和“碧利斯”、2007年和2008年的暴雨,以及2013年的“天兔”等等,无一不曾在汕头引发过大面积积水。

汕头为何频频“水浸街”?观察者网梳理发现,近年来当地的媒体报道和政府公开资料均揭露出一个“历史原因”:该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饱受诟病。

今年9月2日,陈店镇港后村,救援人员给灾民派发物资  图源:南方网

城市排水系统“年久失修”?

早在2016年,汕头e京网便曾刊文,分析了该市水灾频发的三大原因。其中有一条便点出,此事暴露了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的“软肋”。

报道称,首先,和汕头地理位置有关。汕头是海滨城市,中心城区北岸处于韩江下游沿海地区,江口冲积平原,地势低,容易受到潮水顶托影响,因此一旦遇到暴雨天,就容易出现排水不便而导致积水的情况发生。

其次,汕头现有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标准不高,年久失修。要迅速排水,排水管网和泵站是关键,而汕头不少管道存在管道老化的问题。另外,当时中心城区已建成的5座排水泵站中,也只有3座投入使用,难以满足大面积的排涝需求。

今年9月2日,被洪水围困的陈店镇  图源:南方网

第三,汕头乱排放、破坏侵占排水设施的现象十分突出。一些住宅区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雨水和生活污水没有分流,生活污水的杂物直排堵塞排水管道;一些酒店饭馆、洗车店,带油污的水未经隔油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油污垢结堵塞管道,影响排水通畅。

整改情况如何?

既然如此,汕头有关部门是否有改善排水系统的规划?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汕头的行政区划。汕头共有7个区(县),分别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其中前三个属于中心城区。位于汕头最北端的非中心城区——澄海区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汕头市行政区划  资料图

澄海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在2014年12月公布了一份名为《澄海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的文件。规划书中列举了2003年至2013年间水务部门记录的多次灾情,称以2003年的台风“杜鹃”、2006年的“珍珠”和“碧利斯”、2007年和2008年的暴雨,以及2013年的“天兔”等为代表的天灾,有的使“各地农田受浸严重”,有的使“工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还有的造成了“较严重经济损失”。

根据方案介绍,当时整个澄海城区内建成的合流排水管道总长约为224.5km,不包括小区的排水管、用户管和城市道路的连接管。

至于内涝防治设施,当时澄海城区没有专门的雨水调蓄设施。平时在强降水到来前,只能让各排涝闸排水,降低排水渠道水位,预留空间以作为调蓄涝水。

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案列出了2013年至2017年的“近期目标”,以及2018年至2030年的“远期目标”,将标准提高至“能有效应对20年一遇的24小时连续暴雨”。具体为: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另一方面,《汕头日报》在2015年5月援引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中心城区北岸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提到要将中心城区北岸内涝防治标准,从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提升到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其三条具体标准的描述与澄海区的规划书一致,目标则为改造建设管网总长约107公里,改造建设河道沟渠约42公里,短期投资总额约21亿元。

2013年,汕头水灾后垃圾围城  资料图

然而,待到2016年底,中央环保督察组仍能接到各区群众关于污水排放问题的举报,其中也包括上文详细介绍的澄海区。

根据截至2017年1月4日的《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汕头市环境问题举报件调查处理情况公示》,有群众举报澄海区洋心工业区的一家造纸厂将废水排到下水道,以及潮阳区和平镇一工业区周边多家污染企业直排污水,把排涝沟变成了臭水沟等情况。

今年9月1日,潮阳区谷饶镇华里社区垃圾铺满水面  图源:南方+

此外,位于中央城区南岸的濠江区达濠街道被举报污水沟“非常臭”。经核实,该街道青篮、青林、青盐社区整个住宅区和山地的排洪排涝沟渠,平时主要收集该片区域居民的生活污水,整条沟因为日积月累,积聚较多的污泥、杂物,没有及时清淤,致使物体水质恶化。

而2013年及本次汕头内涝的重灾区——潮南区陈店镇,也被人举报某印染厂污水直排,村民都不敢投诉。经查,该厂区旁边排水沟确实存在淤塞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2013年陈店受灾现场  资料图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自2014年以后网络上此后再无关于澄海区改善排水防涝规划方案的公开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澄海区并未出现灾情。

其实,澄海区录得的降雨量也有190多毫米,还在8月31日汕头市平均降雨量(163毫米)之上。按照此前屡屡受灾的案例来看,这回应该也是必灾无疑。为什么偏偏躲过了这一劫呢?

“贤乱读书”公众号由此采访了一位张姓水利专家,后者分析了3点原因。首先是“天时”。澄海区这一次也不是没有一点灾情,各镇街道也有几处地方被淹,但确实不严重。广东气象台资料显示,澄海其实处在“大暴雨”区域,避开了“特大暴雨量”的灾难,且一天之后雨势渐降。

其次是“地利”。澄海地处韩江下游之利,韩江河床高、江水清,天然有优势。此外,澄海拥有排灌分开的水系,离海也很近。

图源:“贤乱读书”公众号 下同

更重要的是,韩江除了干流注入南海之外,还有各个沟渠帮忙排涝。不止干流的水有人帮助排,各集雨区域的雨水也有多条排渠独立向海排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隆都大排渠,接纳了上游潮州官塘镇的来水,收集整个隆都镇和溪南镇的排水,径自流往南海。

其三是“人和”。澄海水利部门未雨绸缪,在暴雨未来之前,先开闸放水,留下容量。待到洪灾来时,又超常规应对灾情,将专门灌溉的灌渠闸门也打开,变成排水通道了。加上原本专门排洪的排渠,排洪量一下子增大两倍。之后,水利部门还及时启动防暴雨二级响应,保证人员措施到位。

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旗下橄榄网8月31日曾报道,当地水利工作人员从27号起一直坚守在现场,密切关注潮汐和排渠水位变化情况,实时调节排水孔闸开闭,确保排闸内外水位有充足落差能够顺利排水。市政管养部门也集中力量进行清通排涝,确保不出现大面积积水。

再说回公开报道一事。据查询,潮阳区、南澳县及中心城区北岸相关规划的公开资料也停留在了2015年。只有潮南区在去年有较新的消息。

2017年12月27日,潮南区成田镇官方表示,该区在实施《潮南区中心城区排水防洪综合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十八湾、峡山、胪英、司马浦和美仙等五大片区的排水防涝能力建设,以中港河达标加固工程、秋风水达标加固工程、伯公头水闸重建工程、大寮水闸等除险加固、防洪抗灾工程为载体,切实提升排涝能力。抓好南山截流、雷岭河、司马截流等河流,改善和提高城乡水环境,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直到今年7月9日,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旗下的大华网在报道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时也指出:目前该市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现有排水设施老化现象日趋严重,排水能力不足。文章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排水体系是当务之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陆雨聆
汕头 排水 极端天气 内涝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