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浙大10w+新规so easy?清华博士听了直摇头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25 07:4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亮】
几天前,“浙江大学10W+可评教授”这事儿,在教育圈内圈外同时引起了热烈讨论:圈里人担心评价体系地震,学术尊严荡然无存;圈外人冷嘲热讽,惊呼“网红”教授即将泛滥。如果持续关注近年来国家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动作,就会发现,这事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码事,而到底能翻起多大浪,就得细细来看——
浙大新规惹争议,改革只是刚刚开始
第一个吃螃蟹的浙大,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各大媒体和论坛,讨论到此事的时候,关注最多的是其中关于网络作品认定的细节,而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个文件的标题。
而首先必须注意的是,这项新规的颁布单位是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面向的是网络文化成果,而并非是学术委员会的“职称评定办法细则”,对于职称评定体系进行改革。
这又有什么区别呢?从根本上说,新规的出发点压根就不是改革学校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而是为高校教师从事网络文化创作“减负”。
那么为什么浙江大学选择在此时出台新规呢?在这里必须要了解到一个背景,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7所高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2015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5所高校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单位。
在教育部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方案》“试点任务”的激励评价中提出,“研究制订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研究制订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情况列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人物评选条件的办法。”
所以,作为试点单位的浙江大学此举正是落实教育部的工作方案,而各高校党委宣传部正是专项试点工作的负责部门。不仅如此,可以预见在未来22所试点高校,都会陆续出台相应政策,将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到科研成果和职称评聘条件中。浙大此举,仅仅是个开始。
实际上,就在一个多月前,吉林大学也出台了《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体裁为新闻评论,时政、高教、社会热点解读文章和长篇通讯文章,消息类报道及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剧本、自传、书评等副刊体裁不视为成果。
不得不说,从2013年专项试点工作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才见到突破性的政策出台,相比于中国这五年的改革力度,并不算快了。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顶层设计呢?
这正是基于高校教师不愿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现状,和中国网络空间急于一批高知识水平创作者的需求。在笔者采访的几位媒体工作者中,他们都表示在一些重要科技成果科普或者是科学谣言辟谣时需要请高校专业教师约稿,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无热情。主要原因可想而知,忙于申项目、做科研、发论文、晋职称的高校教师,哪里会理会这种和自己发展无关的社会事务呢?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有“知识沟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在中国大众传播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时常出现像“吃盐防核辐射”“板蓝根治禽流感”这样的观点,披着“5亿中国人都在看”“赶快转发给家人”的标题掠夺舆论场上的眼球。
可见,教育部在高校开展的专项建设工作,初衷是希望能够借此动员一批有创作热情的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大众传播领域的讨论,可以为社会热点讨论提供理性、客观、冷静的声音,提高大众传播空间中的知识储备水平,产生对于谣言和伪科学的自净能力。
鼓励人文社科学者在公众领域对社会热点公共事务发声,将学术研究与解决中国问题结合起来,多样化呈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局限在小圈子里自说自话,对于中国社会舆论或许会带来新鲜的声音。
在传统职称评定体系下,高校教师苦不堪言
“窗户”已经开了,怎么防止苍蝇飞进来
就像高考一样,任何一个科目的调整,都会带来考生和高中如临大敌的应激反应。学术成果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丁点改变都会影响教师职业追求的导向。可以说,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和高考分数一样,是高校教师分配精力的指挥棒。
比如,在过去全国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很多高校就将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教学成果纳入到职称评聘体系中,使以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师同样获得机会,也使教学工作得到更多重视。而之所以没有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在于“教学”本身就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之一。但是,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怎么算也不会成为“主流业务”。
无论是高校教师担心会冲击传统的学术水平评价体系,还是网友们担心一些“网红”从此走上变身学术大咖的捷径,都是最正常的“脑回路”。
“窗户”虽然开了,但是苍蝇也会飞进来。那么“纱窗”有没有准备好呢?
显然,对于公众而言,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但是,细看浙大新规的细则,其中还是留了很多的后手——
首先,在由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只是对于作品能否相当于学术成果进行认定。而最终这种成果在职称评聘中的认可程度、同等条件下的排序先后,都还是由评聘时的委员会决定。而在近日浙江大学的官方表态中也一再重申了“不会降低有关学术标准”。
其次,作为学术成果,对于网络文化作品的认定门坎并不算低。在浙江大学的官方回应中,已经表示办法的使用范围的学术话题。而在新规第六条中“等同于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刊发”的规定,仅规定了《人民日报》等3家党报,并且是纸质报纸杂志刊发。这个要求其实已经非常高。
再次,广为网友质疑的“两微一端”方面,能够等同于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在大众传播中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和传播量?据笔者了解,清华大学党建理论为主的公众号“藤影荷声”有专门栏目邀请清华教授撰文,其浏览量少有能够破万,更不用说浙大新规中10W+门坎了。而对于大型商业媒体,市场价值考量明显高于学术价值的,在眼睛经济的市场大环境下,留给学术的空间又有多大呢?
而如果是能借助主流媒体和商业门户,将人文社科成果转化为接地气的网络作品,让学术研究走进寻常百姓家,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定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昌平名媛生存攻略”“吃这5种蔬菜防脱发”。
学术成果的深度与大众传播的广度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很多行业都有“专业”“大众”两个维度评价。比如电影,有像奥斯卡这样的学院派评选,对电影的艺术性进行评价,也有票房数据,衡量大众喜爱程度。两者是并行的。考虑到网络文化作品特点,建立一套独立的评价体系,将专业性和大众性多重维度评价和纳入到科研成果和职称评聘体系,或许是比直接等同于学术成果更灵活的做法。
新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资讯的首选方式,高校改革也不能脱离群众
集体恐慌源自传统评价体系的地震?
对于很多持欢迎态度的高校教师而言,新规透露出的学术评价体系改善的潜力和可能性,为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了新鲜血液。
诚然,在评价体系多元化方面,各高校的新规给学术成果的生成提供的新的平台与途径,而且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空间的学术成果认定也是必然趋势。在《Science》《Nature》等世界顶级期刊多年前已经形成了纸刊与在线发表并行的多重渠道,而且在成果认定上也给予同等认可。
那么此次将网络文化作品纳入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是否能给传统评价体系带来冲击?
“有用,但是有限。”
第一,权威学术成果认定的门坎不低。对于还在奋斗的青年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刊发”。而对应的只有3家媒体纸质刊物。
以《人民日报》为例,虽然版面众多,但能够等同学术成果的只有“理论”“评论”少数两三个版。据一位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博士生介绍,其中大部分文章是报社编辑根据国家时政直接约稿,使用投稿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在录用稿件时,作者的背景是有明确的门坎的,一般都是知名高校的国内顶尖学者。他以博士生身份和导师共同发文已经在清华大学算是极为少见了。
据笔者在清华新闻网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清华学者在《人民日报》“理论”“评论”的署名文章,不超过10篇。此类文章作者大部分是胡鞍钢、钱颖一这样的知名学者。还需要为职称奋斗的“青椒”能有多大的机会?
第二,网络文化作品等同于学术期刊,最终为职称评聘加分还得买过两道槛——宣传部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和职称评聘专家委员会的评价。并不是所有达到标准的网络文化作品,都能够最终被认定为“等同学术成果”,这过程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等同于论文成果,在“青椒”pk的时候,这种“等同论文成果”跟正宗论文比起来,是否更有竞争力,还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而网络作品天然的在理论深度、数据分析上面的欠佳,也会令成果在对比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
学术成果要想在新媒体端获得广泛传播,也没有那么容易
第三,能够乘新规东风的人,在学术圈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其中还能有新媒体创作能力的人更占少数。显然一个机械工程的副教授,在比较机械工程学术领域的成果,即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也是无法起到作用的。能够“借力”的,也无外乎公共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等少数几个社会科学领域。而在这些领域,很多高校此前就已经将大众传播领域的成果列为了可以参评的条件之一。
比如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博士毕业要求“一大一小”,其中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就认同为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相当于“一大”;新闻学院硕士毕业规定一篇报告文学深度调查的新闻作品也可以毕业。
第三,“青椒”们时间有限,必答题都做不完,哪里有空做选答题。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取竞争机制,“N年之内非升即走”的淘汰。申请国家项目,发表顶级期刊仍是学术主流,在学术圈扩大影响、赢得同行认可仍旧比“大众知名度”更加重要。在国内,青年教师已经论文要求压垮,为了能够获得好的项目也不得不“抱大腿”。
而学术期刊更是“僧多粥少”。据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老师介绍,在系内职称评定时认可的学术期刊只有语言教学、语言研究等领域的22种,而按全国此领域需要发文的教师人数和期刊文章容量做比例,平均每人67年才能轮上一次,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更要命的是,3-5年时间足以发生太多事情。很多教师都遇到过水涨船高的事情:好不容易论文数量够了,又提高了论文标准;高水平论文发了,又要求必须有海外经历;拖家带口海外归来,又规定项目经费数额……
所以说,指望一个以“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为目的的新规,打破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不现实的。它没有这个初衷,也不具备这样的能量。至于能否搅动以往的评价体系,倒逼学术评价体系改革?还是由于网络作品和学术论文的差异,最终“有价无市”?最终还得看22家试点高校未来的探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