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一:从美国国内看特朗普北京之行获得的形式与内容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10 07:19

孙太一

孙太一作者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太一】

就当特朗普飞机落地中国的时候,美国本土也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全国选举。特朗普所属的共和党在重要的州长选举(弗吉尼亚、新泽西)、市长选举(纽约市)、重要议题(缅因扩大奥巴马医保政策)等各项投票中纷纷落败。

同时,几天前特朗普“通俄门”又进一步升级,他的前竞选主席马纳福特与搭档盖茨双双被起诉,前外交政策顾问帕帕佐普洛斯更是已经认罪,直接挑战特朗普执政的正统性。而上周最新民意调查也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又创新低,比9月低了5个百分点,掉到了38%。

因为医改、税改、移民等多方面竞选时的承诺依旧进展缓慢,特朗普急需在某些方面能有所建树,来挽回局面。正是在这样的美国国内大背景下,特朗普来到了中国。

内政上遭遇种种挑战与不顺,再加上亚洲五国行前两站在日本与韩国的收获乏善可陈——更多是安抚了一下盟友——特朗普势必会特别看重访华时在外交上可能取得的进展。

而中方也考虑到这是特朗普第一次访华,且其先前政治、外交的经验都较为有限,再加上4月习主席访美时,特朗普也破例在自己的庄园高规格接待了中国领导人一行,为了能够让特朗普有一个较好的对新时代下中国的“第一印象”,中方也安排了极不寻常的高规格接待。用崔天凯大使的话讲,这叫“国事访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美国总统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对此次习特会都有着非常细致而充分的准备,也有着较大的期待。

中方也曾安排尼克松、克林顿、奥巴马等参观故宫,但没有设宴

通过对特朗普执政9个多月来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特朗普十分在乎自己在媒体上、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他在做大型公众演讲时,往往需要有较多的素材去宣扬自己的政绩、个人的能力与领导力,以及英明的决策力。他喜欢大场面。所以很多时候他所期待的进展,并不一定完全需要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或自己的政策主张,但进展的表象必须要“好看”,能有“收视率”,让民众说他好,说他厉害。

比如几个月前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涅托通话记录就显示,对于“让墨西哥来支付美墨边境造墙费用”一事,特涅的共识是只要涅托不在公开场合说墨西哥不付钱,特朗普也不再提造墙的事儿了。虽然墨西哥不愿付钱的事情双方心知肚明,但如果涅托将此事公开宣传,让特朗普“不好看”,那特朗普很可能会予以报复。正是因为特朗普个人这样的习性和风格,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不仅在实际合作上做足了功课(比如两千多亿美元的商务贸易合作共识),也特别注重让特朗普“好看”,让他可以更有“面子”。

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此次特朗普最希望实现突破的是“朝核”和“贸易”两个议题。但在这两个议题上,哪怕特朗普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他希望达成的很多内容是中方不能提供的。

在朝鲜问题上,特朗普一直高估中方对朝方的影响力;而在贸易方面,中方对美的贸易顺差牵扯到极为复杂的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立竿见影——何况现在人民币并不面临上行压力。但让他不仅游故宫,还参观“文物医院”、吃大餐,享受一下令他耿耿于怀的奥巴马都不曾享受的待遇,这对特朗普来说应该是相当愉悦的。

特朗普在9日的公开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特别享受表演、晚宴以及阅兵,其宣传团队也立马把特朗普检阅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以及个人发表讲话的素材做成短视频放到了自己的推特上,也把在故宫的合照设置成了自己推特页面的背景。中方这样的安排既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同时又能让特朗普有所满足,有利于双方会谈的顺利进行,可谓外交上的旗开得胜。

当然,特朗普的访华势必不会仅停留在表面,一定会涉及到实际的政策层面。而特朗普因近来内政失利所导致的急于求成的心态则会逐渐表露。这种急于求成有其对华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自然在于他会更愿意做相关的让步与妥协来取得成果。这就好比自由市场里的买家和卖家的谈价一样,当买家特别急于想要买一样物品的时候,他可能会愿意出更多的钱来获取本可以用更低价格买到的物品。谈判桌上意愿特别强烈的一方往往会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本,动用更多的资源,谁让你更想实现自己的意图呢?面对一个“交易型”总统,中国也直接获得了相应的谈判筹码。

可特朗普也是“交易”的老手,每次交流前都会有意图地制造筹码。比如先前曾经多次就朝鲜局势、对华贸易放出狠话,这样在会面的时候特就可以将“回到放话前的初始状态”描绘成一种“让步”。同样的,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的备忘录再次提到了中国“扭曲市场”的相关言论,并拒绝将中国列为“市场经济”。单从外交层面来看,这显然又是一次“筹码制造”。

但谈判的过程就是探索共赢的过程。假如两个人要平均分一个披萨饼,我们往往会把这个过程想象为零和,即我分多了,你就分少,而思维定式会让人觉得最佳方案就是一人半个披萨。但事实上,通过对共赢方案的探索,我们可能会得知其中一方比较喜欢吃盖在上面的浇头,另一方可能正好比较喜欢吃烤得脆脆的边和面饼。那将大部分浇头给其中一方,而将大部分面饼给另一方将是一个比平均每人一半更为优秀的方案。

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中美双方第一天签了涵盖生命科学、航空、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总计约90亿美元的大单,第二天又促成了未来超过2500亿美元的商业合作,尤其是在能源领域。这种既为中国带来技术、资源、商业经验,又在美国创造许多新就业机会的互惠互利合作,不仅在实际层面促成了两国利益的双赢,也有助于缓和顺差,而且为特朗普回美“交卷”增加了素材。特朗普的负担大为减轻,不必过多触碰彻底扭转贸易顺差和朝鲜核武器等更为棘手的问题。

毕竟,对特朗普来说,如果已经有“素材”可以回美利用了,且中方又如此在乎自己的面子,给自己撑场面,那就并不一定值得在贸易和朝核问题上挑战中方的利益和底线了。

此次特朗普中国行,我们看到了“新型大国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体现。特朗普多次提到了已经和中国领导人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人关系,且他非常尊重习近平,因为在特朗普眼中,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做法在思路上和他自己“美国第一”的思考是吻合的。特朗普因此也把中美看成是共同解决自身问题乃至全球问题时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当然,彼此理解、尊重各自的利益,寻求互利共赢,只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中方肯定希望在这次以及今后的交往中,美方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对中方提出的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大格局也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此次亚洲行也许已让特朗普切身感受到,日韩这样的盟友固然重要,但中国所具有的体量与战略眼光才能有足够的格局,为特朗普带来更大的场面和收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特朗普 习近平 故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