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剑:俄乌刻赤海峡冲突,开了一次危险的先例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29 08:17

武剑

武剑作者

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武剑】

11月25日,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克里米亚边防部门消息,乌克兰海军5艘船只未经俄方许可试图穿越刻赤海峡,俄方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阻止,包括动用武器并扣留其中3艘船。在这一过程中,乌方船上有人受伤。

俄罗斯军舰向乌克兰舰艇“开火”,双方在刻赤海峡附近发生的这一冲突被视为两国近年来最严重的事态。

刻赤海峡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西部的塔曼半岛之间,同时也是连接亚速海与黑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红点处为刻赤海峡所在位置(图/谷歌地图)

苏联解体后俄乌两国对于刻赤海峡的主权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后经协商双方均有权使用有关航道,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再次让有关水域变得敏感复杂。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事实上完全把刻赤海峡收入囊中,同时也完全控制了乌克兰港口城市从亚速海到黑海、直至地中海的通行权。

俄乌围绕刻赤海峡之争,既涉及克里米亚的主权宣誓,又事关打破俄罗斯的“海上封锁”。

对于此次在刻赤海峡的冲突,俄乌双方相互指责。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办公室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军舰的行动是“一种侵略行为,旨在蓄意使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局势升级”。而俄罗斯副外长卡拉辛则称刻赤海峡事件是乌克兰蓄意挑衅,时间、地点和形式都是有预谋的。言外之意,俄乌都认为是对方蓄意制造了这起冲突,并且利用该事件来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

普京继续强势

5月16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本土的大桥公路部分正式通车,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仪式并驾驶卡车通过大桥。该大桥的建成将减少克里米亚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孤立状态,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巩固对克里米亚的掌控。但此举可谓触动了乌克兰和西方的敏感神经,破坏甚至炸毁克里米亚大桥的声音不时传出。

普京出席连接克里米亚和俄南部地区的新大桥——刻赤海峡大桥公路部分通车仪式,亲自驾驶一辆卡车通过大桥(图/东方IC)

普京因收回克里米亚重现昔日大国荣光而赢得超高人气,由此产生的克里米亚效应也为他顺利赢得第四任期发挥了关键作用。普京曾誓言“永不归还克里米亚”,此次强力阻止乌克兰军舰通过刻赤海峡,应该说向外界充分展示了捍卫克里米亚的意志和能力。

此外,俄方展示乌克兰被扣舰艇、公布被捕乌克兰军官视频、逮捕乌克兰越境海员等一系列举动更是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强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大程度上释放了该事件的国内政治红利。

波罗申科借机“谋利”

乌克兰在刻赤海峡冲突后迅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先是与北约举行紧急会议,接着呼吁盟友和伙伴加强对俄制裁、向其提供更多军事援助,随后宣布部分地区进入为期30天的战时状态。从中可以看出,乌克兰方面显然是有备而来,意在尽可能放大这一事件影响,以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

明年3月,乌克兰将迎来总统选举。目前乌克兰已进入竞选筹备阶段,但10月的民调显示波罗申科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7.8%。在乌克兰仍然经济低迷、腐败严重的背景下,不断挑动民族主义情绪成为执政乏善可陈的波罗申科谋求连任的唯一王牌。

从推动乌克兰东部局势到谋求成为北约“申请国”,从掀起“去俄罗斯化”浪潮到终止《俄乌友好条约》,波罗申科希望利用俄乌之间的历史积怨和现实伤痛来转移国内矛盾、团结凝聚人心,从而扭转不利选情。刻赤海峡事件无疑是受选举利益驱动的最新产物。

欧、美态度不同

乌克兰处于东西方之间,在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被推翻后,亲西方就成为了主流的政治光谱。由于波罗申科采取彻底倒向西方的政策,导致与俄罗斯关系恶化、乌东部局势不稳。而为了增加与俄罗斯博弈的筹码,波罗申科又迫切需要得到来自美国和欧盟的更多支持。

当前,美俄关系陷入“新冷战”,特朗普政府受“通俄门”调查和国内反俄势力的双重裹挟,其乌克兰政策比前任更具进攻和冒险性。不仅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的计划,而且还首次联合北约盟友在俄乌边境举行军演。受此鼓舞,乌克兰存在利用刻赤海峡冲突迫使美国加大干预力度的用意。

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政策收紧不同,欧盟却因为美欧经济安全利益分歧加剧和现实经济利益考虑,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处于改善之中。法德领导人近来与普京频繁互动,意大利新任总理则表示要推动欧盟改变对俄的制裁政策。此外,奥地利、匈牙利、希腊、保加利亚等国也都希望逐步取消对俄制裁。

面对这种局面,乌克兰有意炒热刻赤海峡事件凸显乌克兰问题以对欧俄修复关系进程形成牵制。

波罗申科发表讲话中(图/东方IC)

还有天然气管道……

11月19日,普京专程飞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起出席了“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海底部分竣工仪式。而在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俄以及8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德时,双方都再次表达了推进“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的决心。

为了绕开乌克兰、实现对欧洲大陆稳定供气,俄罗斯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着手实施“北流”和“南流”输气管道项目。其中“南流”后来更名为“土耳其流”。

尽管俄方一再强调这两个项目不是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替代者,但乌方很清楚一旦这两条输气管道建成,除了过境费的巨额经济损失之外,还意味着其作为欧洲天然气中转枢纽的能源战略地位将被极大削弱,随之担心乌克兰问题在欧盟层面逐渐也会被边缘化。

俄罗斯经乌克兰境内输往欧盟的天然气管道示意图(图/新华社

与此同时,今年1月,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自1957年以来首次成为天然气的净出口国。花旗指出这将是美国迈向能源独立的里程碑,而“能源独立”一直是特朗普标志性的政策主张。为此,不论乌克兰还是美国,均对这两条输气管道建设持强烈反对态度。因此,不排除乌克兰试图通过向俄罗斯发起挑衅来换取美国在输气管道问题上向土耳其和欧盟施压。

结语

从目前情况看,俄罗斯在此次冲突事件中完胜,而且还借此收获了国内政治利益,出于对西方整体关系考虑,俄罗斯没有必要使事态进一步升级。

对于乌克兰而言,利用此次冲突事件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国内,议会批准了“战争状态”,反俄情绪再度高涨。国外,特朗普已表示可能取消20国集团与普京的会面,同时美国空军侦察机敏感时刻进入乌克兰黑海领空为其站台。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态称美乌将寻求使从俄罗斯通向欧洲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无法实施。此外,欧盟也表示将考虑对俄追加制裁。

可见,俄乌刻赤海峡冲突继续被激化的可能性不大。

可以预见,随着俄乌国内政治议程需要、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以及地区局势急剧变动等因素,俄乌刻赤海峡冲突的类似事件今后恐怕还会上演。

正如波罗申科所言,俄罗斯此次对乌克兰军舰的开火行为是“自2014年以来俄军首次公开对乌克兰军方开火”,可以说是开了一次危险的先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俄罗斯 乌克兰 天然气 欧洲 特朗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首次超过燃油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破50%

马斯克公开反对禁止TikTok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