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珉:中国市场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土壤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4-26 09:35

吴幼珉

吴幼珉作者

香港资深评论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幼珉】

从2007至2017年,中国每年以13.1%的速度增加研发开支;中国现阶段每年能培养出160万以上名工科毕业生,其中120万为软件或AI工程师。在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率约为美国十分之一,到2018年则达美国的8成以上;因为期间的10年,中国专利增长了7.2倍,而美国仅增长了3%。

不论从投入和绩效来看,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迅速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该领域不仅正追赶美国,也渐渐地有了发达经济体的某些“范儿”,中国的创新表现再次冲击着国际经济的惯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创新的条件

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加强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人们对市场的认知往往基于过去的成绩和对新环境改变的预期;持续增长会让今天的深圳老市民对经济发展比在特区成立之初时更有信心,国内外市场参与者也容易较40年前对中国经济前景更为乐观。

深圳今昔对比

创新需要投入,个人和企业则期待回报。经济表现必有波动,但只要经济增长态势不变,个人和企业的期待都会有更大的可能得到满足。科技创新是一种生产要素,持续增长也让中国制造业顺理成章地从学习模仿向研发转变;而“创新热”正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是市场环境对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

二,中国在许多行业都拥有巨大的产能和市场。

发达的“代工厂”业务显示企业有机器设备和劳动力,希望有更大的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充裕的产能则可迅速地生产新型产品,而新产品只要能获得国内消费者青睐,就有庞大的市场;电子商务发展又缩短了供应商与消费者的距离,为创新提供了很优越的市场条件。

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聚焦于5G和AI等领域的创新,那是必要的,因为焦点总不能太多。而在其他许多领域也存在着相当多的机遇,当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多数的制造业中小企都不属于5G和AI领域,它们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市场机遇之所在。

中国既存在一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企业;也有许多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其中有不少属于中小企业。那些企业为新产品的“定制生产”提供了条件,无疑也为许多不同领域发明家的初启企业提供了方便。

例如一名香港发明家设计了一件有特殊保暖功能的外衣,却无法预期市场的反应,于是便与大湾区的内地工厂合作“定制生产”了500件。由于销情理想,然后再生产10000件。而在此过程中,发明家、工厂主和工人、消费者、收税的政府等都获益了。

大湾区对创新者有独特的吸引力

同样,美国人设计的凉鞋、欧洲人发明的坐垫、日本人创新的马桶板等在“定制生产”和规模生产阶段都先后拿到中国制造,看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而且还有中国的产能,那也是中国研发的优势。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创新。

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首先谈投资,中国境内有不少正在物色机会的游资。不久前,中国资本的投资首选是房地产项目,而创新则需要向社会展现新产品的市场魅力,当一个耀眼又被认为有新概念的项目在市场出现,资金还是会流入到那个项目,有时投资者甚至会着眼争取市场占有率。在前一段时间,中国出现的共享经济热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投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那种现象却反映市场投资欲望之炽热和游资的规模之大;而中国创新正是植根在高储蓄率和较宽松货币环境的土壤中。

其次说外贸,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科技文化的交流,能及时地掌握最新科技和市场信息有利中国科技创新。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这个道理都是适用的。

再说消费,产能过剩的领域价格会相对低廉,而受消费者青睐的新产品却仍可以有好的销售行情;新型手机上市前,顾客在专卖店通宵排队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供给侧改革并非单纯约束产能,创新、研发催生新产品也是一个方面。

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的工具,而中国经济机制给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相对低的劳动价格鼓励着人们创新。

人口众多和二元经济使得中国工资中位数相对较低,估计这种情况还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在劳动报酬相对较低而物质生活较丰富的社会,赚取低工资的人们如果希望自己和家人能过较好的生活,往往需要创业,创业则需要资本或创新。对资金不充裕的人来说,只有创新一条途径。对资本来说,管理创新也可以是维持增值的重要途径。

五,政府鼓励重新。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短短10年间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它有别于世界多数国家的制度因素有关。在贸易战期间,特朗普政府说中国政府代理人和企业偷窃美国技术;而中国自身的科技水平却在提高,在一些领域已经是引领者,或与欧美并驾齐驱。估计在若干年后,美国政府同样抹黑中国的说辞就会不攻自破了。

特朗普政府也不断攻击中国政府对部分企业的补贴和市场的开放程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那样做是无可厚非的,连西方经济学也接受这一点。事实上,欧洲和美国现在也互相指责对方政府补贴本地的飞机制造商。

中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最有力的支持,并非特朗普无端攻击的那些举措,在笔者看来,应是对市场成功的指引和协调。在2017年,研发投资占中国GDP的2.13%;在2008年世界500强超级计算机中,中国仅占12台;在2018年,中国则占227台,比美国的109台还要多;如果没有政府的指向性作用,中国难以实现那样的转变。

合理规划也引导中国公营和私营部门的产业提升;华为是一间非公营企业,其业务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倾斜是同向的,华为等企业的成功是有中国特色的,当前中国制度性因素确实为诸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新的影响

中国在若干领域的科技创新成就也影响了世界格局。长期以来,美国在绝大部分科技领域都领先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近年的发展却使得各国间的科技竞赛呈现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

中国近年获得的创新专利主要集中在5G或新材料等领域,深圳则占中国申请2018年国际专利件数的52%。中国在航天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出现追赶态势乃至更好的表现;而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则仍需要加强。

已经取得的成就加强了中国社会的信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的竞赛是动态的,持续较快地提升才可能让中国逐步处于和保持领先的国际地位。科技创新的国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持续向科技创新提供优质土壤是未来发挥中国优势的重要条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轩甫
科技创新 创新力 自主创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