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默克尔时代”进入倒计时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30 08:25

扬之

扬之作者

德国时政专栏作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政治有时犹如沉重的石磨盘,转动起来非常费劲。德国的政治更是如此。

虽然舆论此前都猜测周日刚结束的黑森州选将对柏林大联合政府产生深远影响,但“政治不倒翁”默克尔29日宣布放弃在12月初的党代会上再次竞选连任主席还是出乎不少人的预料。

毕竟,默本人即便在过去数月处理大联合政府的政治危机中显得疲惫无力时,以及联盟党伙伴基社盟(CSU)在两周前的巴州选举中惨败后,都未在自己的政治前途问题上有过丝毫的松口。

默克尔2000年开始担任基民盟(CDU)主席,2005年入主总理府之后亦未放弃该职务。她一直认为,党主席和政府总理两个职位必须系于一身。今天,这个长期确保默权力稳定的架构开始正式解构。

虽然默克尔表示将继续担任总理直到任期结束,但以她名字命名的政治时代由此进入了倒计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99年12月,基民盟深陷科尔的“献金丑闻”(Spendenaffäre)中,处境非常被动。时任党总干事长的默克尔在《法兰克汇报》(FAZ)发表文章,公开批评自己的政治“教父”科尔违反德国《政党法》的做法,呼吁本党应尽快和果断地“剪脐带”(Abnabelung)。

她在文中写道:“我党应学会自己走路,必须具备即便没有像赫尔穆特·科尔这匹老战马亦能与政治对手过招的自信,必须像处于青春期的人那样勇于脱离父母,走自己的路。”

18年后,早已走出科尔阴影的基民盟,却再次面临重新学会走路的尴尬局面。只不过,这次要摆脱的“阴影”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呼吁本党学会自己走路的默克尔。

由此可见,领袖人物的辉煌虽然能创造某个“时代”,但长期处于其个人光环之下的政治组织 ,最终都将面临“断奶”的痛苦和重新自我塑造的困境。

某个“时代”的中兴,同时也可能意味着组织内长期“万马齐喑”的局面;而要打破这种沉闷,往往需要风雷激荡般的内力或外力。基民盟若要“重抖擞”,选拔人才将是当务之急。

默克尔不再竞选连任党主席的消息一出,党内立刻有多人表示愿意参加竞争。其中包括的现任党总干事长柯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卫生部长施帕恩(Jens Spahn)、北魏州州长拉舍特(Armin Laschet),甚至还有当年被默克尔赶走的、早已弃政从商的前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梅兹(Friedrich Merz)。

基民盟能如此之快地从“万马齐喑”转为“百鸟争鸣”,估计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党内思变之心早已存在,现在“高压锅”被突然揭开,气浪必然汹涌。第二,12月初将召开党代会,所剩时间不多,这让幕后的政治运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各方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纷纷表态。

默克尔这次作出部分放权的决定,一方面固然是出于无奈,但同时又是为了保权。可以想象,为了能让自己“善始善终”,完成本届总理任期,默本人将会竭力帮助自己的亲信来争取党主席一职,譬如柯兰普-卡伦鲍尔。

柯兰普-卡伦鲍尔,图片来源:wiki

但这只是她个人的如意算盘,情势是否会按照她的设想发展,目前还是个很大的问号。因为,在这些竞争者中,不仅有默克尔的“盟友”,还有她的“宿敌”。如果这场即将展开的“继位战”出现脱轨,那么,对默克尔的政治清算未必就不会出现。

失去对党控制的总理能走多远?

了解战后德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不担任党主席的总理,其日子是相当艰难的:社民党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当年在部署美国“潘兴II”( Pershing II)战术导弹问题上就未得到党主席勃兰特的支持,施罗德当总理初期也受到党主席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的很大牵制。

默克尔执政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懂得如何依仗“三大管家”,即:1)负责党务的总干事长(CDU-Generalsekretär ),2)负责协调政党关系和确保议会多数的议会党团主席(Vorsitzender des CDU/CSU- Bundestagsfraktion),3)相当于“大内总管”的总理府部长(Chef des Bundeskanzleramtes)。

默克尔苦心经营的这个权力架构,在执政了13年后日渐式微。

今年9月,“黑马”布林克豪斯(Ralph Brinkhaus)出其不意赶走了默克尔的亲信考达(Volker Kauder),横刀夺走议会党团主席一职,让默婶顿失“右膀”。

布林克豪斯,图片来源:wiki

现任总干事长柯兰普-卡伦鲍尔口碑虽然不错,但似乎尚未展露引领全党走出目前困境的能力;“大内总管”布劳恩(Helge Braun)更是建树不多,更不为党内外所熟知。因此,默克尔此时宣布不再争取连任党主席,无异于自断“左臂”。

默不仅在党内失去“左膀右臂”,本届大联合政府其他两党的情况也非常不妙,很难为其安心理政保驾护航。

基社盟目前正忙于组建新的州政府,还没顾上“分析”州选成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并做出调整人事的决定,但党主席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的辞职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换而言之,基社盟围绕党主席继任者的斗争目前尚处于“暗箱操作”阶段。可以肯定,如果“真刀真枪”较量的序幕拉开,不可能不对柏林的联合政府产生冲击。

再看社民党(SPD),一个月内连续两次经历“滑铁卢”,每次丢票率均超过10%。面对这样的败绩,若换作从前,党主席辞职是必然的。可现任主席纳勒斯(Andrea Nahles)却无意辞职。

她认为,联合政府迅速失去民意,责任在联盟党的内部倾轧,与社民党无关,因此,作为今年四月才正式上任的她,不应对目前的局面负责。这种“原地踏步”的状态还要持续很久?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社民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联盟党更严重:它们不仅决定该党是否还有继续执政的资格和希望,而且还直接关乎到其能否保住“全民党”(Volkspartei)的地位。巴伐利亚和黑森州州选的结果显示,绿党的华丽赶超已呈现取代社民党的可能和趋势。

面对选民对“大联合政府”的第二次唾弃(第一次是去年9月的大选),社民党领导层这次的反应加深了公众对其“恋权”和“无力自省”的印象。如果再不展示“壮士断腕”和“破釜沉舟”的勇气,社民党被选民彻底抛弃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现在,默克尔已率先承担败选责任,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党主席;泽霍费尔的离职最终是以“自愿”还是“被迫”的形式完成,不久将会见分晓。面对这样的局面,纳勒斯想“独善其身”,恐怕是一厢情愿的事。

其实,社民党内并非没有反对声,蠢蠢欲动者大有人在。只不过,这个变化进程的代价大小,取决于德国政坛的“百年老铺”会闹出多大的动静,造成的伤面会有多宽。

既然大联合政府中的三个党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自我重塑”或“自我耗损”的局面,那默克尔还能在余下的三年中集中精力理政吗?

结语

默克尔很清楚,她宣布的“不再担任党魁”的决定其实就是自己淡出政坛的开始。可悲的是,这样的结果来得如此的被动和仓促。

如果她在今年3月本届政府成立后即开始启动并安排自己的“政治后事”,她个人的威望必将再次得到提升,选民对其的失望和不满就不会如此深切。

如果她早些启动党内接班程序,从容地发出理性交接权力的信号,联盟党在这两次州选中或许还不至于败得如此不堪。

可惜,政治如同人生,没有“假如”,更不可能“推倒重来”。

或许,上述“假如”只是对默克尔政治智慧的某种“高估”。其实,她最后的表现符合绝大多数久处权力中心的人的“通病”:对自己以及环境的感知越来越错位和麻木。

至于如何评价默克尔的个人功过,目前似乎还为时过早,还需要看她在此后的权力交接中最终起什么作用。而且,一个时代的结束或许始于某个重要节点,但它的完成却需要一个过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轩甫
德国 默克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