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学生运动背后的煽动者,大都是民主老师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18 09:35

雁默

雁默作者

台湾自由撰稿人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上一次借由港独谈青年社运问题,这一次我们追本朔源,看青年运动背后的老师问题。

所谓“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恐怕有不一样的解法,因为许多台湾老师在西式民主的刻板教条里,将学生引导到街头抗争,做所谓“民主学习”,太阳花运动、反课纲运动的背后,都有老师的煽动,不严也不惰。那么,这些老师思维逻辑是什么?以致培养出众多“人造独”青年,以所谓“民主”掩护特定意识型态呢?

9月2日,某社运组织于香港在台办事处进行示威,声援港独,并声称香港与台湾为命运共同体,又妄称“台湾有6-7成民众支持台湾独立”,还痛诉多数台湾民众不关心香港现况,对公共议题冷漠,甚至也不关心劳工自身权益,只关心自己生活上的大小事。

该社运组织对民众集体政治冷感,总结了两个原因: 其一,一般人工时过长,其二,统治者与资本家有意识地进行愚民政策,以致少有人关注重大议题。

站在街头的几名组织成员,也是年轻人。

社运团体形形色色,无论主张什么,都有一共同点,就是“群众运动至上”,而其永远不变的抱怨,就是社会大众对公共议题的集体冷漠。

像这样在街头眉头紧锁,面目扭曲,高声斥喝的年轻人们,是什么样的老师,又怎么教出来的呢?

言论市场里的社会系教授

台湾的大学,其实是培养台独的温床,再不关心意识形态的学生,或多或少也曾耳闻台独理念,耳濡目染之下偏独也属正常。以台湾某大学社会系A教授为例,可窥台湾“民主压制一切”的思想逻辑到底是什么。

A教授擅长运用社会学理论,烹调民主鸡汤,特色是:永无止境地警示“台湾不够民主”,或民主摇摇欲坠,并声言“台湾民主的最大隐忧,并不在违法滥权的政客,而在于众多缺乏民主自由信念的人民”。此逻辑表面是“有什么样的选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客”,看起来没啥问题,但內里是“有民主自由信念,才算合格公民”。是这样吗?

在太阳花反服贸时,A教授认为马当局推动服贸政策是黑箱作业,不符合民主程序,并于媒体畅言“很多人惊觉台湾的民主体制几乎快要被摧毁了”,从而得出“台湾民主摇摇欲坠”的结论。然而,在民进党上台,屡屡以远超过马时期的粗暴形式摧毁民主体制时,A教授却噤声不言,仿佛一切都好。

人常言“勿听其言,但观其行”,台湾有许多类似A教授的“师表”分布在大学校园,以“言行不一”当日常,讲得一嘴君子,做的都是小人,民主筛器只为他认同的意识形态量身打造。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民主自由加身,才算社会精英”,难怪学生们“自由”地上街头闹事,实践“教授认可的民主”。

那么,A教授公开于媒体的学术调查,是如何论证台湾不够民主的?

2010年,A教授做了一系列的民主价值量表,访谈1895人,特别于媒体公布了其中两题,篇幅所限,这里择一讨论:

我们想请教您一些对民主政治的看法:对于卡片上这三种说法,请问您比较同意哪一种?

A: 不管什么情况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体制:51.7%

B: 在有些情况下,独裁的政治体制比民主政治好:22.2%

C: 对我而言,任何一种政治体制都一样:24.1%

教授对51.7%这数字一点都不满意,他认为A至少应该要有八九成,才算合格民主社会。这一题确如A教授所言,题目的设计对民主较为苛刻,对独裁较为宽松,如果将B的“在有些情况下”拿掉,A的数字会更高。此题旨在探求“在最严苛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信念是否能够坚持”,所以A教授认为数字结果代表台湾民主很脆弱。

只是对我这种龟毛的怀疑论者而言,肯定要反问的是,民主怎么定义?是否直选领导人才算民主?若然,则美国,日本,英国算不算民主国家?独裁怎么定义?如果领导人不受民意代表监督,算不算独裁?若然,蔡英文是不是独裁者?

田野调查的限制,就是你无法“先教育,再提问”,没人会听你花几小时严格定义民主与独裁才作答的,除非你给工资。故而,这类的调查有先天不良的毛病,数字结论,不过是受访者不太可靠的自由心证。我们看A教授在此题上交叉分析年龄层,如下表:

18-29岁的年轻人有34.7%选B,高于其他年龄层,41%选A,低于其他年龄层,这结果让教授颇为遗憾:愈年轻的世代,对民主愈没信心,“简直泼了我们公民教育一盆冷水”。A教授猜想这结果是因为较老世代尝过独裁的滋味,年轻世代却经历了陈水扁的失败与政治失能,因而对民主体制产生怀疑,甚至对独裁产生期待。若这趋势没有改变,台湾民主体制将会终结在年轻世代手中。

但对我而言,这却是令人喜出望外的结果。如果经过陈水扁八年胡搞瞎搞,青年还没感觉,台湾才会成为活尸社会。至于对独裁产生期待,是因为题目只有民主与独裁可选,A教授扼杀了其他一切体制的可能性,并粗暴地认定两蒋时代就是独裁,却又不愿澄清民主与独裁的细部区隔。

莫名其妙的是老师,倒霉被洗脑的则是学生。显然,街头上那一具具陈抗的青春肉体,不过是在彰显老师偏颇的私人意志。

老师,学生,与政治权力

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之间,在思维上存在很大的鸿沟,这一点显示在社运团体与A教授对一般民众“民主素养低落”的抱怨上。具有知识权力者,将社会不够进步的原因归咎于不够进步的人民,在精英主导政治的社会里很常见,而我们要问的是,台湾的民主制度是否为这些知识特权的偏见所掌控?

“什么是进步”的解释权从来不在普罗大众手里,占大多数的非精英,不过是精英调查报告里的数字,并由他们来决定有多少人民“尚未开化”。至于精英们的学生,则属于学院里的“启蒙者”,青年门徒们拿了专业学位,就肩负着拉近大众与精英距离的任务,这便显现在众多的社运团体中。

社运青年拿着标语打着口号,催促大众快点达到他们心目中的进步标线,并将立场上的敌对者,视为斗争的对象。这样的年轻人,带着老师的偏见,从校园直通社运团体,大多未曾真正体验社会大众的生活,也不曾深究群众的真实想法,却又想将“未曾驯化”的羊群诱导至自己的羊圈里来。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这些不事生产,却爱在街头喧哗“社会改革”的团体,通常都是与既有秩序为敌的偏激者。国民党的精英统治时期,社运团体并非政治合作对象,所以他们影响力很小。民进党在既有的“政治-地方利益团体”结构中不敌国民党,所以与社运团体结盟,以民主为掩护,取径其街头路线斗争政敌,这就是台式民粹的主要起源。

故而在民粹的背后,有许多“师生”的影子,老师占据媒体舆论版面,学生们则占据街头,分进合击,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偏激者的活跃可谓盛况空前。最后当民进党执政,这些具有“战功”的社运团体,也纷纷取得了政治权力,并持续加大其宰制民意的力度。

故而,当有人要问“为何民进党执政总是做得很烂”这种庶民疑惑时,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个政党所结合的,都是具有重度偏见的所谓学术精英与其“随附组织”,闹事有余,做事能力却不足。在劫持游离选民的能力上,娴熟于社会运动的团体,当然强过国民党与地方桩脚互相交换利益的传统密室政治。但是一旦执政,这群重度偏见者,理所当然地无能于治理,因为华而不实的学术偏见,经不起真实世界的考验,胡闹式的能源政策与劳工政策,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蔡英文公开喊话,她无法完全兑现选前对民间团体的承诺,这是当然的。她就像《权力的游戏》里瑟曦为了宫廷斗争,而去找新兴民间宗教结盟一样,权力到手,反被盟友囚禁。民进党控制不了这头被自己养大的怪兽,只能不断转移战场,以避开民间团体不满遭背叛的声浪。一连串的“反中”与“反蓝”政策,某种程度上也都是因此遭到池鱼之殃的例子。

再者,蓝营对蔡英文全力搜刮国民党多年来累积的资源,如妇联会、中华文化复兴总会等等所谓“随附组织”的吃相难看,感到不可思议,但她就是需要这些资源分给她自己的“随附组织”,一点都不难理解。

如此我们就看出了老师,学生与政客之间那一条清晰的脉络,如何宰制民意,又如何在共同利益上合作,并在利益扞格下反目。

为什么拿民主老师开刀?

A教授并不算活跃的台独学者,他的统独立场与政治立场并不明显,但也正因其朦胧的意识形态,反而折射出一种知识超越的形象,更容易被年轻学子所信任。缺乏社会历练与深层思考训练的学子,鲜能发自内心地质疑民主知识权力,并让不够清晰的民主概念在脑中形成教条,然后师生串连出一圈现代“朋党”。

我曾在此撰文提过选民普遍处于“理性无知”的状态,比起A教授的民主公民幻梦,多数不关心政治社会的选民才是铁打的事实。不信你可去问住家附近蔬果摊老板,民主一斤值多少?老板只会告诉你停电五小时或涨电价一成,他要损失多少收入。

美国公民普遍不相信民意代表真能帮他们争取权益,也心知肚明政治好处大都被利益团体掠夺一空,台湾民众六成以上也都不信任“立委”真能催生出一套利民的政策。政客不可信,已是民主制度下的一般常识,那么A教授的调查中,认为无论如何都是民主最好的民众仅五成,一点都不奇怪。这不是民众民主素质不够的问题,而是台湾政治所展现的民主,总是令人失望,而像A教授这样抱怨民众民主水平过低的主张,正是毁坏民主的起源与帮凶。

A教授的社会学努力,被称为“巷仔口社会学”,台湾已有愈来愈多的高中为学生设置了这种社团,以作为公民教育的一环。也就是说,不经批判的民主价值,势必深入年轻学子的思想生活,这一代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社会改革运动种子,而操纵愤青木偶的线,都是台独在控制。

对许多大陆民众而言,眼中尽是台湾乱象,那是因为在舞台中央表演的,都是这些偏激者,听不到多数沉默民众的想法。我也见过若干高中历史老师,在课纲“去中”的洪流里,坚持给学生正常比例的中国史知识,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稍有良心的老师,都不会忽视一项事实:台湾孩子的未来在大陆。只要两岸消长的趋势不变,与独派思想拉锯的力量就不会消失,这也可从最近绿媒民调中,“国族”认同里“台湾人认同”连续三年下降可得到证实。

绿色:台湾人;粉丝: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蓝色:中国人;黑色:未回答

我也在此提过,尽管选民多为“理性无知”,但同时也会拒绝违反常识的政治口号,民进党全面执政后不断加码“反中”,不但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反而让愈来愈多的选民看破手脚。大陆国力上升与台湾的缓步走跌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空虚的口号能完全遮掩的。也由于经济的停滞严重影响了台湾青年的未来出路,A教授的民调中,30岁以下的青年才会以各年龄层最高的比例,有条件接纳独裁体制。

“政治体制是什么?”在普罗大众心里的位置绝对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真正务实的往往是理性无知的群众,而非象牙塔里的民主老师或他们的门徒启蒙者。台湾青年不得不走出独派羊圈,到对岸为自己寻找出路,这个趋势是台独怎么做都无法逆转的,所以展望不久的未来,绿营的“反中”战术,可能要从文化“国族”认同的洗脑教育,撤退回“自由民主”价值的最后防线上负隅顽抗。

这就是为何,台湾统派应带头质疑,批判台式“自由民主”价值的原因所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学生运动 台湾 台湾民主 台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