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昭:回家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04 08:28

幼昭

幼昭作者

独立撰稿人

【本文是曾在美国工作生活的作者所作日记式回顾与感想,由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徐浩渊推荐刊载,希望对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有所启发,让大家了解美国真实生活的另一面。

读完了图书馆专业的硕士课程,我在圣路易大学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告别了还在费城读书的丈夫,带着孩子,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圣路易市有一个有名的雕塑建筑,一个巨大的钢铸的弧形,称作Arch(拱门),象征着通向西部的大门。这只是一个所谓的大门,这里离着西海岸,还隔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无边无际的荒原,不可逾越的洛矶山。

这里是密苏里,美国的中西部,他们的腹地平原。

腹地归腹地,圣路易市也像美国其它的大城市一样,黑白分明。白人住的近郊小镇,一所所整洁的白房子,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棵又一棵粗大的树用它们的茂密的枝叶守护着那里的美丽与宁静。黑人多住在城里黑人区。房子是失修的,很多是空置的,用木板封上了窗门。有的不知什么时候经历过火灾,屋顶和窗户都没有了,剩下的几堵墙被熏成黑色,像个鬼屋。垃圾在空中飞扬,断垣败瓦上满是乱七八糟的涂写。这里是连警察也不来的危险地带。

初来乍到,生活上的困难很多。找房子、给孩子找一所像样的学校、给他安排每天的课外活动,这样在我下班以前他可以有个安全的地方呆着。很多人都在帮助我,一切都还算顺利。我在圣路易市的边缘,一个安静的小镇上,租了个公寓住下来。我不会开车,但也找到了一条公共汽车线从大学所在的市区直通我住的小镇。出了图书馆,走不远就可以到大街上的汽车站。

回家

图书馆每晚10点半关门,我们轮流干那个到10点半的晚班。下班后,我赶上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回去,到家时接近午夜。打开房门,屋里暖暖的,孩子已经睡了。雇来看孩子的那个大学生坐在沙发上,正在静静地看书。

我松了一口气,回家了。

初冬的夜晚,最后的这班公共汽车上,人很少。我上来的时候,车里只有稀稀朗朗三两个人。我紧挨着门坐着,这也是最靠近驾驶员的座位。当车开到城市的某个街区的时候,呼拉拉地总会上来一批黑人。喝得烂醉的;表情怪异的;搂着涂脂抹粉、衣着性感女人的;拎着录音机,叼着烟跳着舞的;还有无家可归的露宿者拽着他那带着一股脏油味的全部家当。汽车又开起来。汽车后座弥漫起迷人的气味。胖胖的黑人驾驶员把车停在路中间,大声叫骂:“别在我的车里抽那个,下去!下去!”没人理会。“我叫警察了!”迟疑了一下,两个吸毒者还是下去了。在到达城市边缘的最后一条大街前,所有的人都下车了。我是唯一的乘客,坐着这辆巨型“专车”,进入了沉睡中的白人的小镇。

其实,真正的危险不是在汽车里,而是在汽车站等车。夜晚的圣路易市,有些街面可用 “wild(荒凉)”一词来形容。刚来圣路易市的时候,我住在大学招待所。天擦黑的时候,我带着孩子走到街上,问一个在车里等红灯的白人,超市在哪里。他指了方向。我牵着孩子往那里走,走了一段路,听见后面有人在大喊,回头看看还是那个开车的白人。他停车对我说不要往前走了,太危险。他专门把车绕过来,就是告诉我这个。

学校的办公楼这边,深夜没有人了。这里离黑人区不远。在这站牌下我要等上二三十分钟。周围,静悄悄的。偶尔一辆汽车经过也是疾驶而去。两边的大楼在黄色街灯的照耀下像是布景,冷风沿着大街无遮无挡地吹过来,一切诡异起来。我孤零零地站着,荒原上的一只野兔那样,紧张地东张西望。可不是害怕猛禽或狼,而是惊恐同类的出现。


有天我来上班的时候,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图书馆馆长的一纸公文,通知图书馆里所有的人,为防意外,从今天开始,幼昭上晚班的日子,下班后由Clarence Jones 护送她去汽车站,直至她上车,汽车开动了为止。

我觉得奇怪,因为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等车时候我的惊怕。当然他们都知道我没车。在这里工作的人,没有人没有车,包括做杂工的。我心里感谢老板的细心。

谁是Clarence Jones 呢?问了好几个人,没人知道。

晚上下班前大概半个小时,一个六、七十岁的黑人来找我。他告诉我他叫Clarence Jones,他将送我去车站。现在他要巡视整个图书馆,确保每个楼层里的每个角落没人藏着。然后再来找我。10点半钟他准时出现了,我等着他把大门锁好,然后我们一起往汽车站走去。

Clarence瘦粼粼的,不比我高多少。灰白头发,干巴巴的黑瘦脸,两只眼睛缩在脸上的皱纹里。他看上去蛮整洁,穿着一件很老式的土色的格子西装。从他的名字到他的衣着,都有早期美国南方的味道,让我想起我在大学时看的电影《根》里面的黑人。

我们站在汽车站牌前,对着空无一人的大街聊着天,应该是——他说我听。他太需要说话了,他不停地说。

一点一点地,我知道了,他是图书馆雇来夜里看门的,算是临时工,但已经干了好几年了。整整一夜,每夜每夜,Clarence一个人呆在那个巨大的图书馆大楼里。这里不安全,他说,他来以前图书馆曾丢过好几部计算机。

他住的离学校不远,就隔着七八条街。老婆去年去世了。现在家里除了他就只有一只狗了。他的狗老了,又害着眼病。家里地上放着一碗狗粮,一罐水。Clarence说他回家的时候,他的狗总是趴着,狗粮和水也不见少。“它在等着它最后的日子,” 他说,没有特别的伤感。

Clarence说他家里没人,是不开暖气的。我想像着那冷冷的屋子,和那只孤独的老狗。

白天的时候,Clarence另有工作。他处理尸体。不,不,不是给尸体化妆,他更正我说,那是另有人做的。他只管把尸体洗刷干净。需要清洗的尸体都是很血腥的,有的满头满嘴是泥血,牙没有了;还有一次,他说,今天的那具尸体的两只眼睛都给枪打掉了。我试着不去想那种场面。

这也不是一份正式的工作,Clarence说,有尸体要清洗,殡仪馆会通知他。他说他总有活儿,太多凶杀了。

我对这些黑人的印象不太好,这些成见是来美国后慢慢形成的。比如说吧,初来美国, 住在费城,大冬天,冰天雪地。总是有黑人包着脏毯子坐在人行道上的冒着热气的暖气盖上,谁走过去,他们都低低地说一句,“Have a quarter? (有零钱吗)” 可怜又可嫌。那些年,我在宾大法学院图书馆打零工,在借书处帮忙。 同在的还有好几个外国人,我们的英文都是结结巴巴。有一次,在party上,我和我们图书馆的副馆长聊天。在满足了她对我这个异域人和地球那一边的好奇后,我问她,图书馆为什么雇我们这些外国人而不雇马路上的黑人,我们干的完全不是技术活,有人来借书,扫描一下编号,然后咣当盖个章,容易极了,至少黑人们说流利英文。“Well——”副馆长具有法学和图书馆学两个学位,是个滔滔不绝的女人,这次她拖长了腔调含糊过去了。后来这样的问题不用再问了。我们家被盗过三次。我们所有的中国同学都有被黑人抢劫过的经历。

刚到圣路易斯的时候,圣路易斯大学图书馆长开车来机场接我。馆长是个老太太,南方人,祖上是乔治亚州的庄园主。一路上她也和我这个外国人敞开地谈到黑人的问题。她说,这些黑人没有上进心,没有自尊,比较懒惰,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美国的悲哀,馆长很正义地叹息道。

一个黑人大男孩从远处向我们走来,瘦长瘦长,两只长胳膊刀郎般的随意地晃动着。他细细地观察着我们。“我以前曾做过警察,” Clarence突然对我说,Clarence像是看出我有一点儿害怕。

等着大男孩过去后,Clarence接着说,他们附近住着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没有任何事可干,除了贩毒吸毒,抢掠,为争地盘互相厮杀。年轻人精力旺盛,他们最终不是把人家打死,就是自己被打死。停了一会儿,他说,这里的黑人是没有出路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如果不去抢人家一把,乐一乐,就在自己家里,等死。

你有了贫穷,你就有了这一切,他说,很平静地说。

这是住在城市荒原上黑人的世界。从外看和从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生活方式造就生活状态,还是生活状态导致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观点,根据自己的处境。


过了大半年,我买了车,也学会了开车。我第一次开车上班,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开着玩笑:“幼昭开车了,大家可要小心了!” “小孩子们关在屋里不让上马路,马路上不安全啦!” 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们都是白人,他们都是很友善的。

我开心地笑了。

有辆车一切就方便了。送孩子上学,去公立图书馆为他借图书,送他去游泳。我不再是那样,书包里背着,两只手拎着,把一个星期的所需,从超市费劲地往家拖。当然,最好的是,我不必夜晚等车了。

我的生活大大地改善了。

那以后直到我离开圣路易市,我再也没见过Clarence。他给我的最后印象就是他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那个黄色街灯照耀下的城市荒原,像是剧场,不像是真的。

每次夜晚下班开着车往家走,我都会想起Clarence。此时的他,孤独一人坐在图书馆里。

记得有一次我曾问他,你每天这样日也干,夜也干,不累吗?

不累,他说,他老了,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他希望一直在工作,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在工作岗位上。

他告诉我,他也害怕。

你怕什么? 我问。

这个白天和尸体打交道,夜里一个人守着一整幢大厦,曾经当过警察的人。他还会怕什么呢?

“我,怕回家。”


今天在Being News 读到一篇关于St Louis 黑人街区毒品和凶杀泛滥的报道。“in the places like North St. Louis gunfire still rules the night” 20多年过去了,一切依旧。一阵悲哀涌来。

2013年11月20日后记。

责任编辑:李楚悦
美国 黑人 种族 种族歧视 海外华人 弗格森骚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有望实现沙伊复交后又一突破”

“5G、AI和棉花产业变革,帮新疆战胜美国制裁”

继续升级!威胁停学、惊现“狙击手”、学生占领行政楼

“中国制造2025已实现86%,证明美国制裁无效”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