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跌破“铁底”的人民币依然很“铁”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0-24 07:30

张敬伟

张敬伟作者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敬伟

关于人民币的市场消息有好有坏。好消息是人民币加入SDR,坏消息是人民币近期出现了连续性贬值。

人民币“跌跌不休”,会不会进一步走软?

在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0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即失守6.70。此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天刷新6年新低,直到10月14日,在隔夜美元指数下跌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157,上调139个基点,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下调的局面,不过仍低于6.7关口。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303,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76个基点。

但10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刷新6年来新低。午后人民币即期汇率跌幅扩大,盘中跌破6.76。

6.7一直被视为人民币兑美元的“铁底”,失守6.7关口后,引发了市场关于人民币将持续贬值的猜测,有的媒体将6.76也称作“关口”,有的则讨论下一道心理关口是6.8还是7.0。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走强、国内房地产调控重压之下,人民币未来会不会进一步走软?

市场对人民币走向存在疑问,可以理解。从去年8·11汇改到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采取更为灵活的“上一日收盘价+CFFTS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市场化遭遇国际投机资本的觊觎。更兼去年股市乱象,股市与汇市掀起的市场波动,的确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尽管如此,人民币汇率年内还是企稳了,国际投机资本退却,但依然存在投机套利企图。今年股市稳了下来,可楼市又出现新的热点;加之美联储加息和英国脱欧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依然处于动态调整中。

但是,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内将维持相对稳定。

一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前三个季度维持了6.7%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经济增长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在主要经济体(美、欧、日)中更是一枝独秀。经济实力是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也是确保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硬实力保障。

二是中国拥有3.17万亿美元(9月末央行数据)的外汇储备,中国有能力保持汇率的稳定。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中国抛售了57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影响之一就包括维持汇市的稳定。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动力,也是人民币市场化的避险“工具”。

三是中国贸易动力依然强劲,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不竭引擎。

虽然服务贸易存在逆差,但货物贸易依然维持顺差。海关总署数字显示,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净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初步计算保持在3%以内。另据美国财政部10月14日半年汇率政策报告,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为1030亿美元,占比GDP2%。

四是经历危机的中国经贸实力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3%升至13.8%。虽然服务贸易依然是中国的短板,但现在也开始发力。海关总署8月份数据显示,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18.1%,比去年全年提升2.7%。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维持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后危机时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秩序的新引领者。只要中国愿意,人民币汇率能够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渣打银行预计,年内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维持在6.75左右,2017年则维持在6.78,比之前略有下调,但并不多。

人民币国际化和贬值有什么联系

人民币这波市场贬值,直接原因是人民币加入SDR。作为全球精英货币的新成员,人民币的份额(权重占比10.92%)仅次于美元(41.73%)、欧元(30.93%)。但是,相比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市场成熟度,人民币市场化还未完成,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此情势下的人民币“入篮”,要付出市场化不成熟和国际化未完成的代价——直接的市场表现就是贬值。因为,过去一个经济周期内,人民币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紧盯的目标,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倒逼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1%,按照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为38%。

从被动的强势货币到主动的市场化货币,“6.7关口”也未必是所谓的“铁底”。从人民币币值的高估看,即使人民币贬值20%也符合市场逻辑。

可见,人民币市场化,就是从过去的估值过高开始回调。所以,去年8·11汇改,IMF认为是人民币主动的市场化之举,美国也未指责中国贬值人民币以提振出口。作为SDR篮子货币,人民币估值只有回到市场常态,才能具备全球储备货币的功能——当然这是远景,但人民币币值必须如实反映其真实的市场价值。

因市(市场化)顺势(国际化)的人民币贬值,是风险可控的。去年人民币贬值,即使为国际资本大鳄严重唱空,中国也一直向国际社会宣示有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事实上,中国兑现了承诺,也提升了全球对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依然是很“铁”的货币,还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开始趋势向好,9月份的CPI、PPI数据凸显中国供给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年内3个季度维持6.7%的经济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依然维持着中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证明中国经济“稳局”已定。

宏观经济企稳向好,政策面有足够的信心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至于人民币市场化维持怎样的汇率,既要遵循市场节奏,又要符合国际期待,更要符合中国利益。

本轮人民币贬值属于“好”贬值

本轮人民币贬值,由人民币“入篮”引发,而不是市场风险事件引起,因而属于“好”贬值。

无论是美元、欧元、日元、英磅还是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都分两种:

一是市场冲击下的被动贬值,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欧元贬值,英国脱欧后英镑的近期突贬,抑或是美联储首次加息后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这些贬值堪称“坏贬值”;

二是主动贬值,如危机深重期美国多轮次的量化宽松,如日本为摆脱长期滞涨而实施的“直升机撒钱”,这种贬值是为了市场脱困和经济刺激。但属于以邻为壑、不负责任的祸水外延。

人民币贬值,既有市场倒逼,更是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主动之举。因而,人民币贬值属于“好贬值”。

即便是美国,也从指责人民币转向承认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努力。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汇率报告,虽然60次提到中国、3次提到人民币,但未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全球经济体和第三大全球投资国,人民币在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富起来的中国也热衷于环球旅行,人民币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能“入篮”有赖于人民币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化努力,“入篮”后的人民币则有助于实现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功能。

所以说,基于市场化、国际化和风险可控的人民币贬值属于“好贬值”。

年内影响人民币汇率大风险事件是美联储加息,但可能性并不高,而且美联储加息预期总是成空的事实,也缓释了美联储加息的负面影响。现在和未来,中国依然有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还会持续推进。国际方面也希望人民币成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以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新变化。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人民币 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汇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