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沱生:中美战略竞争将走向何方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6-23 09:56

张沱生

张沱生作者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文/ “中国论坛”专家、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沱生】

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及将走向何方,已经成为中美双方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主要谈三点看法。

一、中美战略竞争的现状

2017年底以来,特朗普政府连续发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等许多战略文件。这些战略文件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者”和主要“战略竞对手”,指责中国已对全球与地区秩序、对美国家利益与价值观形成全面挑战。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

此后,美国接连对中国发起“经贸战”、“科技战”,力图迟缓中国经济发展,扩大两国综合实力的差距。与此同时,美国在台海、南海持续加强军事活动,中美军事安全摩擦不断上升。特朗普总统签署的多个国会通过的涉台法案更严重违背“一中原则”,使台海安全风险急剧上升。近一年多来,美国还开始对中美人文交流采取诸多限制措施,取消许多中国专家学者的访美签证,禁止中国学生赴美学习某些专业,对孔子学院进行限制与打击……

在此形势下,中美关系出现了严重恶化的趋势,两国原已倾斜的“竞合关系”的天平更趋失衡。过去中美摩擦主要发生在安全、人权等领域并时起时伏,但现在已向更多领域扩展且呈现出激化与长期化的趋势。

中美竞争、摩擦显著上升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

一是中美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他许多变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近年来,中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国际影响力、军事力量(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引起了美国的严重关切与焦虑。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加强东亚海上维权、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均被美国视为对其在全球与地区主导地位的重大挑战。

二是去全球化思潮兴起。这是全球化的负面因素的产物。它使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机制不对等等问题突显出来。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迎合民粹主义,提出“美国第一”,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华发动“经贸战”,企图与“极限施压”的做法,为美国谋取最大利益。美国的错误做法致使经贸关系这一长期以来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推进器变成了双方的主要摩擦点,大大加剧了双方的竞争风险。

三是双方内政与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近年来,中国在国内强化反腐斗争,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强党的领导,进行国防与军队改革,加速强军建设;对外加强周边维权斗争,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美国将这些一概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倒退”和对美国国际主导地位的挑战。与此同时,在政治社会严重分裂及外交政策从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的情况下,美国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战略对手以凝聚内外力量。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得到了美国两党、行政与国会及社会精英的共同支持。

此外,近两年来,全球恐怖主义威胁下降、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与伊核协议,致使中美双方的安全合作明显下降;而台海形势发生逆转(2016年台湾民进党上台)则加剧了双方的政治、安全摩擦。

然而,当前已经出现的中美战略竞争与冷战期间的美苏战略竞争是有很大同的。

当年美苏是敌人,双方在全球进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竞争和军备竞赛,后来更发展到全球争霸;两国的市场毫无联系;双方建立两个军事同盟,相互紧张对峙;两国间的代理人战争连绵不断。除了避免全面战争与核大战,美苏几无任何共同利益。

而在当前的中美战略竞争中,意识形态竞争并未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政策是结伴不结盟,中国更无意与美国进行全球军备竞赛与争霸。中美双方是同一国际体系内的竞争者,中美两国仍有许多重要共同利益。

首先,两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度很高;双方科技关系也相当紧密。如果中美双方能有效管控并逐步解决经贸关系、科技关系中的分歧,两国都将继续从合作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第二,面对日益上升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单独应对,在全球治理、包括全球公域(海上通道、太空与网络)治理上,中美双方乘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

第三,中美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希望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不希望两国之间发生军事冲突与战争,尽管双方在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上存在着较大分歧。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到,当前中美已经出现的战略竞争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对抗。在未来,中美两国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竞争,是维持合作、和平还是走向脱钩、敌对甚至战争,将主要取决于双方的互动,取决于双方的战略抉择。

二、中美战略竞争的发展前景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战略竞争将主要有两种发展前景。

第一种是双方分歧、摩擦持续上升,形成全面恶性竞争、甚至走向新冷战。从目前看,出现这种前景的可能性虽然较小但却不断上升,这是十分令人担心的。三种情况可能将中美关系推向这一极其危险的前景。

一是中美经贸谈判彻底破裂,两国出现长期“贸易战”、“科技战”,导致双方经济、科技发展脱钩。

二是中美在台海爆发军事安全危机甚至严重军事冲突。

三是双方在南海因误判或擦枪走火引起安全危机或小型军事冲突。

历史上中美在台海曾三次爆发危机(1954-1955、1958、1995-1996),在南海也曾出现过严重突发事件(如2001年的撞机事件),但最后双方都避免了军事冲突。然而,在国际环境和两国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果中美再次爆发军事安全危机,危机管控将要困难得多,军事冲突的风险也要高得多。

更危险的形势则是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发生,相互激荡,这将使中美关系无可避免地走向冷战、冲突与对抗。

如果中美走向冷战,不仅将给两国带来巨大灾难,而且将给世界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届时,大国对抗将在地区与全球重演,联合国将再次成为大国对抗的场所,许多中小国家将被迫选边站;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将严重受损;亚太地区将出现激烈的军备竞赛;全球治理将困难重重、无法实现。

中美战略竞争的第二种发展前景是经过长期、激烈但却是可控的摩擦碰撞,双方在博弈中逐步找到良性竞争的方法与途径,中美关系最终稳定下来,形成新的相互适应,接触与合作重新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导。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出现这种前景的可能性将大于出现第一种前景的可能性。这是因为:

1、面对中美战略竞争的上升,中国政府及战略研究界认为,战略竞争并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内容,决不应将中美关系简单地定位为战略竞争关系。2018年12月以来,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已多次明确宣示,在新形势下,中方决心为发展“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年美苏走向冷战是双方互动的结果。中国的政策将对未来中美战略竞争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

2、在中美经贸谈判一度取得积极进展之后,双方谈判又面临“黎明前的黑暗”,两国“经贸战”因美国再次威胁增加关税而升级。在此形势下,中方的政策是坚定而清晰的:一是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二是保持反制能力和做出精准反应;三是决心深化开放改革、力补短板。未来,经过新一轮博弈,中美经贸谈判达成某种协议仍是可能的;其进展将使两国朝着对话解决经贸分歧的正确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

3、虽然目前中美官方对话与人文交流已受到两国关系恶化的严重影响,但双方的一些重要对话仍未中断,特别是两军对话仍在进行;两国间的某些地方交流合作、智库对话、学术交流,以及一些二轨与一点五轨对话也仍在进行。这对于中美维持合作,控制分歧,减少误解,防范与控制危机十分重要。

4、中美双方仍在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和持久和平开展合作。当前,中国继续执行安理会的制裁决定,支持朝鲜进行战略转变,支持半岛无核化对话逐步取得实质性进展。

5、近三年来,中国努力平衡维权、维稳,积极促进周边安全稳定,与诸多存在争议的邻国明显改善了关系。中美因第三方因素爆发军事危机的可能性已显著下降。

6、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盟国在内都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都不希望中美走向冲突与对抗。

可以预见,如果中美关系走向第一种前景,美国的战略优势将难以为继,中国的崛起也会受到严重阻碍,结果将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果走向第二种前景,美国的优势可能保持更长的时间,但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中国的和平崛起的进程则将继续拓展。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前景。

其实,未来是出现G2还是GN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这才真正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三、中美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构建和平稳定、互利共赢的关系

中国做出的许多努力在上面已经提到。现在再从中美双方的角度提出六点建议。

(一)在双方竞争摩擦加剧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对话,保持合作,特别是保持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对于管控竞争、减少误解误判、进行危机管理及开展合作,对话都是不可或缺的。停止对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只会加剧战略互疑与分歧;保持合作则将对竞争摩擦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

(二)中美两国的经贸和科技决不应脱钩,更不能对抗。双方要努力将经济与科技竞争建立在国际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争取形成良性竞争,从而保持双方的经济、科技合协作。

(三)中美双方要坚决避免两国竞争走向意识形态竞争与全球军备竞赛。目前,美国内有一部分势力力图把两国间的一切分歧摩擦都意识形态化,并企图把中国拉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对此,中国决不会上当,并将坚决反对。

(四)中美双方应充分认识到两国关系中日益上升的军事安全风险,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把加强竞争管理与危机管理作为双方的首要任务。双方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与完善双边危机管理机制,把危机防范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台海、南海及网络安全领域)。

(五)两国应共同维护、加强和完善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全球化,同时下大力解决其消极面。在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就WTO改革达成原则共识将具有重大意义。

(六)希望美国当政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克制决不是软弱,而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如果美国一味对华进行“极限施压”,中国将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坚决与美斗争到底。

最后,再补充一点,衷心希望国际社会、世界各国都对中美关系克服困难、实现协调合作稳定发展,予以积极的促进与支持。

(此文为笔者在2019年5月18-19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21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上的发言稿。会后在文字上做了某些修订)

责任编辑:陈轩甫
中美关系 中国论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