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赟子:非洲人穷,真的是因为他们懒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0 07:55

张赟子

张赟子作者

美国普渡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博士生

【文/观察者专栏作者 张赟子】

近日,北大博雅讲坛邀请了中非两地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孟加等学者,举办了以“下一站非洲: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为题的学术研讨会,观察者网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参与了会议直播并且发布了与会学者们的精彩讲演

其中林毅夫先生发言中的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共鸣:非洲是目前全球经济最为落后的大洲,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是大家常常提到的那些——比如说非洲人不努力。

某种意义上,非洲也是笔者心头挥之不去的故乡之一——初中毕业后,我是在西非的加纳读完的高中,并在当地有一年半的工作经验。

随着非洲大陆上生活的中国人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生活在非洲是什么样的感受。笔者于此赘言在加纳学习和工作的感受,顺便想挑战一下国内民众对非洲人的固有印象——非洲人真的那么懒吗?

一、我在非洲上高中

我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先去的非洲。父亲在建筑工程类的中资企业供职,外派到西非加纳,母亲作为家属跟随。父母为了陪伴我成长,我上完初中后,便也去了加纳。加纳是西非重要国家,曾经是英联邦成员,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为了让我得到良好教育,父母送我到当地的一所国际学校入学上高中。出国之前我对国际学校没有概念,也没有体验过一整天都说英语的学习生活。怀着一丝忐忑,我入学了。

学校八月底开学,老师大部分是,美国,欧洲,加拿大人。老师中唯一的非洲人是乌干达人,在加拿大取得化学博士学位。课程安排按照IB的要求,英语和数学是必修课,其他课程分三类,分别是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有课程都分A、B班。先说英语吧,所有入学的新生都会做一份英文试卷测试英文水平。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位澳大利亚人,有多年ESL经验。根据试卷成绩,学生分为两个班,A班和B班。A班都是母语为英语的学生。

我被分到了B班。A班的英语课会阅读很多英文书籍,而对于母语非英语的B班同学,老师的教学会以深入英语文化为主,从听所读写各方面加强学生的训练。我记得老师每周会出一个题目,让我写一篇文章,然后在课堂上演讲展示。

我记得有一次我讲的是中国加入WTO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成就。老师从来不让我们背单词,而是通过读书后的课堂讨论训练我们的思维和口语。我很喜欢这种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和同学讨论的方式。A班同学英语水平都很高。而我们B班加上我只有4个人,其他3人是一个来自科特迪瓦的男生,两个来自喀麦隆的女生,他们母语都是法语。

在B班里,我的英语成绩比较好。我想这大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他3个母语是法语,接触的人经常说法语,没有得到充分的英语锻炼。二是在学校里,我面对他们只能使用英语沟通。数学是另外一门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我被分在了A班,大部分其他同学在B班。A班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一个来自印度,一个来自南非。

艺术类的课程可以选择美术或戏剧,社科类可选历史或心理学,自然科学类可选物理或化学。我分别选了戏剧、历史、和物理。第一年的戏剧课是一个加拿大籍混血老师,她的个人感染力很强。当时全校只有三个中国学生,其他亚洲学生有韩国人、日本人。亚洲学生大多会选艺术类的美术课,不用说英文。我是唯一一个选了戏剧课的亚洲学生。

我非常喜欢戏剧课,因为上课不在教室里而是在studio里,老师教授我们如何用肢体表达情感。这门课有十几个同学一起上,平时要读剧本,练台词,每年准备一个剧目。我记得第一年全班一起编了一个剧,第二次大家演的是《哈姆雷特》。戏剧课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英文能力。历史课主要侧重非洲历史和世界历史。我第一次感受到学历史不是背史实。另外还有科技电脑课,主要教一些软件的操作。

高中的生活很充实,背着书包在不同的教室穿梭,数学课每天都留作业,其他课都是project。7点半到校后,同学们会分别集中在几个教室,老师会通知学校当天的活动安排、学校新闻、还有猜谜语。每个年级有30多人。平时三点半放学,每周三一点半放学,参加一些课外社团活动。每学期开学提供一个课外活动的列表,学生可以免费选择喜欢的活动,每周三早放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参加社团互动。

社团活动分为体育类和文艺类。我参加过网球、高尔夫球课。IB的课程还有一个社区服务的要求,我做过两种,一是去福利儿童院和陪先天残障孩子玩耍,二是去参加仁人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的志愿者活动,帮助村民盖房。记得当时学校安排车将我们带到离首都两个小时车程的农村。

那里没电、没自来水,用水需去水井打。我和法国女同学住在当地人的小土坯房里,睡在一张厚垫子上。厕所是室外简易旱厕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生活了两天一夜后,我记得当时最大感受是,原来洗热水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高中的几年学习,主要有三点收获:1.适应了英语环境,英语能力大大提高。2.跟来自世界很多国家学生有了日常生活直接的交流,我发现没有哪一个人种有特别的优势。高中同学们来自50多个国家。3. 我的高中生活非常快乐,没有应试的压力,很满足有这样的海外学习经历,更重要的是学校环境以外的人生体验,我觉得这比集中精力在解题上更能丰富我的人生,塑造我的人格。

假如我回到中国去做一份数学试卷,也许我会因为没有足够娴熟的运算技巧而做不出来。但是文史类的问题,我能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标准答案以外的判卷老师想不到的东西。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禁锢思维,而是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让人自由地成长。我们不应该像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统一的产品。

二、和非洲同事共处

和很多高中同学一样,我高中毕业后申请到了美国读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又申请了酒店管理方向的硕士。被录取后,由于学校需要我先积累18个月的实习经验再入学,我回到了加纳,在一家4星级酒店实习。

在一年半的实习期间,我分别在酒店前台、市场营销、财务三个部门工作,接触了从普通家庭背景、工薪阶层、到有海外背景的富裕阶层的加纳人同事。他们的职位有门童、前台、营销员、和经理。大多数加纳同事至少有高中文凭,有些同事正在读大学。一些经理有过英国留学经历,家境殷实。总的来说,受过教育的加纳人都很有涵养,所以平时和同事的接触也都很愉快。

通过和同事们的相处,我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知足。他们的生活大多没有因为迅速致富的欲望带来的浮躁和焦虑。非洲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早接触欧洲列强的殖民,但是在被迫卷入现代化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加纳人好像并没有因为不拥有那些所谓先进的东西而失落。反观当代中国,大多数国人生活得很有奔头,但是不少人是以名和利来衡量自己的成功,也因此忽视了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中国人往往认为结果最重要。

加纳同事的认知是,生命是一个过程。我觉得如果仅仅以未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是比较悲哀的。人生不能理解为一段含有几个节点的、标准化的过程。人生不是在打游戏通关,只在乎达成几个具体的目标。让我很觉得很有趣的事情是,大多数加纳人都信教,宗教是他们的一个精神寄托。

在加纳,教堂随处可见,加纳同事们周日都去教堂,虔诚而有激情。也是这个缘故,他们面对人生的坎坷,往往能非常快地放宽心,并且认为获得即是上帝赐予,未获得即是不赐予,所以不会特别伤心。

三、非洲员工懒吗?

在非洲赚钱的中国老板中,流行一种看法,即认为非洲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因为非洲人懒。我觉得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他们对“人与发展”这个概念的解读。发展是当下中国很在意的一件事,是社会经济社会的重心,我记得媒体经常宣传“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老百姓层面来说,发展就是,孩子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外国大学,追求高收入工作,和财富积累。

国际上对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也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英文的developed是完成时,意即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理想的状态了。而developing是进行时,意即他们仍然在向着欧美树立的标准在前进。我不同意这样的发展观,因为它的前提是,发展就是一种线性的从低到高,多元归一的过程。这显然不符合多元的现实。而个体的发展也不能单看物质生活,人的发展应该是物质的和思想上的,物质是短暂的,思想才是长久的。

在非洲,人在树荫下可以躺一天,只吃一个椰子,在海边走走,就可以过得很快乐。如果他已经达到了这个状态,是不是一定就觉得那些天天用钢筋混凝土盖高楼、追求物质文明的人比他更快乐呢?用自己认为的标准去要求世界上的其它人是不公平的。

正像一个国家没有权力去评价他国的发展道路一样,一个人也没有权力去评价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那么,那些认为自己员工懒的经理在抱怨之前,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愿意理解员工的文化思维,如何在尊重员工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呢?

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各种行业、从事各种商业形式的都有。他们慢慢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形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生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大多数人很多时候不用依赖任何当地的资源,不需要和当地人圈子交叉就可以生存、生活。这种体系给当地中国人带来了方便,但往往让大家失去了观察了解非洲社会的机会,导致很多即便生活在非洲,仍然有很多可笑的偏见。媒体通常把非洲概念化,简单化,片面化。使非洲成为一个符号,给人带来负面的感觉:战争、贫穷、饥饿。

大部分人都认为物质贫乏的生活是很可怜的,并产生怜悯。然而我的经验告诉我,加纳人对自己的文化非常骄傲,甚至有时很倔强。例如,我的同事有一次告诉我,加纳人从来不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接东西,因为那样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之后每次我忘记这件事情,对方都会提醒我。这让我想到,在国内很多外国人即使有不当的行为,也会得到极大的谅解,好像外国人有极大的特权。可是,明明中国就有“入乡随俗”这句话,为什么有人可以一直不“随俗”但是一直都没有被提醒、矫正呢?

大部分中国人只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物质生活才来到非洲,但他们不应该认为自己的发展观念和文化就比贫穷的非洲人的更好、更完美。很多非洲国家被殖民之后,本土文化仍然保持得很好,文化根基没有被撼动。

在贫穷的物质条件下,非洲人还可以活得很骄傲,这是很值得敬佩和思考的事情。而当下的中国社会中,似乎不允许贫穷。很多中国人觉的贫穷是一个耻辱的东西。在非洲我见到了物质贫穷,但我没有看到羞耻感。长期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不应以“物质更发达国家、文化更先进”的姿态自居,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骄傲和自信不一定要从丰富的物质文化中获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非洲 中非关系 贫穷 教育资源 酒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

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