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著网:小凤雅之死,当农村家庭之殇遇上都市文明批判

来源:知著网(covricuc)

2018-05-29 15:05

知著网

知著网作者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本文作者为宛艺)

近日,小凤雅事件持续发酵。其家属“骗捐”后对女孩放弃治疗致其死亡,在很多人眼中成为默认的“真相”。即使缺少实锤的情况下,这个话题还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这一事件发生在河南省太康县农村,2017年11月两岁半的王凤雅被诊断为“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其后母亲杨美芹通过火山小视频直播和水滴筹平台向社会募捐。

最早的质疑声源于4月9日 @作家陈岚的微博爆料,称这对夫妇“利用3岁女儿诈捐,疑似将善款给弟弟治病,最终导致女婴的死亡”。

图为@作家陈岚微博截图

4月10日,@法制晚报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孩子并未去世,只是“病情严重”,真相还在调查。

图为@法制晚报截图

4月18日,舆情导向忽然明晰起来。“明白漫画”《“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一文蹿红,以漫画的形式描绘了主人公如何被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一步步推向死亡的。在今天早上,知著君发现该公号已经删除了漫画并发表致歉声明。

微信公众号“明白漫画”发布的致歉声明

4月26日,红星新闻反导向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中,家属解释,由于只能化疗,不愿折腾孩子而选择了“保守治疗”。而在北京就医过程中,志愿者确实存在胁迫和欺骗的行为。这一从凤雅家属角度进行的报道引发了网友情绪上的反抗。

5月4日,小凤雅永远离开了人世。

5月24日,公号有槽的《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带起了新的一波节奏,来势汹汹:指责其父母重男轻女,用女儿救命钱给儿子看病的“不良行径”。

随后,一系列文章跟风出现。《妈妈你真的那么盼望我死吗?就因为我是女孩?》《王凤雅小朋友之死 | 一只眼看透人性》《这不只是重男轻女,这是杀人!》迅速在社交媒体和知乎上刷了屏。


不少自媒体的“解读”把舆情推向至高点

一时间网友拍案而起,占优势地位的舆论认为,这一事件不仅和当年的罗尔事件一样在消费公众的善良,而且“重男轻女”的“愚昧”的父母一步步把自家闺女“推向坟墓”。攻击其“农村家庭”的恶意话语不断涌现。

图为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但其后不久,24日,红星新闻再度破谣,证实小凤雅弟弟到北京治疗唇腭裂的费用由嫣然天使基金会所出。

25日,王凤雅家属接受采访时表示,筹款金额共计3.8万余元,非网传“15万元”,筹款都用在为小凤雅治病上。目前剩余善款1000余元,“准备交给政府”。而“志愿者带凤雅上北京看病是个骗局。”

爷爷出示的花销明细及部分收据。图片来自公号“重案组37号”

母亲杨美芹也表示:“网上说这病治愈率高,但是针对单眼的情况。凤雅双眼都有肿瘤,治愈率很低。”

一时间,舆情接近反转之势。“冰川思享库”、“沸腾”等公众号开始进行思考,怀疑后真相时代的事实。网友中也有部分开始站队小凤雅父母,认为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实锤之前不能妄下论断。

为何偏偏这一事件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偏偏这一事件的舆情游走于不同态度之间?

仅仅只是后真相时代吗?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农村性别歧视成见下的事实判断

小凤雅妈妈们这类“社会边缘化”人群引爆舆情,是预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在大众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凤雅妈妈和家属一定是弱势群体——来自农村,贫穷,孩子不幸生病。但是当其母亲的朋友圈和评论回复暴露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当家属们强硬拒绝志愿者进行就医的时候,媒介呈现给我们的“真相”同我们脑补的患者家属“感激涕零”的预设形成了反差。

图为杨美芹朋友圈截图

弱者一旦摇身一变成为蛮不讲理的“强者”,大众认为自己的善良被恶意消费,巨大反差而引起更大不满和反感。

其次在我们眼中,农村奉行的传统思想认为就是男女不平等,偏爱男孩的。他们习惯认知的是在“传统”之名下得以一代一代光明正大延续下来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压迫。

正因如此,农村一直呼吁性别平等

在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里:这对父母为能有一个儿子才生的女儿,平时打骂女儿,最终发展为拿着女儿的救命钱去给儿子治兔唇。

这一事件中最大的冲突在于城市精英对乡村“重男轻女”的愤怒,性别冲突和城乡矛盾在同一时刻的爆发。城市较之于农村,的确有更开放的性解放心态——呼吁女性在家庭中获得应有的经济保障、自由发展权利以及与男性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

对“性别平等”看法的差异让阶层差距、城乡差距更为尖锐地凸显出来,不断地加深着阶层对立和排斥。网友更倾向于站在道德至高点,想当然地对小凤雅家属的“落后愚昧”,“轻贱女孩生命”的思想加以指责,阶层间的矛盾不断深化,各种声音互相交锋。

新媒体语境:交互中更多情绪的扩散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舆情事件最初形成于社交平台,微博的活跃互动让这一议题的扩散加速。

最早的时候,这一特定事件中的元冲突还是“女孩父母诈捐给儿子看病”,也就是父母重男轻女,罔顾女儿生死。

之后,随着不同的信息通过新媒介融入元冲突,包括农村城市议题,如冰川思享库的《城市精英对乡村的一次侮辱?》;志愿者道德议题,如其对凤雅妈妈说的“你哭了才有人给你钱!”;筹款平台的治理议题,钱怎么花能够公开吗?这些新的冲突让原议题有了进一步泛社会化的倾向。

次生议题有盖过“元冲突”之势

次生冲突的加入,使得其参与者不仅仅只局限于关注性别议题的个体和社群,还掺杂进了更多其他冲突的相关个体和社群,形成复杂的舆论场 。最终,各种舆情的交织引发了社会更广领域的共振效应(Resonance Effects),舆情事件具有“多头发展”的可能。

此前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女司机的家底”最终导致了舆情反转

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生活日常化,日常生活媒介化”。舆情事件的生成扩散已深深嵌入了受众参与的痕迹,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交互传播模式取代了以往“点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这一事件中,也正是因为医疗保障、农村城市阶层、众筹平台管理等多元的次生冲突的不断加入,最终导致了社会舆情事件骤然间爆发。

信任解构: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这一事件爆发后,更多的网友开始质疑: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依然将女性视为“第二性”,无法对待男性女性一视同仁,给予女性和男性同样的受教育权、继承权、平等教育权力?

是不是公共卫生体系依旧不那么完善,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存在?

如果父母不作为,不照顾孩子,国家政府是否能够承担起更多父母失职的孩童的就医?

我们的网络筹款渠道如何才能够做到更加负责,更加专业?

网民群体情绪宣泄的背后,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以及主观认为的社会的脆弱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

网友怀疑母亲出于私心和利益,在这样的场景下不足为怪

商品化主导下,人际关系更加开放,能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人群,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松散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共同利益所主导,个人效益高于一切,高于亲子之爱。我们因而产生怀疑,即使亲身骨肉,是不是也会因为私心而拒绝救治?

传统社会搭建起来的价值体系在网络社会存在的基础被削弱,但是,新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在整个社会内没有一个统一而权威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可以信任、依赖。被边缘化的“小凤雅们”身上,往往能更加清晰而明显地折射出社会的阵痛,人们能感受到,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黑泽明在《罗生门》里说,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在各人提供证词的过程中,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经历了小凤雅事件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发现一点点的社会问题,思考得更多一些。

参考文献: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舆情事件的生成及扩散规律分析》


责任编辑:韩京霏
女性 儿童 儿童死亡 儿童保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