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军:虎妈赢在起点的焦虑,你也有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01 08:16

朱则军

朱则军作者

基层公务员

最近的热播剧《虎妈猫爸》的故事很有代表性:虎妈毕胜男(赵薇饰)和猫爸罗素(佟大为饰)像很多年轻的小夫妻一样,虽然有了五岁的女儿,但因为交给奶奶带,还是过着简单轻松的二人世界生活。直到毕胜男忽然发现周围的妈妈们早已忙得团团转,才终于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一片茫然中,虎妈仓促地投入到“幼升小”的疯狂战斗中厮杀……

《虎妈猫爸》的故事,反映的是如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都愈演愈烈的“幼升小”现象。虽然国家早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虽然只要有当地户籍,幼升小的儿童都可以就近进入附近的公办小学就读,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为了抢夺民办私立小学的入学名额、为了挤进重点公办小学,很少有家长能淡定下来:送孩子上校外辅导班学才艺的、提前学习小学学科知识的、学奥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眼下“幼升小”的竞争简直比中考、高考还要激烈!而且中考和高考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业成绩比拼,而“幼升小”更像是一场“总体战”,除了孩子的特长、才艺,家长的经济实力、人脉关系、学区房的房产证都投入到这场厮杀当中去了。

虎妈的焦虑也是广大家长的焦虑,要冲破这种焦虑确实不容易

真的存在“赢在起点”吗?

疯狂投入到“幼升小”激战中的虎妈、狼爸们,如果问起他们对待“幼升小”的态度,几乎都是一样的回答:“我们也不想这样,我们也希望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现在的现实就是这样,别人在抢跑,只有你遵守规则在起跑线等着裁判一声令下,让人怎么淡定?”总之,“抢跑”是被逼的,不“抢跑”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抢跑”才能“赢在起点”以至于一直赢下去。

但是,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已证明了,学生的学习生涯是一次漫长的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时期抢先提前学习学科知识,能获得的优势是非常短暂而且不明确的。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学龄前“抢跑”能做的也就是提前让孩子学识字、学简单英语、学算术……但是孩子的智力发育有个过程,在合适的年龄段学习合适的知识才是合理有效率的(这也是编写教学大纲、把学科知识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配给不同年级课程的原因),提前数年学习这些知识,由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还不够,往往是事倍功半——一比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加减法进退位,对幼儿园孩子来说非常抽象,家长们反复教还是反复错。而且,大多数家长的实际水平也决定了他们只能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推着孩子“抢跑”,进入更高年级后学科知识难度提高,专业性更强,家长们自己也教不了了。因此,大多数孩子“抢跑”提前学习的知识,到小学三四年级就被彻底追平了,“泯然如众人”,也就是说,花费巨大代价“抢跑”换来的“优势”,基本上只能保持到小学三四年级。

而进入更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和学龄前的“抢跑”相关度更是小到忽略不计。随着年级逐渐升高,学习内容从依靠机械记忆为主转为依靠逻辑记忆为主,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更高,学习成绩的好坏早就不是幼儿园阶段早认识几百个汉字、提前学会加减乘除能影响的。而且还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小学里的“尖子”进入中学后却出现了学习跟不上节奏,成绩明显下滑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及时转换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也恰好说明了,“幼升小”时候的拔苗助长对未来初中、高中的学业成绩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更勿论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学生生涯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只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众多原因之一,甚至都谈不上是决定性的因素。对“幼升小”的“抢跑”、“赢在起点”来说,学生生涯的马拉松已经够长够长,足够消解掉“抢跑”的优势了;而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比学生生涯的马拉松还要长得多。在人的一生面前,“幼升小”的“抢跑”是一件多么幼稚的事情,“赢在起点”的说法,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

“赢在起点”实质是“占便宜在起点”

“赢在起点”当然是忽悠,看过运动会的人谁不知道输赢在终点?这种明显违反常识的观点,即使作为比喻,也是说不通的。如今竟然需要由国家专管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反复澄清,需要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我们社会的思想混乱到了何种地步!

但是你若仔细想想,却会发现这种说法事出有因,绝非空穴来风,有此种环境和土壤,才会长出这样的“莠草”。

“赢在起点”是不可能的,但是“占便宜在起点”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眼前有大量的这种事实:一个孩子上了“重点”幼儿园,则他在“起跑线”上确实就占了一个有利的位置;要是上了“重点”小学,则即使他智力并不太好,上“重点”中学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一些。家长为什么要“择校”?就是想让孩子在人生长跑的前几圈尽量处于领先的位置。当然,这是一种目光短浅,不尊重教育规律,后果甚至会适得其反的做法。但是如果家长没有相当的定力和素质,没有诊断孩子智能和非智力因素的能力,也没有办法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做一些长远的准备工作,眼界和能力决定了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学校名气、期末考试分数、才艺等级证书,那么他也只好和孩子眼前的条件、成绩较劲。这很可悲,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不希望孩子有出息呢?

问题在于,对家长的这种目光短浅和盲目的“提前取胜”、“赢在起点”思想,学校教育不但没做多少调整和纠正的工作,反而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首先,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的不公平,对重点学校太偏向了。进入重点学校,虽然不能改变孩子的智力水平,不能自动让孩子变成好学生优等生,但是重点学校意味着有更多高职称老师,更好的学习气氛,甚至在升学考试中重点学校有比普通学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推荐名额。进入重点学校,意味着你的孩子占有的教育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平均水平。

其次,我们应试主义的、考试为目标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在促使家长盯着孩子近在眼前的考试分数,等于告诉家长,孩子眼前成绩好,未来前途必然光明。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赢在起点”吗?而且我们的教育是一刀切的,基本上做不到什么因材施教,也谈不上对学生的未来进行预报。也就是说,教师的眼光并不比家长更远,甚至比家长更短浅——家长还要考虑孩子升入高年级后学习是否还跟得上,老师只要管自己在教的这几年分数好看就行了,至于以后的学习潜力我可管不着!

再次,对民办私立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也没有控制。很多民办私立学校已经高度商业化甚至过度商业化了,把商业炒作看得比教学实践还要重要,明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民办私立学校组织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不允许民办私立学校将奥数成绩、才艺等级证书作为入学标准,但这些学校变着法子搞,因为“幼升小”的入学考试虽然没法预测孩子未来几年十几年的学习潜力,但是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很夺眼球的商业炒作——这个学校入学是要考试的,在大多数家长眼里这无疑表明了这个学校是高人一等的。明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种“幼小衔接”课程价值非常有限,但对缺乏教育知识的家长反复洗脑轰炸,家长们就觉得这些“幼小衔接”课程是非上不可的,不上就进不了重点小学,进了小学也要跟不上。在这种氛围中,在这种土壤中,长出“赢在起点”这样的“植物”来,岂不是很合乎逻辑吗?有买的就有卖的。有人渴望被忽悠,自然会造就出“大忽悠”来。

要站高一线看教育

本人的一位好友在微信上转发了一篇题为《<虎妈猫爸>亮了,幼升小的焦虑来了!北师大教授告诉你,6岁之前孩子到底该学什么?》的文章,转发时附上了这样的评论:“到底要不要提前学就不能给个明确说法吗?!我都要抓狂了!教育体制不改不行了!”从她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能读出一名正面临“幼升小”的年轻妈妈焦虑抓狂的心理。在这里,教育体制又一次中枪了。

没错,我们的教育体制的确是教育实践中很多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根源,这个体制也的确是非改不可的。但是我们要明白,教育体制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行政命令的事情,它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科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这个体制有很多不正常、不合理的地方,但它背后有着“经济支持,理念支持,气氛支持”,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共同牢固维护的结果——虽然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骂这个体制,但是毫无疑问离开了这个体制他们更加惶恐。既然这个体制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行政命令产生的,那么也不能指望某一天一个行政命令去终结它,更不要幻想哪天突然把它终结了,教师、家长、学生就彻底翻身解放,自动进入天堂了。教育体制不可能靠大拆大改推倒重来,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慢慢消化,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对那位抓狂的年轻妈妈来说,她恰恰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她认为自己的焦虑抓狂都是体制造成的,只要砸烂了这个体制,自己就不用焦虑抓狂了,自动成为好家长了。如果真砸烂了,恐怕她会比现在焦虑百倍,因为连接下来要让孩子干什么,她都不知道了。

既然教育体制不可能一朝一夕终结,那么在这个体制下,普通家长又应该怎么生存呢?所以我把这一节的标题起为“站高一线看教育”。

苏轼有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杜甫也有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就不能陷在事物繁杂的细节中,而要站高一线,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用更宽更远的目光去看,这样就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具体到教育上,就要求家长不拘泥于眼前一时的考试分数、才艺证书、学校名气,而是从自己孩子未来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评价眼前的学习。在本文的第一节“真的存在‘赢在起点’吗?”中,我就简单阐述了,“幼升小”时候的抢跑,换来的学业成绩优势可能只能维持到小学三四年级,三四年级以后就会被追平;小学里成绩一时的好坏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影响其实非常小;小学里,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优等生进入初高中后不一定还是优等生。如果家长们认识到这一点,焦虑的心情就应该能释怀了,因为就算不拼命争夺眼前的暂时优势,在学习的马拉松长跑中,还是有很多很多机会能够后来居上,甚至发展得比早先抢跑的孩子好得多。

比如,某个孩子不肯继续学习钢琴,和父母激烈对抗。在父母眼里这无疑意味着意志力薄弱、不肯吃苦,失去了学习一门才艺陶冶情操的机会,还失去了获得钢琴等级证书的机会,很可能还一并失去了凭借等级证书进入“重点”小学、“实验班”的机会……好可怕!但是反过来想,也许因为及早放弃了钢琴,使得这个家庭避免在学琴这条并不适合的道路上继续投入更多的代价,避免了更激烈的家庭冲突。而放弃了钢琴,可能孩子倒有机会捡起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搞出了一片天地。

又比如,某个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班”、“奥数班”,没有在幼升小的时候进入“重点”小学。在很多家长眼里这是天大的损失——漫长人生的第一次竞争就输了。输掉了幼升小,今后进入重点初中的机会也就渺茫了;今后进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机会就更渺茫了;没有进入重点大学,今后在社会上可怎么立足?天哪!但是也有可能孩子因为没进“重点”小学,规避了“重点”小学中常见的高压学习、题海战术、频繁测验,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方面的课外书,开拓了广泛的知识面,在进入初中、高中以后依靠广泛的知识面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后来居上;因为长期广泛的阅读形成了条理清楚、有辩证观点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学习上也爆发出强大的后劲,最后反而凭借扎实全面的学科成绩进入理想的重点大学。

我举的两个例子,并不是说第一种选择必然是谬误,第二种选择必然就是真理,但是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就是典型的站高一线思考问题,可以尽可能避免僵化的、一元化的思维方式,避免被社会舆论的炒作(有些炒作背后有明显的商业利益)搞得无所适从盲目攀比。

当然,站高一线看教育并不是一句口号,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就自动站高一线了,背后需要的是长期知识积累,需要家长们长期保持虚心好学的心态。家长们要认识到,自己不是天然会做家长的,自己是要孩子一起成长的,只有自己主动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才能逐渐形成在子女教育上更长远的眼光。这对很多家长来说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这意味着要放弃很多看偶像剧、看娱乐节目、打牌、玩电脑的时间,捧起书本看书,到专业论坛上交流。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获得的效果也比盲目送孩子参加培训班、盲目投入“幼升小”的撕逼大战更明确、更显著。与其一边在“幼升小”的战场上非理性地厮杀,一边咒骂教育体制,不如自己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能获得效果的努力。

须知,家长站高一线看教育,孩子就站高一线去学习。孩子的真正起点,是家长自身的素质!

责任编辑:小婷
虎妈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