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我在豆瓣给《流浪地球》评五星,但还是有些担忧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09 10:15

安生

安生作者

经济学博士,《卢瑟经济学》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生】

我在豆瓣上我给《流浪地球》的评分是五星,给《超时空接触》、《火星救援》也是五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头号玩家》、《机械姬》、《星际穿越》我给的是四星。星战系列、侏罗纪系列,我看的不多,看过的一般是三星。

平心而论,《流浪地球》的剧本的创意、严谨程度,和《超时空接触》、《火星救援相比》有差距吗?

为什么我给五星,我希望鼓励国产电影。资本认钱不认人,只有电影票房好,其他国产电影才能层出不穷。

但是,我也有些话不吐不快。

在一片众口一词的叫好声中,我想问一句,这部电影真的无瑕疵吗?

为了强行安排小司机成为老司机,小队拯救地球,航天员老爸英勇献身,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剧情,剧本出现了多少硬伤?

地球玩引力弹弓要玩脱,小队要千里驰援,爷爷要挂,飞机无法飞行,汽车不能无人驾驶,要点燃木星,火焰距离不足,航天员老爸要挂……

因为有这些内容,所以出现了诸多逻辑和科学上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

人类在旅行者时代就玩引力弹弓,居然一百年后还玩脱……关键部件储藏在千里之外……上万台发动机密布北半球,居然能找到距离发动机千里之外的储藏点……从山东去杭州,不走徐州、浦口、南京、湖州,偏偏要绕远特意穿过地形险恶的上海市区……

剧本这么多硬伤,观众看出这些问题,应不应该指出来?

我不是原著主义,看电影以前,我没看过原著。看电影以后,觉得剧本硬伤太多,出于好奇,看了看原著。

看完原著,觉得原著和剧本,是满汉全席的食材和街头快餐之间的关系。

原著之中,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制订了地球逃亡计划,全球建设了上万台重核聚变发动机,要把地球转移到4.2万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星系(三体星系)。地球越过木星以后,太阳表面上还是正常的,许多民众认为最高政府欺骗了自己,于是发动了叛乱。叛乱取得成功,残存军队倒戈,残存的支持地球流量的地球派大约五千人,被俘后全部被处决。在处决这些人之后,太阳瞬间爆发,进入红巨星状态,证明了被处决的地球派的正确……

我看《流浪地球》小说的时候,想到的是共产主义。

地球最高执政官最后说的那段话,就是马克思原话的翻版。

“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是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段话,像不像“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大难临头,人类选择一条艰难求生的道路,漫漫长夜,不断探索,戈地图那样幕后黑手在暗中煽动叛乱,愚昧、狂躁、短视的民众看不到酝酿的危机,理想主义者被集体处决,危机终于爆发,长路漫漫不知彼岸……

电影版的剧本被改成了这个样子,抛弃修正了中心思想不说,还有硬伤,不能逻辑自洽。

这么宏大的原著,为什么要改成这样漏洞百出的剧本?

有人说是大刘自己改的。

大刘能说什么,剧本不是我改的,完全不和我的本意,看不看你们自己定?

有些内容不能不加,结果只能牺牲剧本。

95分的特技,95分的原著,结果,成了95分的特技+60分的剧本。观众眼不瞎,看到特技水平高了。观众眼不瞎,也看出剧本的硬伤了。因为特技水平高,所以观众不能批评剧本?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好坏,特技是加分项,不是基础分。

文以载道,电影也一样。看电影说到底还是要看故事。故事情节是否引人入胜,内容是否自洽,看过之后是否发人深省,这些都是衡量因素。

在有钱就能买特技的时代,相比之下,剧情的创意也许更难。如果特技很棒,剧情单薄,立意一般,甚至有硬伤,那么这样的电影很容易随着时间而湮灭,很难长久流传的。

有些电影立意高深,比如《偷自行车的人》、比如《危楼愚夫》,有些电影构思精巧,比如《两杆大烟枪》、比如《疯狂的石头》,有些电影不但立意高深而且构思精巧,比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有些电影,虽然情节荒诞,但是立意高深,构思精巧,也大受欢迎:比如《我的个神啊PK》、比如《三毛流浪记》。

我力荐《生化危机:终章》也是这个原因——僵尸是不存在的,但是出现人工智能之后,资本人为制造灾难,毁灭没有剥削价值的劳动者,是现实的威胁。

科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科幻的手段,假设出现一个虚拟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平时不起眼的矛盾、冲突,被放大,成为电影的核心。在《黑客帝国》之中,人类生活在母体中,一切真伪莫辨,我们是不是箱中之脑?我们看到的,是不是资本想让我们看到的?在《第三类接触》之中,只有女主角一个人感受到,无法重复实验的现象,怎么证明真实的科学和虚幻的臆想之间的差异?在《火星救援》之中,因为意外的风暴,男主角被误认为死于事故,被遗留在火星,男主角活下去变得异常艰难。

大刘原著的立意是相当高深的。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既要给群众足够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意愿和需求,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平等;又要知道许多时候,群众和人民之间有极大的差距,群众往往是短时、愚昧、盲从、自私、狂躁、圣母泛滥,往往不愿意为了获得长远的利益做出眼前的牺牲,避免长远的威胁做出必要的决断,很容易被戈地图那样的幕后黑手操纵……。

相比之下,《流浪地球》的剧本有什么?亲情矛盾、叛逆期、英雄人物不怕牺牲拯救地球。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没了。说实在的,这种美式快餐式的内容,好莱坞已经演了不知多少次了。

有人感叹中国电影不行是没钱,没特技。真的吗?《我不是药神》、《无人区》、《让子弹飞》、《鬼子来了》真的使用了很酷炫的特技吗?

特技与剧本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文采出众,道法平淡,不过是堆砌辞藻。反之,道法出众,文采质朴,一样能广为流传。道是本,文是末,是加分项,切不可本末倒置。

不出意外的话,《流浪地球》的票房将取得极大的成功。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希望的结果。只有这样,更多优秀的科幻类的文艺作品,才可能被搬上银幕。

但是,日后被搬上银幕的其他作品,是否也会像《流浪地球》一样,剧本魔改原著,除了环境背景,与原著毫无共同点呢?被改造成为好莱坞俗套的英雄救世片呢?

把满汉全席的食材做成快餐,把鱼翅当粉丝炖了,这是暴殄天物。

如果改成俗套的文化快餐,多少人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呢?毕竟这样的片子每年都有若干部,剧情简单,特效炫酷。抛开爱国情怀不说,拼特技,拼得过好莱坞吗?情怀类似士气,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

有剧情优势,却弃而不用,选择邯郸学步。田忌赛马,以己之长克人之短。与好莱坞比特效,是以己之短对人之长,反其道而行之。

这是让人担忧的第一点。

对文艺作品,是否能容纳客观的、公允的、批评性的评论?剧本的瑕疵是有目共睹的,一些观众对剧本提出异议,马上招来一片群起围攻之声。这些围攻之声,并没有正面回答剧本的瑕疵,而是对批评者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上升到质疑对方是否爱国的层面。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话尽人皆知。

再说,许多人都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些开明的封建帝王尚知广开言路,广泛纳谏。因为他们知道,一些谏言,不好听,却有用。封闭所有反对意见,如同暗夜驾车,看不到危险信号,最终必然翻车。

一部作品,如果不是巅峰之作,如果还想改善后续作品,就应该耐心听取观众反馈,从中挑选有价值的内容,尤其是有价值的批评意见,对后续作品进行完善。否则,在一片赞美声中,后续作品是难以改进的。

我不是说《流浪地球》的导演没有这样的雅量,而是说人为压制批评的声音,未必符合导演的本意,也未必有利于后续作品。

这是让人担忧的第二点。

我想,许多对剧本持批评态度的人,和我类似,都不是原著主义者,只要别改出地面遍布万台发动机,关键备件却要千里驰援的硬伤,逻辑能够自洽,即使含刘量不高,还是能接受的。

但是,如果剧本改出了硬伤,一些人还鼓吹情怀,不许别人批判,甚至对批评者人身攻击,好像只有统一口径,齐声一致称赞才是对的,那就真应了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些人,多像大刘原著中那些被幕后黑手煽动起来的愚昧、短视、狂躁的民众……

一方面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另一方面现实比杜撰更神奇……

这是让人细思恐极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小婷
刘慈欣 国产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特效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