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姆·布特尔:中国制造业为什么没有转移到印度?

来源:观察者网

2020-11-30 07:44

比姆·布特尔

比姆·布特尔作者

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访问学者、《亚洲时报》专栏作者

【文/比姆·布特尔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印度总理莫迪上周四接受了印度英文商报《经济时报》的专访,他在专访中声称,印度未来将凭借自身实力成为制造业中心。

莫迪说:“我们看到了二战后新的世界秩序是如何形成的。类似的情况也将在新冠疫情结束后发生。这一次,印度将搭上制造业的快车融入全球供应链。我们在民主、人口和需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早些时候,印度媒体在4月和5月喧嚣吵闹,盛况空前的庆贺大约1000家美国制造业企业将在新冠疫情期间从中国迁往印度。但与媒体的大肆宣传相反,迄今为止,只有极少数公司真的搬来了印度。

同样情况以前也发生过,由于2018年3月美中贸易战开打,外界曾预计会有许多美国公司离开中国前往印度。然而,截至2019年10月,退出中国的56家公司中只有3家搬到了印度。在这56家公司中,有26家迁往越南,11家迁往台湾,8家迁往泰国。

印度消费需求不足阻碍了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莫迪在接受采访时称,外国公司将会搬来印度,因为印度有三大优势——民主、人口和需求。

然而,后两者的优势并不明显。

首先,并没有很多美国公司像美国和印度战略家们估计的那样迁出中国。

其次,那些迁出中国的公司也并没有迁往印度。

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某些在印度常见的非经济因素和政府治理因素阻碍了这些美国制造业企业迁来印度。非经济因素是举不胜举。

首先,在印度做生意要比在中国麻烦得多,因为在印度办理法律手续更耗费时间。世界银行称在印度注册一家公司需要18天,而在中国只需要9天。这一时长要比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时长多一周左右。

此外,注册一家企业需经过12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涉及许多繁文缛节。

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经过34个环节,耗时110天,还必须要得到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双重批准。

目前也没有规定限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在多长时间内下发许可。

第二,在印度获得制造业所需的土地、水、电等基础设施并不像在其它国家那么容易。例如,通电就需要等待八天到三个星期。

在印度,征用土地是一项更麻烦的工作。

第三,印度的基础设施比中国弱,效率也低,比如公路网和铁路网。印度海港和机场的货运效率也不如中国。

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意味着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有更多的物流成本,而额外的成本使公司很难有竞争力。

第四,确保印度的政治和政策稳定很重要,尽管大选会定期举行,大选后权力移交也很顺利。

而印度的税制则在不断变化,税率也明显高于中国。最近,印度企业所得税率从40%降到了25%。但在企业税之外却有各种费率的附加费。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率是固定不变的25%,但在经过多次免税后可以将税率降至15%以下。

第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离开印度比进入印度还复杂。印度已试图改善这一状况,但其改革措施不力,进程复杂难解。印度的破产法也很恼人。

如果外国或本国公司无法轻易进入市场或在必要时轻易退出这个市场,那它们就不会进入这个市场。这就是微观经济学不言自明的法则。只要存在阻止公司进出市场的障碍,那么不但新来的外国公司不会进入这个市场,就是国内的公司也不会进入这个市场。

许多商业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这些非经济因素和政府治理因素决定了美国公司为什么不来印度。

但这些都是次要因素。主要的决定因素本质上都是经济因素。

首先,印度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汇率波动相对较低的国家。然而即便如此,印度的汇率波动仍远大于中国。

例如,据美国CNBC新闻网报道,2000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8.27:1。到2020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升至6.69:1。与此同时,印度的汇率在2000年1月是43.55卢比兑1美元,到今年10月已跌至74.54卢比。

因此,人民币在20年内升值了19%,而同期印度卢比则贬值了71%。这说明人民币比卢比更稳定。

货币波动会大大增加商业风险。相反,稳定的货币可以降低风险,增进公司的投资、销售、利润和品牌价值。

汇率波动意味着外国投资会减少,因为公司和风险管理者很难驾驭汇率风险。

即使销售收入因市场扩张而增加,利润也无法增加,因为增加的销售收入被汇率波动的影响所抵消。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货币相较美元走软,美国公司在印度的投资也在贬值。

印度决策者似乎忽视了汇率波动的问题。当卢比贬值时,进口下降,出口增加。因此,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政府税收也相应增加。印度的决策者可能会将此视为一种优势。然而,对那些想进入印度市场的外国公司而言,这使得印度经济环境的吸引力下降了。

第二个因素是市场需求。莫迪在接受《经济时报》采访时称,在因新冠疫情而限制人群活动期间,他的政府向8亿印度人分发了大米和扁豆,这是无与伦比的成功。他强调说,“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向8亿人免费提供粮食和豆类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计划。”

对那些希望进入印度的外国公司来说,他提到的数字意义重大。

在印度13亿人口中,有8亿是穷人、低收入者或中等偏下收入者,他们要从政府获得粮食补助。这些人根本不会购买美国公司昂贵的商品和服务。

外国公司不会因为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进入这个国家。人民需要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购买他们需要的产品。

中国既是生产国又是消费国。中国大约有8亿高收入人口。比如,中国就是苹果公司2019年度全球第三大市场,也是其亚洲最大的市场。

据估计,印度的购买力只有中国的20%,因为印度的人均收入只有2104美元,而中国在2019年的人均收入是10261美元。

因此,指望一家美国公司离开中国市场来到印度是非常愚蠢的。在印度,找不到像莫迪在采访中所说的市场需求。

通用汽车三年前撤离印度,不久前哈雷•戴维森摩托也撤离了印度,这都说明印度人买不起美制产品。由于消费者对美制产品的需求很小,所以美国公司认为没有足够光明的销售前景来证明迁移到印度是合理的。

许多印度人可能会认为,他们见证了莫迪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那种私人友好关系,如果这种友好关系能在美国大选后继续下去,那这种关系就可能会给印度带来美国的投资。然而,要吸引投资,光靠握手拥抱之类的公关噱头可不够,比如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你好莫迪”活动或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玩弄“致敬特朗普”之类花招。

企业所考虑的是,在投资印度后能否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品牌价值最大化。做出投资决定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绝不会感情用事。

莫迪可能会用这样的事件愚弄印度选民。然而,他不能欺骗美国公司从中国迁往印度。美国公司不会依据“你好莫迪”和“致敬特朗普”这样的肥皂剧来制定投资决策。

无论是唐纳德•特朗普还是乔•拜登当选为美国总统,他都可以在今年1月上任后敦促美国企业从中国迁往印度,但他不能强迫它们这样做。美国公司会自行决定是否要离开中国。

因此,美国公司的搬迁决策完全是基于经济因素。

最小的风险会吸引最多的投资。退出中国的企业并没有迁往印度,因为搬迁到印度会引发更高的经济风险。因此,即使美国公司真的离开了中国,它们也将迁往印度以外的其他目的地。

正如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尼莎•比斯瓦尔(Nisha Biswal)所指出的,印度需要向美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比如免税、优化经商环境、稳定货币、通过加速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来扩大消费需求。如果没有这样的激励措施,美国公司就不会像莫迪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搬来印度。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亚洲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阅读 453368
责任编辑:由冠群
龙象之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55条

观察者网用户_212762

2020-11-30 09:38

产业链哪是那么好搬得。就举例我家济宁这边的小松,一家主机厂下面有12家一级配套,38家二级配套,超过60家三级配套,这些配套厂下面还有各自的配套厂,这背后是几万产业工人。同时还有山推,中国重汽,玉柴等等等其他做工程机械的,这是一张网,还联通株洲,徐州,长沙,柳州,厦门,烟台,青州,洛阳,沈阳,大连,常州……这些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互为配套。搬印度也就一些组装厂,有点儿技术含量的他们就玩不转,盾构机不该在工地装不起来么。多提一点,国内的企业配套的职业中专职高别看有点low,但就是这些学校培训出来的年轻人战斗在生产线上,我们巨量的产业工人组成了工业的血脉。

297

已注销用户

2020-11-30 12:20

制造业能转移到中国,也不是一天二天的。
制造业的转移,首要条件是,中国建设完善了制造业所必需的一切先决条件。
便利的交通,充足的能源供应,大量的劳动人员。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是,在中国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现了全工业体系。
在中国之前,世界制造业的格局是分散的。
在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后,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一个不可代替的规模,并因五大优势而集中起来。
五大条件:
便利迅捷的交通运输,充足无间断的能源供应,大量的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人口,完善的工业体系,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前四条需要极长的时间,极大的资金才有可能实现。
除非有国家能超越中国的的条件,实现更大的便利,否则,不可能取代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同时满足以上五大条件,并有相比中国更加优越的其他条件?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已经给不了印度制造业崛起的机遇与条件。

114

诡法师

2020-11-30 10:01

缺电、缺水、缺路、缺教育能成为制造大国?你是不是对制造业有什么误解?

134

伐鬼方

2020-11-30 09:00

逍遥居士

2020-11-30 08:26

这就是民主

38

这是披着民主外衣的封建残余。老实说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前段时间闹动乱的吉尔吉斯斯坦,甚至包括日本农村,都有封建残余。日本城市还比较好,日本农村与印度农村在社会组织结构上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117

skybigman

2020-11-30 16:19

印度认为民主有优势,是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遏制中国,会希望与他们有相同价值观的印度崛起,通过扶持印度来平衡削弱中国,将制造业分散开来,避免集中于中国,美欧打造一条平行于中国的专属印度的供应链,这样印度制造的大梦就实现了,至少印度那帮外交界的战略家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成真,只能说西方提供给印度的是VIP中的VIP待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39

Napalmman

2020-11-30 14:48

海南之南

2020-11-30 14:28

此评论已被屏蔽

1
35

印度这些弱点是没法克服的,假设中国满足了10个条件才取得成功,那么印度只满足一条就是人多。

35
1

打开APP查看155条评论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