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少宇:如何看待冬虫夏草不抗癌?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02 08:36

岑少宇

岑少宇作者

留澳科普作者,《生物学的足迹》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10月19日,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细胞》的子刊《化学生物学》(Cell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团队的研究成果,认为根据基因及产生模式,冬虫夏草不可能含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Pentostatin),相反,广泛分布、价格低廉的蛹虫草却含有喷司他丁及虫草素成分。

与前不久某新闻一样,这又是一起普通研究引发过多波澜的舆论现象。

报道这一研究,如果起个“1斤十几万的冬虫夏草根本不含抗癌成分虫草素”的标题,是没问题的。但有些媒体在呈现时,缩减成了“1斤十几万的冬虫夏草根本不抗癌”。

看似只少了几个字,却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因为这篇文章并没有下“不抗癌”的结论,只是对虫草的代谢成分、基因组等进行了研究,在蛹虫草里发现了虫草素,在冬虫夏草里没有发现。

在争论中,很多网友都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它们的类似版本在相关争论中也很常见,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

问题1:中医有确认过癌症这说法吗?抗癌也是老外做的实验,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答:“中医粉”辩驳不能罔顾事实,中医对癌症、肿瘤并非全无认识,不能死抠字眼,或换个名词就不认账。这种把质疑归为“西医”思路或“西医”名词,与中医撇清关系的文字游戏,虽然在相关论辩中很常见,但并不高明,对自身发展并无帮助。

“中医黑”也确实没有必要急于把这项研究和中医扯上联系,面对具体问题,要分清是“中医界主流”的问题、“中医界支流”的问题、“中医粉”的问题,还是“商家”和“伪中医”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冬虫夏草”被某些人利用、大肆吹捧的时候,上述各界里的大部分人士,有多少能站出来积极澄清?毕竟癌症是现代医学面前的一大难题,能被包装出些抗癌药物或方法,相关人士“与有荣焉”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的“乐见其成”。也有些只是不愿得罪人,不敢断人财路。

有读者表示,所认识的中医大夫认为冬虫夏草“基本没有效果,也可能有一点点作用,但完全没有性价比”。这或许是实情,但比较可惜的是,能够公开这样讲的几乎没有。

问题2: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但是否可能存在未知的抗癌成分,起到抗癌的作用?

答:当然是“可能的”。在没有临床实验前,确实不能断言冬虫夏草没有抗癌作用,但也不能肯定。

虫草素其实也还没有经历完整的临床实验,主要是在一些细胞学和小鼠实验中观察到比较明显的肿瘤抑制现象。原新闻中也说,“但自2009年元月完成临床二期试验后没有更新报道,即虫草素尚没有成药。”目前比较严谨的说法,也只能是虫草素很有希望成为“抗癌药物”。

也就是说,在这项研究之前,各种各样冬虫夏草抗癌宣传的逻辑是:虫草素可能抗癌,冬虫夏草很可能含有虫草素,所以冬虫夏草抗癌。这当然极不严谨,可或许还能推说游走在争议边缘,现在则成了错误的。

问题3:中医利用提高免疫力来预防疾病,也能预防癌症吧?

答:从原理上说,这当然有可能成立,其实很多抗癌的现代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也可以归为“提高免疫力”。但首先还是要用现代科学来验证,是否真的有效。

这是传统医药面临的一个重要门槛,因为古人对假阳性、安慰剂等效应缺乏认识。笼统地说,传统医药能够长期传承、应用,确实是个宝库,肯定积累了许多有效的东西;但具体到每一项治疗上,还是要运用现代医学和统计学方法来验证。目前,大部分传统医药都没有前进到这一阶段。

有些“中医粉”一听到重视临床数据,就认定是“统计学游戏”,这是对循证医学缺乏了解。

循证医学不排斥“专家意见”“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也不会故意把所有未经严格验证的传统医药一棍子打死,只是这些证据的等级比较低,可靠性低,有新的高等级证据做出来,就被推翻了。

笔者认识些自己运用传统医学方法给亲朋治病的朋友,他们经常晒晒自己的成功案例,但这些就是典型的低级别证据。满足于低等级证据,显然不是“弘扬”传统医学应有的态度。

同样地,“中医黑”也不能将大部分未经严格检验的传统医药都视为无效的、骗人的,它们的证据等级比较低而已,并不等于就一定是“安慰剂”。

而且,医学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也是公共政策问题。在中国,还有大量人群相信传统医药的疗效,依赖传统医药,低等级证据支持的传统医药,还不得不继续用下去。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猜测:哪怕真是安慰剂,中国传统医药在中国人群中的“安慰效果”都会更高些。

至于统计学游戏的问题,如果简单地说“数学没有国界,统计学没有国界”,无疑有些偏颇。毕竟在设计实验、解读数据等各环节,都有“操弄”的可能。但科学界是有同行审议的,如果某篇研究故意当“中医黑”,那么其他学者还是有不少机会指出其错误,在网络时代这方面已经比过去自由得多——即使担心杂志被少数人把持,公开平台仍有很多,能够在这些平台上用英语发声的中国学者也很多。

不大了解统计学的人,大可不必因为听过些“统计学游戏”的事例乃至段子,就对统计学产生片面的印象。

细究起来,如果某些传统医药或方法,经过临床实验或流行病大数据等等证明,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甚至抗癌,是否可能“高深莫测”得难以用现代科学解释?这就要引出问题4了。

问题4:病人只管能不能治疗,能不能抗癌,管什么原理?

答:如果能在现代科学条件下证明有效,且没有什么危害巨大的副作用,即使原理一时不清楚,理论上就没有什么用药的障碍。至于管理部门可能出于种种考虑不批准,那是另一个问题。

但是有另一种不顾原理发展的现象更令人担心。现在有些人一提到“整体论”“配伍”“调动自身免疫力”什么的,就感觉牛得不行,可现代医学并非与“整体论”绝缘,比如说人类对体内复杂的生化反应网络的认识,恰恰将“朴素整体论”提升了,实现了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螺旋形上升。

又比如“配伍”,方子里面即使只有十几味药,也可能有几百种乃至更多的成分,到底哪些成分必须配着,按照什么比例配着,哪些成分其实根本不需要,只会在讨论里扯“配伍”两字的人,说得清吗?

调动自身免疫力,比如清除突变的细胞就没有具体的“执行者”吗?什么成分,或什么成分的组合调动了执行者更好地发挥作用?整个调动经过哪些信号通道?

还有“辨证论治”,且不说对同一个病人,几个资深中医都可能辨出相异的结果,哪怕有统一、严格的标准,不管什么证,背后必定有分子基础。满足于宏观辩证和传统“理论”,不细究底层机理,将来怎么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有些中医爱好者举例说,体温较高是“阳盛阴衰”,功能抑制也是“阳盛阴衰”,这些确实是传统医学对直观现象的经验总结,但说什么“区区阴阳二字,包罗万象”,就有“捧杀”之嫌了。

他们认为这里的阴阳都是有实指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哲学思辨,确实,放在古代可以承认有一定先进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很难更深入地分析总结;但在今日,很多“阴阳”所指的,都不是人体能认识的最底层的生理活动,万不可满足于停留在这里。所幸,他们只是“中医爱好者”,几乎不可能影响中医学界主流和官方的中医药现代化大局。

在确实证明有疗效的情况下,病人可以不管原理,只管疗效,但医学要发展,还是要多问点原理的。至于机理解开后,传统“理论”能否在此基础上自圆其说,则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过的问题,就不再赘述了。

而且,就像冬虫夏草一样,有些“中医药”问题,是被别用有心的人炒作成“神话”后,才凸显出来的。用现代科学手段明确疗效及其边界,解开分子层面的机理,也有助于减弱这种“神话作用”,让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更有底气站出来对“炒作”说不,有利于传统医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曾祖岑炳熿略通医术,在沪上筹资创建济生堂,或另参股大德生堂。公私合营后,济生堂改名向明中药店。作者自幼关心传统医学存续与发展,现作为科普作者,略尽绵薄之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冬虫夏草 中医 癌症 抗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