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半年报冰火两重天 伊利蒙牛成双寡头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03 17:37

文 | 陈兴华 编辑 | 一鸣

近日,中国乳业各企业相继发布半年报,各乳企发展成冰火两重天态势。伊利、蒙牛业绩继续高速成长,领先地位日趋明显;光明则面临人事动荡,营业额、利润双双同比下滑压力;奶源类乳企依然陷入亏损之中,难以脱身。

业绩向好 双寡头格局日趋明显

日前,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家“巨头”蒙牛、伊利分别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两家乳制品企业今年上半年均取得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蒙牛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实现营收344.74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增长38.5%至15.62亿元。

伊利方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5.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8%;实现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2.43%。

对于业绩的增长,蒙牛在财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蒙牛各主体业务板块均实现快速增长,高附加值的明星产品以及奶粉板块的出色表现,促进了集团整体利润的大幅改善。伊利方面则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其全球化乳业资源保障、品牌优势、良好的渠道渗透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旗下各主要产品销量取得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的财报中,奶粉业务板块均取得了优异的业绩。

蒙牛方面,一直以来,蒙牛的奶粉业务一直都是蒙牛的短板,雅士利和多美滋的常年亏损一直拖累蒙牛的业绩。而今年上半年,蒙牛奶粉业务实现营收29.47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其中,雅士利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5.04亿元,同比增长55.6%;实现净利润4100.3万元,同比大涨133.9%。

伊利方面则在今年上半年奶粉及奶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7.3%。

对于伊利蒙牛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知名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向网易号外指出,总体来看,伊利蒙牛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均好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单品上,伊利蒙牛的发力带动了业绩的增长;同时,伊利蒙牛对于上游奶源的控制,也保持了其收奶价格的平稳,为两家企业利润的高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市场方面来说,伊利蒙牛今年上半年强化了渠道布局和市场的推广能力,使得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宋亮指表示,近两年伊利蒙牛加强了下游渠道的管控,从而为产品有效推广和营销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宋亮看来,目前中国乳制品市场已经呈现出伊利蒙牛的“双寡头”格局。“两家企业目前的产值已经占到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两家企业收奶量基本上也占到行业收奶量的三分之一”。

乳企二梯队惶惑 前景堪忧

在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布之前,光明乳业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辞职,虽然光明乳业以及控股股东声称“辞职与业绩无关”。但是,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却直言:“都是业绩惹的祸”。

2018年8月27日晚间,光明乳业公开了2018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5.71亿元,同比下滑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3.3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66亿元,降幅为8.58%。

(光明2018上半年财报)

对于营收净利出现双降的原因,光明乳业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各竞品促销措施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华东、上海等公司传统强势区域也加强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其在传统渠道的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受到竞争压力,公司的莫斯利安酸奶和部分低温酸奶业绩出现下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莫斯利安所谓的强大竞品指的就是伊利安慕希和蒙牛纯甄,这两大竞品后来居上,依靠各大热门综艺冠名便在很短时间内拿走了莫斯利安不少市场份额,而光明并没有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贝因美最近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其实现营业收入约12.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53万元,增幅达到102.32%。其中奶粉销售额为11.56亿元。处于谷底的贝因美开始向上爬坡,业绩缓慢恢复让人重新看到了贝因美的生机。

然而尽管半年报看似不错,关键一笔收入却来自于今年上半年,贝因美将全资子公司杭州贝因美豆逗儿童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权悉数转让,这次股权转让直接带给贝因美4624万元收益。

与光明、贝因美有些落寞不同是的,三元于2018上半年取得了强劲增长。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三元的营业收入约为37.95亿元,同比增长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1.25亿元,同比增长185%以上,而去年同期该数字为0.44亿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三元公司信息,其下属的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基本建成年产4万吨乳粉、25万吨液态奶搬迁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左右。这将极大增加三元的整体产能。同时,三元公司将2018年的营业收入目标设定为78亿元。

不过,对于营收的目标,三元方面曾对此表示,该经营目标受未来经营环境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对于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激增,三元的解释是,主要是本期主营业务乳制品销售同比增加,以及法国Brassica Holdings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增加收入。

去年,三元股份展开了一起大手笔的并购,其联合复星竞购BrassicaHoldings100%股权,并最终于今年的1月15日完成交割,从而间接持有法国百年健康食品企业St Hubert公司100%股权。

受原材料价格、激烈竞争、宏观政策等影响,各家公司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和清晰定位,很大程度上将是决定业绩的关键。朱丹蓬此前表示:“一些公司的业绩下滑固然有其自身运营上的问题,然而整体来看,乳业正在出现诸如啤酒行业一样的两极分化。蒙牛、伊利领跑,光明等乳企凭借在区域和部分细分品类的优势紧随其后,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较大困境。”

持续亏损 原奶企业寒冬未破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日前已发布业绩的原奶企业均亏损,其中圣牧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1亿元,西部牧业因业绩连年下降或面临退市风险。现代牧业则实现大幅减亏5亿元。目前,几大主要原奶企业已连续亏损近三年。

根据现代牧业发布的2018财年半年报,上半年,其实现收入约为24.68亿元人民币,和去年同期23.44亿元相比,增幅在5%以上;期内亏损1.43亿元,和2017年上半年亏损6.87亿元相比,大幅减亏5亿元左右。

对于亏损幅度缩窄,现代牧业表示,“主要原因是集团的经营模式改变与蒙牛产生协同效应及本身整体运营有所提升所致”。

日前,中国圣牧发布盈利预警,公司2018年上半年预期亏损11亿元,净利同比下降幅度达184%。西部牧业8月26日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3 .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 .67%,净利润亏损0 .42亿。总资产22.86亿,同比减少5.66%。跟西部牧业半年报当天一起发布的,还有退市风险提示。

对于亏损原因,中国圣牧解释为:主要受到原料奶价格降幅较大,以及计提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减值拨备等因素的影响。西部牧业表示,亏损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淘汰奶牛数量,这也导致养殖单位成本同比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进口低价奶粉的冲击,自产生鲜乳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开始扭转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现代牧业身上的变化或许也能给养殖企业带来启发和借鉴。

与现代牧业一样,从奶牛养殖上游将产业延伸到下游自有品牌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不在少数。行业人士的普遍看法是,这属于被迫之举。在原奶卖不动时,加工成为产品也是一种提高收入的手段,但是从实际效果看,成效甚微。“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宋亮直言,奶牛养殖和产品销售本就是两套体系,现代牧业回归上游,将下游交给更加善于操持市场终端的蒙牛有其道理。

曾担任美国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黄剑黎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不建议奶牛养殖企业做下游尝试,“打通产业链的做法是无法铺开的。”黄剑黎举例,反之很多下游企业也不会做养殖的全产业链,“因为养殖本身是重资产,投入会很大,得不偿失,深陷债务危机的辉山乳业便是前车之鉴。”

随着乳企数量正不断减少,同时龙头企业的销售也不断向各渠道下沉,进一步挤压中小型乳企的生存空间,未来乳业将呈现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加的态势。各大企业在保证奶源质量、生产安全,以及加强渠道把控、市场推广的前提下,也需考虑进行差异化竞争,调整战略和定位,融合现代新零售元素、加强创新等,以应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最终巩固市场地位或取得突围。

责任编辑:陈辰
伊利 蒙牛 光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朔尔茨携商业天团访华,传递什么信号?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