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开仓赈潘刚

来源:老铁

2019-08-16 13: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老铁

8月6日,伊利公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总股本3%的股票,其中董事长潘刚一人独得33.2%,其余副总裁、CFO以及董秘、董事等四人分得11.4%,高管团队共分得44.7%,其余469人分得剩余的55.3%。

就在7月24日,伊利方面公布已经回购了3%股票,平均成交价为31.67元/股,共计58亿元,此股票并未如回购正常流程注销,而是以每股15.36元的成本低价奖励给管理层,换言之,潘刚为代表的高管团队仅凭此差价就获得了20多亿的利益。

这在资本市场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当多声音认为这是管理层在为自己发巨额奖金,但亦有支持者认为,这是所谓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大胆激励运营团队,方可充实释放积极性,更有甚者将伊利对标BAT的激励方式,认为此为合理手段,对管理层的褒奖和激励而已。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们先阐明一个概念,即,伊利和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激励措施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 BAT多为在公司之初就设计员工持股平台这一机制,而伊利则为公司花58亿巨资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消耗大量企业自有现金,2019年,伊利共发行了5期共计8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债券(平均在9个月左右),利息在3%以上。

换言之,伊利此次回购的58亿元资金相当部分来自融资债券的发行,也即,借钱来完成股票激励(且背负2.4亿元陈本),这不仅是BAT,在互联网企业中也是罕见。

在理顺以上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此次的股票激励究竟是否合理;2.若不合理,暴露了伊利何等问题。

股票激励是否合理:重点看考核标准

在股票激励计划中,公布了未来五年的业绩考核标准,见下图。

以第五年的累计48%测算,五年内的复合增长率为8.16%,是2018年增长数据的一半不到,那么,这对伊利到底难不难呢?

进入2019年之后,伊利频频收购奶企,如以26亿元的代价收购新西兰奶企威仕兰,这家企业在2018年遭遇了较大危机,净利润仅有258万元,也试图去收购巴基斯坦上市乳企Fauji Foods Limited,后失败,此前与圣牧、美国乳企Stonyfield公司和澳大利亚乳企迈高均有谈判收购,但都遇到挫折,最近有媒体报导伊利有望以15亿元的代价收购辉山乳业(高峰时年净利润曾在10亿元左右)。

此前有专业人士分析伊利的收购总额会在100-200亿之间,手笔相当之大,且相当迫切。

伊利在这么多年运营中,积累了两大宝贵财富:其一,知名的品牌形象;其二,全国贯通的零售和批发渠道。

如此便可将区域化或者海外品牌通过伊利品牌和渠道做大,将辉山乳业这类偏区域化品牌借伊利渠道迅速释放销量,仅辉山乳业和威士兰在中短期内联合创造10亿左右的销量并非难事,以2018年64亿元净利为基准,仅此增长便可为伊利带来将近16%的增量。

伊利曾表示2019年要完成900亿元的销量(仅以上两大企业完成接近100亿元的总量也值得期许),如此看也并非难事。

当今,奶企行业正面临一轮洗牌,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国家宏观层面居民的牛奶饮用增量基本已经到了停滞的地步(2016年每人每年引用12公斤,2017年则为12.1公斤),在总盘子有限的前提下,一线大企业借品牌和渠道以及资金优势扩大市场,中小型奶企大方向上要退出行业,被收购将会是常态。

最近一段时间,奶企头部企业如伊利和蒙牛,也都在进行奶企收购的争夺,如伊利已经谈判许久的圣牧被蒙牛抢走,这也可以证实伊利靠投资拉动增长的现实性,也不排除接下来伊利会通过哄抬价格的形式加速收并购。

若通过收购扩大产能是种常态(如果真有100-200亿的规模),其如今订的复合增长8.16%的标准就相当之低了,这并不能给管理层施加太大压力,所谓激励标准实则是没有门槛。

此外,在伊利现有的财务数据中,仍然可以通过调整对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期,由于伊利的销售模式采取自营和代理商渠道两条腿走路,终端便利店渠道的账期往往较短,2018年,伊利应收账款账期仅有7天,虽较之上年增加了1.2天,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电商渠道的成长,以及为区域经销商的让利,伊利接下来可以通过释放账期来提振终端销量(事实也已经在进行了),这也直接证明,伊利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成长惯性。

由伊利惯性到总规模上白亿的收购,伊利的股票计划的标准之低已经显而易见,而这笔通过短期融资有3%以上成本的回购资金,就如此低门槛地给了伊利团队尤其是潘刚,这对股民、对投资者难称得上是公平。

当然,这也可以反映出管理层团队的胸无大志和目光短浅,在自身惯性以及收并购可以有较大潜力前提下,将如此低的业绩预期公布于世,投资者如何来相信企业的进取心?

这究竟暴露了伊利何等问题呢?

伊利是个没大股东的企业,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靠14.9%的持股量为第一股东,有内蒙古国资委背景的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仅有8.86的持股量,以潘刚为首的四位高管共持股7.94%,若加上此次激励措施,伊利管理团队持股量已经将超过10%。

无大股东,管理层成为实际上的资产管理者,一方面获得管理巨额资产企业的权力;而另一方面,股权的分散,而其中财务投资性质的股东又过大,难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管,给自己发福利也完全在意料之内。

这种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在此前的“宝万之争”中已经有所暴露,在2016年伊利也险些被阳光保险举牌。

在伊利现有的股权结构中,管理层跃跃欲试提高自己持股量(已经超过内蒙古国资委),努力扩大自己在董事会中话语权,但前三大股东持股量也不过在30%左右,加之香港中央结限公司偏向财务投资,伊利的股权不平衡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

若伊利管理层真是放眼企业长远,应该努力解决以上问题,如常规手段将股票注销,降低流通股,不断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且自身本着少些私心的态度将利益回馈给投资者,提高市场信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如今,伊利选择了放任,半买半送使企业五年内消耗20多亿,这些也都将要转成期间费用,如此,如何获得股民和投资者呢?(钛媒体)

原文链接:https://www.tmtpost.com/4127003.html

责任编辑:刘响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