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扇贝“跑了”还不够,海螺海参也摊上事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0-17 13:46

(观察者网讯 文/一鸣)

在经历“扇贝跑了”黑天鹅事件后,獐子岛又上演起了“续集”,不过这次换了新“主角”。

獐子岛10月14日披露的业绩预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预计将亏损3100万—3600万元。而上年同期其净利润为2338.1万元。据此计算,前三个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33%—254%。獐子岛称,此次亏损的原因,是2018年海洋牧场自然灾害发生后,底播虾夷扇贝产销量大幅下降,引起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海螺也来“扛锅”

不过,在这一回的财报中,扇贝并不是唯一“扛锅”的,另一个海产品——海螺出现在了其中。獐子岛称,前三季度亏损的另一原因,是海螺产品分摊了海域使用金,而以前该项成本由扇贝、鲍鱼分摊。这已经不是獐子岛第一次作出类似表述。

近年来,为了扭转业绩颓势,獐子岛调整了海洋牧场的经营布局和组织架构。2019年初,獐子岛确立了海洋牧场的重新布局和产业规划,将现有确权海域的资源区和生态区中共划分出适宜海螺生长的海域120万亩,专门用于海螺资源笼钓生产。

海螺产品似乎被寄予厚望,在9月中旬獐子岛回复深交所对其的问询函时就曾表示,在公司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海螺收入贡献大幅上升,海螺已成为海洋牧场第二大鲜活产品,营收占比已由2016年度的8.72%上升至2018年度的20.63%。

但实际该业务的发展情况并不算乐观。回复函数据显示,海螺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4344.21万元,同比减少2.71%;毛利556.39万元,同比减少高达81.17%,毛利率同比下降53.35个百分点。獐子岛回应称,海螺业务从今年开始分摊海域使用金成本,因此毛利率产生下滑。

曾上演“扇贝跑了”

在海螺之前,獐子岛的扇贝一直以善于“跑路”闻名。

2014年10月,獐子岛“遭遇冷水团,扇贝跑路”。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巨亏11.89亿元;2018年1月,獐子岛又称“扇贝饿死了”,年度亏损7.23亿元;2019年4月27日,獐子岛称一季度亏损4314万元,理由又是“扇贝跑路”。

扇贝每次“跑路”、“受灾”之时,都是獐子岛业绩巨亏之时。2014年前三季度、2017年、2019年上半年,因为“扇贝”的原因,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8.12亿元、6.76亿元、2359.8万元。

不过,獐子岛并非每次都能以扇贝为由安然过关。2018年2月9日,獐子岛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獐子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披露的《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证监会指出,“獐子岛科研19”号船在公司记录的秋测天数内,被航行轨迹证实执行计划的点位极少,而秋测抽取但未实际执行的66个点位已占秋测全部披露点位的55%。其中,2014贝底播区域的21个点位中有19个点位已实际采捕,2015贝底播区域的14个点位中有2个点位已被实际采捕,合计至少21个点位已在2017年秋测执行前采捕完毕。

违规捕捞海参成热点

实际上,除了扇贝、海螺,獐子岛的海参在今年也成为关注热点。10月10日,有报道称獐子岛存在伏季休渔期开展野生海参采捕举动,从8月15日左右就开始捞捕海参,涉嫌违反严禁在禁渔期内采捕特种海产品的规定。

按照相关规定,在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每年的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期间,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都应该休渔。国家和地方对于伏季休渔期的规定,是出于对海域内海产品资源的保护。

如果报道属实,獐子岛早早的把海参捞上来的行为,不仅违反规定,而且獐子岛这种逆周期的捕捞行为,属于对海参资源的“提前透支”,对公司未来海参业务的影响或难以估量。

对此,深交所10月14日下发问询函,要求獐子岛对上述报道的内容进行全面自查,并说明相关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报道中所述对海参资源进行破坏性采捕、严重透支公司海参业务未来利润的情形。

责任编辑:一鸣
獐子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