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精准扶贫,恒大、碧桂园、万达、金科榜上有名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2-25 19:26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经过8年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康柏利等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北京首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501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在这项伟大事业中,企业力量深度参与攻坚脱贫,成为新时代中国式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众多房地产企业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因此大会上不乏恒大许家印、万达王健林、碧桂园杨国强、金科蒋思海等地产大佬的身影。

许家印(左一)和王健林(左二)出席表彰大会

他们如今是声名远播的企业主事人,也曾是品尝过个中苦滋味的青涩孩童,例如杨国强回忆称自己18岁之前没有穿过鞋子,许家印读大学依靠的是每月14元助学金。正因为如此,怀揣感恩之心,品尝过贫穷滋味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所得归功于社会,并不计付出地致力于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境。

最终,恒大集团、万达集团、金科股份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而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房企老板有2人,分别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和广州凯源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应裘。

恒大:累计捐赠178.7亿元

在各大房企中,恒大对于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无疑是最大的。

资料显示,自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恒大集团累计捐赠178.7亿元,共援建891个、总建面2391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万企帮万村”等工作,帮助贵州、陕西、新疆、甘肃等9省区75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例如在对口帮扶的贵州省毕节市,恒大制定出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一揽子综合措施,全力确保脱贫路上一个贫困户都不掉队,并复制经验到广东、河南、陕西、新疆、云南、江西、甘肃的多个其他贫困地区。

此外,参与脱贫攻坚,恒大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的扶贫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贵州大方县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常驻乌蒙山区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

许家印为扶贫队员送行

万达:首创“包县扶贫”

2015年,万达集团开始对口帮扶贵州省丹寨县,全国首创“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的创新扶贫模式,累计捐款23亿元,长、中、短期结合带动丹寨脱贫的成果同样瞩目。

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是万达丹寨扶贫的长期项目,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丹寨万达小镇是万达丹寨扶贫的中期项目,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丹寨经济发展,截至2020年,累计接待客流210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20.4亿元;万达扶贫产业基金是万达丹寨扶贫的短期项目,基金总额5亿元,每年发放5000万元。

万达丹寨扶贫每年拉动丹寨县GDP增长1.2%,累计创造税收2.7亿元,撬动社会投资超过13亿元,帮助全县5.8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丹寨县成为黔东南州首批整县摘帽的贫困县,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在2018年脱贫成效考核中位列贵州省第一。

王健林与丹寨村民

碧桂园:转向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碧桂园把扶贫上升为集团的主业之一,成立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发挥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各地党委政府指导下,结对帮扶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广西田东县等9省份14县(市),同时碧桂园的扶贫项目覆盖了四川昭觉县等全国16省57个贫困县,推进教育、产业、就业、党建等精准帮扶举措,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

20多年来杨国强和碧桂园的公益慈善捐赠资金累计超过87亿元,受益超49万人次。

当前,碧桂园已开始将扶贫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变,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探索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此次获得国家表彰后,杨国强表示:“我曾经一贫如洗,是国家给了我助学金,让我读完高中,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我有机会服务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永远都充满感恩。”

杨国强检验扶贫成果

金科:以产业发展引领供给侧改革

自精准扶贫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金科主动投入5.38亿元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慈善扶贫、医疗扶贫等工作,辐射带动11个区县近3万名群众脱贫增收。截至目前,金科累计公益投入及捐赠超过17亿元,纳税近400亿元,向国家贫困县投资近400亿元。

金科认为,脱贫攻坚,重在产业。因此坚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引领供给侧改革,5年累计投入近2亿元,在石柱县中益乡、奉节县平安乡,巫溪县天元乡、城口县沿河乡等地打造产业扶贫项目8个,辐射带动上万名群众脱贫致富。

在石柱中益乡通过农旅融合模式,投资1亿元打造“金科•中华蜜蜂小镇”项目,通过构建“花卉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项目所在华西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同时,在石柱县联合打造高山生态茶园示范区,创新村企联合发展、明确产权移交村集体的扶贫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14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

金科资助留守儿童

凯源许应裘:生命不息,做好事不止

相较于上述几家房企和大佬,凯源房地产与许应裘的名气无疑要小的多,不过其在扶贫工作上的投入与贡献却不容小觑。

近30年来,许应裘组织成立了广东坚真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机构,先后在医疗教育、疾苦民众、修桥筑路、振兴乡村等民生慈善事业上作出巨大贡献,在建设球山中学坚真教学大楼、坚真科学馆、汤坑坚真纪念亭、坚真韩江大桥、坚真大道、潭江坚真纪念亭和坚真诗廊、坚真韩江第一大桥、坚真留隍中心小学、汶川地震、广西百色教育扶贫等30多项重大民生项目捐资额超4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许应裘还全额捐建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广东坚真大湖天池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令人感动的是,许应裘曾向社会公布:要将企业利润扣除税费和职工福利后的80%捐献给“广东省坚真慈善基金会”,把大部分资金捐献给人民,继续为扶贫济困、乡村振兴、奖教助学、修路造桥等公益事业服务。

谈及连续多年的慷慨捐赠,今年已86岁高龄的许应裘说:“钱从社会中来,就要回报到社会中去,做好事不是一朝一夕,要做到生命不息,做好事不止。即使不能走路,坐着轮椅也要把好事做下去”。

许应裘接受采访(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多点开花,任重道远

值得注意得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不只是几个人、几家企业努力的成果,更加离不开来自全社会的支持。

除了上述几家房企的倾力相助之外,其他众多企业也同样在精准扶贫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2020年开始,不少房地产企业对扶贫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强,有的房企“点对点”模式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区域特色产业,树立品牌,增加创收点;有的房企借助自身品牌和规模优势,为贫困地区搭建旅游产业,助力贫困地区;也有房企通过教育入手,建设学校、投入教师资源,帮助地区脱贫。

如华南房企敏捷控股,23年来公益扶贫捐赠资金累计达9.6亿元,扶贫投入合计5.1亿元,受益超10万人,其中2亿元定向帮扶梅州市五华县,实施了“五扶一美”的精准扶贫模式,建立起了“脱贫不返贫”的长效发展机制,并探索出了一条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五华县登云嶂茶园

再如世茂集团“以商济医”,推进世茂爱心医院项目;祥生地产开展“四叶草计划”在大病救助、困境儿童资助等领域进行精准公益互助;新力控股发起“新·扶贫计划”,落实产业、教育、养老、社会等方面的扶贫项目;建业打造了“田园综合体”项目,融合了就业扶贫、劳务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精准扶贫模式……多点开花、捷报频传。

此外,尽管我国已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

套用表彰大会上总书记的话就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张志峰
脱贫攻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