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上市申请失效,曾欲争夺共享出行第一股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4-12 22:59

观察者网讯(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4月12日,据港交所网站显示,嘀嗒出行提交的上市申请已经失效。

港交所网站截图

去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欲抢跑“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

据嘀嗒出行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2018、2019和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5.81亿元和3.1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10.68亿元、1.72亿元和1.51亿元。

顺风车是嘀嗒出行的支柱业务。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从顺风车平台产生的收益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5.33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56.6%、66.3%及91.9%,到2020上半年这一占比仍有87.8%。

2018年,在经历多次行业安全事件后,滴滴、高德下架顺风车业务,嘀嗒出行借势占据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2019年嘀嗒出行在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底,嘀嗒平台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顺风车车主,累计搭乘乘客数达到3670万。

然而,由于安全性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上市的过程中,顺风车业务为嘀嗒带来多次负面风波。

去年12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提醒指出,嘀嗒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存在问题,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据媒体统计,嘀嗒出行自2020年就已遭到了52项行政处罚,处罚原因都是由于“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

嘀嗒出行也在招股书中指出,今后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对顺风车平台的监管审查水平,同时新法律及法规的出台可能对嘀嗒的业务有影响。嘀嗒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该等变化,且可能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合规成本。

不过据媒体报道,对于在港交所的IPO招股文件失效,嘀嗒出行回应称,“交表后6个月更新上市申请资料是正常程序,具体更新时间以港交所网站公布为准。”

按照港交所规定,由申请日期起六个月内未获批准、被发回、被拒或已自行撤回的IPO申请,都会被列入没有进展的上市申请,需要重新提交IPO招股书。此次申请失效后,嘀嗒出行的上市进程蒙上了一层迷雾。

值得注意的是,出行赛道上,滴滴、哈啰上市的消息频频传出。据路透社4月9日报道,滴滴出行已选定高盛、摩根士丹利负责其赴美IPO,计划本月秘密提交上市文件,“共享出行第一股”将花落谁家值得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卢思叶
嘀嗒出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