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讯飞陶晓东:AI辅助诊疗落地基层很难,要实地考察村医使用感受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0-31 12:11

【导读】 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表示:“讯飞最初不了解基层最需要什么。”9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人物徐晓婵也给科大讯飞提出了建议:“工程师应该去实地考察村医的真实使用感受,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按照上级领导说的去做,按照省里的文件完成任务。”

(文/观察者网 尹哲 编辑/周远方)自从科大讯飞宣布将旗下医疗业务子公司分拆上市,该业务的发展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10月26日,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和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百医驻村”医生徐晓婵接受了观察者网专访。

通过AI赋能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科大讯飞医疗业务第一大产品——智医助理,目前已覆盖安徽省105个区县,1.7万多个医室,服务了3.3万余名医生。

然而,张学武指出:“智医助理在基层推广很困难。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打磨,这个东西帮助基层医生解决了大问题。”

“智医助理不仅应该有辅助诊疗的功能,还应该有学习和慢性病管理的功能。”徐晓婵指出:“慢性病管理真实地降低了村死亡率,如果推动到县和更大的区域,那将给更多的人带来益处。”

对此,陶晓东强调:“讯飞医疗服务的主体肯定是医生,通过医生最后触达患者,再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包括慢病管理、诊后管理等。”

“讯飞最初不了解基层最需要什么”

2017年,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以456分的成绩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测试,超过临床执业医师360分的合格线。

该公司当时评价道:这一成绩相当于全国53万名考生中的中高级水平。

在技术取得突破后,科大讯飞推出面向基层的“智医助理”产品,开始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截至今年6月末,智医助理已落地全国20多个省,累计在全国200多个区县、3万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上线,为5万多名基层医生服务。

去年,科大讯飞医疗业务实现营收3.13亿元;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创收9989.2万元,同比增长34.21%,占总营收的1.58%。

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

然而,在2018年8月第一次接触智医助理时,张学武并不满意,因为他并不认为科大讯飞了解基层医生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

在与科大讯飞进行坦诚交流后,他获得了5人工程师团队。

张学武指出:“如果有详细的病史加上细致的体格检查,80%以上的疾病都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根本不需要去大医院做各种检查。”

然而,乡村基层医生看病流程过于简单。

“有点发烧啊?有点咳嗽啊?那感染了,给你开点儿药。”他绘声绘色地模仿了乡村医生的诊断流程:“发烧最高多少度,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什么样的咳嗽,有没有什么规律,什么样的痰,这些基层医生都不会问。”

“但这些症状的准确描述对于诊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他强调。

随后,他向科大讯飞提出了开发思路,就围绕教科书上的28种症状系统开发,建立思维导图。

到2019年5月份,智医助理在诊断后给出第一诊断的准确率达到55%;在不断完善后,3个月后,第一诊断的准确率已经接近80%。

“乡村医生看病的就习惯很难改变,所以智医助理在基层推广很困难。”张学武指出。

因此,界首市采取了一些主动措施,加入考核,引导基层使用:只要启动智医助理,按照智医助理的要求书写病例,每看一次多给1元钱的诊断费。终于提高了乡村医生使用的积极性。

他在来科大讯飞分享前,特地整理了界首市的数据:“截至10月24日,今年以来基层智医助理总共就诊人次101.96万人次,病例书写规范率达到99.6%,诊疗规范性达到95%以上。”

“说实话,最初,安徽省拿出这么大资金来推动这个项目,很多县里不理解。”张学武提到:“但是现在已经很好滴感受到了,这个东西真的帮基层医生解决了大问题。”

当然,智医助理仍然有短板。

他提到,在语音交互,在自动嵌入病例上,智医助理还存在不足。

另外,乡镇卫生院的使用情况不如城市,一方面是看病人数少,另一个原因是,当地名医病人多,根本不愿意使用智医助理。

“我们希望智医助理能快速成长起来,真正成为县级医院甚至是三级医院的助手,成为所有临床医生的助手,为我们决策支持提供依据,这也是我对科大讯飞的一个期望。”张学武总结道。

在不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界首市通过将部分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前置为疾病预防经费,提高各级医生防病及履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达标率,降低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经测算,界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每年拿出1600万元防病,节省医保资金9000万元左右。在医保按人头付费条件下,筹集的医保资金按85%的比例划拨医共体,病人医疗保险也全部由医共体来支付。

截至6月底,医共体内13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应用分级诊疗协助平台,转诊和远程协助人次逐步增加,人均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上升趋势明显放缓。

界首市也因此被业内誉为“医改小岗村”。

“智医助理要听村医需求,不能仅完成任务”

“我从大医院到基层,对智医助理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实用。不仅不想用,更不好用。”徐晓婵不留情面地说道。

“百医驻村”医生徐晓婵

2019年5月,安徽省对全省70个涉贫县区的14022个行政村进行逐村摸排,发现168个乡村无合格村医。

为实现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的难题,安徽省启动实施“百医驻村”专项行动,鼓励引导优秀骨干医生深入基层一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扶贫一线。

在“首班车”上,徐晓婵夫妇分别前往黄山市休宁县璜尖乡徐家村、清溪村任驻村医生。

她指出,村医是非常紧缺,而且人能留得下来。

提到原因,徐晓婵说道:“进村后,我们陷入了不会看病的状态。当地病人病情非常复杂,普查一轮后,我束手无策,陷入了严重的不自信。”

通过观察当地村医、赤脚医生,她注意到这些类似于“家庭医生”的角色,对当地病人是非常熟悉的。但徐晓婵驻村后,没有足够的检测手段了解病人的既往史。

徐晓婵提到,安徽省实施了村医免费定向委托培养计划,从高中生选拔定向专科培养三年,签订毕业后在农村服务5-6年的协议。

“一个普通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就独立到农村当医生,他是完成不了的,更不要提一个三年的专科生了”。她坦言:“大医院跟地方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团队作战和单打独斗。”

在智医助理能力改进后,徐晓婵注意到,年轻医生频繁使用智医助理,“根据主诉,他们会习惯性点一下小机器人,根据思维导图看可能病的诊断、指南、诊疗建议、治疗方案”。

在她看来,基层医生最需要做的是健康管理,让老百姓少生病,大医院则是治疗疾病。

因此,徐晓婵给安徽省提出建议:“不要让刚毕业的医生直接驻村,应该先在乡镇卫生院培养两年。”

她也给科大讯飞提出了建议:“工程师应该去实地考察村医的真实使用感受,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按照上级领导说的去做,按照省里的文件完成任务。”

“智医助理不仅应该有辅助诊疗的功能,还应该有学习和慢性病管理的功能。”徐晓婵补充道:“慢性病管理真实地降低了村死亡率,如果推动到县和更大的区域,那将给更多的人带来益处。”

根据介绍,驻村期间,徐晓婵协助卫生院会诊疑难患者,联系远程会诊,增加卫生院中医技术等医疗服务项目。夫妇二人借助“智医助理”系统,辅助诊疗、随访、查资料、写病历,让当地百姓有了医疗档案,建立了预防医学体系。

2021年9月,徐晓婵登榜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讯飞医疗服务主体是医生”

“讯飞医疗服务的主体肯定是医生,通过医生最后触达患者,再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包括慢病管理、诊后管理等。”陶晓东强调。

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

根据他的说法,智医助理是科大讯飞为医生提供的工具,让他们更好地辅导患者。

“科大讯飞会避免绕开医疗体系,在外围做一套To C的模式。”陶晓东指出:“讯飞医疗商业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医生和医护工作者。”

而在推动智医助理的过程中,该公司对基层医生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也推出了电话机器人、智能医护等业务。

“从2003年SARS后,基层诊疗工位成为了基层医生最主要的工作,占用了医生大量时间,包括对重点人群的面访等。”陶晓东提到:“科大讯飞便做了电话机器人系统,帮助基层医生更方便地随访、慢病管理、健康宣教、预约通知等,节省了医生大量时间以从事医疗工作。”

观察者网在科大讯飞半年报中注意到,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协助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随访服务,已累计服务超过4亿人次,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尤其在慢病管理领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支撑,还需要做随访。

陶晓东提到,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慢病管理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形成患者完整的健康档案,再用人工智能分析,实现分级分层管理。

据介绍,不仅面向基层,在医院,围绕语音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讯飞医疗在2017年进入移动医护系统,为医生提供移动工作站,完成院内包括住院、门诊场景的工作。

在患者智能终端应用上,该公司将医生和患者的联系延伸到院外,帮助长病程患者获得专家指导和疾病康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尹哲
科大讯飞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