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寒冬再上产能,中国厂商“卷”的背后在赌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0-05 19:47

(文/潘昱辰 编辑/周远方)

9月29日的广州,最高气温在35℃以上,正午时分的艳阳下,正在举行的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下简称“t9项目”)投产仪式简单热烈。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致辞中将t9项目称为TCL华星“迈向全球领先”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定位生产高端IT及专业显示产品,补全了TCL华星产品线。

TCL华星t9项目投产仪式外部(观察者网摄)

TCL华星COO赵军在接受观察者网等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TCL华星过往在电视以及基于手机应用的LTPS方面有局部领先优势,但在IT、车载高端商用领域,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合适的产线,t9项目应运而生,补足了TCL华星在产品和产线结构上的短板。

t9项目投资350亿元,月产能18万张玻璃基板,2021年3月动工,当年即实现封顶,今年4月实现主设备搬入,7月点亮首片产品,9月实现投产,较原计划提前近3个月。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同在29日,航空工业所属天马公司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在厦门开工。项目总投资330亿元,同样是专精于中小显示领域的高世代生产线。此外,京东方、维信诺、惠科等玩家均动作频频,纷纷加入军备竞赛。

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叠加地缘突发因素,全球显示面板行业当下正面临着百丈寒冰,投资的“中国力度”和建设的“中国速度”仍能保持,令人印象深刻。

深天马开工仪式(CINNO图)

多因素叠加的行业寒冬

今年以来,全球显示面板需求不足问题严重。

根据奥维睿沃统计,今年二季度面板出货量收缩至42.8M,增长回落至4.8%。

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至今年8月,43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从139美元/片,下跌到8月份50美元/片,降幅达到64%,50、6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下降65%、63%。43英寸以上大尺寸面板价格遍低于生产成本。

43寸、50寸、65寸面板价格走势(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wind图

实际上,寒冬早在2019年就已到来,新冠疫情导致的“宅经济”和“政府撒钱”短暂拉动后,消费电子需求遭受透支,叠加全球通胀加剧、俄乌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电视消费萎靡,品牌厂不断收缩面板采购计划,韩、日、台地区友商新建产能慎重,甚至收缩投资、抛售资产。

作为全球面板行业中的“第三集团”,台系企业正在感受到更大的寒意。5月以来,台湾地区“面板双虎”群创和友达传出合并传闻,双方对外回应暧昧;7月末,友达在法说会中表示,将谨慎管理现金流,今年资本支出会比年初设定目标减少2成,其中一部分缩减的金额就是后里新厂投资放缓8月,有群创员工对台媒反映,有面板大厂开始强制员工休假。

9月,台湾《经济日报》在报道中担忧韩国三星在退出LCD面板制造之际,力挺大陆“红色供应链”,其旗下包括577项美国专利在内的数千项大尺寸LCD面板专利,通过持股方式全部转让全球第二大LCD面板厂TCL华星,将使陆企在海外市场增加竞争力,压缩群创、友达的市场空间。

财务状况方面,“双虎”7月营收已较去年同期腰斩,双双下探30个月来低点,8月,群创合并营收为153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4.4亿元),月减 3%,较去年同期减少 51.3%。累计8个月合并营收1588亿元新台币,年减34%。友达为160.2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亿元),同样较去年同期大跌51%。

目前,三星为代表的韩系企业仍是面板行业的“第一集团”,但在大陆企业快速增加LCD产能,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下,不愿继续在中低端产品的价格战中纠缠,正在加速去液晶化,以实现全OLED布局。2022年6月,三星关闭了在韩国的最后一条LCD面板生产线,结束了运营30年的液晶面板业务。LG也被传出正在为LCD线的最后关闭选择时机。

财务方面,三星显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7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6万亿韩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尽管三星显示器在6月份完全退出了LCD业务,但据估计,仅到第二季度就积累了约20亿美元(约2.6万亿韩元)的库存。LG方面,LG Display今年二季度净亏损3280亿韩元(约2.908亿美元)。

2021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区域结构及变化(洛图科技图)

大陆地区企业作为“第二集团”。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深天马、维信诺等企业呈现多强格局,综合来看,大有低中高端通吃之势,不仅在LCD的产能、世代线布局上领先全球,同时大力布局OLED技术路线产品,目前已占住中小尺寸OLED第二梯队的位置。

当然,大陆企业的当期财务报表也不那么好看。

8月29日,京东方半年报显示,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916.1亿元,同比下滑15.66%;归母净利润65.96亿元,同比下滑48.94%。

同日,深天马和维信诺也披露了财报,深天马上半年营收157.38亿元,同比下滑6.69%,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滑30.19%;维信诺营收34.11亿元,同比增长23.72%,亏损11.49亿元。

9月29日,TCL科技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半导体显示受行业需求下滑及主要显示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来自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372.6亿元,同比下降8.81%,亏损22.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预计为1274亿元-1267亿元(去年同期为121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亿元-3亿元(去年同期高达91亿元)。若与TCL科技财报显示的上半年盈利6.6亿元比较,可得第三季度预亏3.6亿元-4.6亿元。

TCL华星t9项目投产仪式

逆周期,这次谁赢?

实际上,对面板行业来说,财务数据不是全部,市面上所有还剩下的玩家,几乎都是从逆周期投资中崛起的。

在半导体显示产业演化史中,1968年,是美国的公司首先发明了液晶显示模型,但没能持续投入使其产业化;日本人从底端的计算器和电子表开始切入,逐渐引领整个产业;韩国又利用90年代的危机靠“反周期投资”击败了日本;如今的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和TCL两强,同样是利用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的机会一举建立根基,现在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已经成为中韩两国对抗赛。

因此,面板行业的特点是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社会对它的需求始终会存在,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只不过产品技术会不断迭代。如果能够跟上升级节奏,在一个周期内的投资回报会比较稳定。同时,它的竞争壁垒很高,这也意味着竞争对手进入的门槛很高,也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真正令三星这样的韩国巨头担忧的,是在下行周期中先发优势和市场份额同时缩水而无力回天,今天的市场上,恰恰出现了这样的苗头。

今年年初,行业研究机构洛图科技(RUNTO)在对去年的回顾和今年的展望中认为,大陆厂商的崛起造成了台系和韩系阵营的市场份额缩水。

2021年,陆系面板厂出货总量达1.58亿片,占比为62%,刷新历史高值,较2020年提升7个百分点。如不考虑中国电子集团CEC,大陆另外四家主要面板厂均实现物量上涨和份额增长。

台系面板厂2021年出货达5200万片,占比为20%,相比2020年减少3个百分点。台系双虎群创和友达在市占比上均有收缩。

韩系面板厂(含大陆工厂)出货2900万片,占比为11%,比2020年减少7个百分点。份额减少幅度为四大区域之首。2022年,受电视面板经营利润恶化,预计韩系厂商将逐步退出大尺寸LCD事业,而专注于泛OLED事业,以及更前沿的QNED、Micro LED等技术。

2021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厂出货排名(单位:千片,洛图科技图)

不仅如此,2021年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还在营收上超过韩国。根据韩国显示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面板制造厂商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为41.5%,超过韩国厂商的33.2%,终结了韩国在全球新型显示领域长达17年的霸主地位。

中国大陆电视面板厂2022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8400万片,全球市占率再次刷新历史最高值,达到67%,较去年同期上涨了6.2个百分点;韩国厂商上半年电视液晶面板市占率仅剩15%。

今年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研究机构Omdia预计,2022年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销售额全球占比有望达到43%,而韩国厂商将勉强保持30%的市场份额。

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中国大陆厂商正在加速追赶。近些年,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和天马、维信诺等厂商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产能正在不断释放。业界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中小尺寸OLED产能(按面积计)将超过韩国厂商。

目前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不明,韩国QD-OLED、W-OLED技术路线仍非最佳方案,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和维信诺们在充分市场博弈的过程中,不但占住了韩国企业退出的LCD市场份额,同时也在往OLED领域加快攀登。

“目前以电视和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两大应用的需求比较低迷,但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车载显示需求,以及医疗显示、商用显示和公共显示等差异化应用需求增长速度很快”,谈及市场寒冬中的需求,赵军表示,“另外还应看到电视大尺寸化趋势更明显。电视的平均尺寸每年都以1-2吋的速度增加,全球电视市场的平均尺寸只要增加1吋,就要消化一条8.5代线的产能,因此虽然整体需求数量下降,但是电视屏幕的需求按面积计算,还是保持稳定的状态”。

“t9产线是全球最新一代LCD面板产线,具备相对的后发优势,其技术以及制程采用了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制程设备,因此,t9项目既具备8.6代线高世代线的切割效率优势,切割面积大、效率高,又可以在产品精度上做到6代线的中小尺寸产品精度。”赵军表示,“TCL华星过往主要在电视和LTPS面板上较有竞争力,t9产线非常灵活,可以弥补TCL华星在产品结构上的短板,也可以实现产品的调整和组合,提升应对市场波动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TCL华星COO赵军接受观察者网等媒体采访

对当下市场需求认识的趋同,让中韩玩家们开始“卷”8.5/8.6代线:深天马同日在厦门开工的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维信诺同期正投资的8.6代OLED面板线、京东方正计划在成都再建的8.6代IT OLED面板生产线,乃至韩国三星和LG退出液晶面板领域后布局的新RGB 8.5代OLED线,目标市场都是“IT面板和车载显示”等中等尺寸显示应用产品。

同时,TCL华星赵军对使用印刷OLED技术路线的t8项目措辞谨慎,不盲目追求产能扩展的态度也有一定代表性。

“t8项目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虽然TCL华星在印刷OLED方面已经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和规划,目前在整个产品技术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在上游发光材料,印刷设备等还要做进一步的优化,”赵军说,“由于t8项目的产品将主要用于生产电视面板和显示器面板,因此在商业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上都要做可行性评估。”

“卷”的背后:中国高端制造的体系性崛起

“整个面板产业至少以LCD面板产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中国面板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赵军在采访中指出,“一方面,要看到目前面板行业产能确实过剩;另一方面,这些产能的构成中,还有大量的4.5代线、5代线、5.5代线,还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旧产线,无论在效率、产品规格、技术竞争力上,都跟不上现在消费电子显示的需求。老旧的产线和落后的产能将会逐步退出,会让行业回归一个比较健康、良性的环境。”

谈及显示屏的现状,国际精品品牌战略研究院卢晓院长向观察者网谈及一桩往事,在2016年11月华为推出Mate 9手机时,其Pro版曾搭载三星OLED曲面屏,当时就遭遇了三星的“卡脖子”而产能受限。

后来,华为2018年10月发布Mate 20 Pro,同时使用韩国LG和中国京东方两家供屏,LG供应的屏幕一度出现“绿屏门”,从此,京东方的OLED屏在华为供应链中站稳脚跟,彼时,京东方的OLED生产线投产仅一年,正是在华为高端手机上的应用,助其打开市场。

“高端显示屏只是一个点,其背后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体系性崛起,”卢晓指出,“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设备、芯片、生物制药等等各领域的突破,不同领域的发展自然会相互协同,比如芯片实际上不只是芯片,用于芯片制造的高精度加工工艺也可以用于许多别的领域,高端需求和供给随之都会不断释放。”

“这一过程往往发生在危机中,”卢晓表示,“大国博弈就像马拉松,先发者只要不停滞,不犯错,后发者往往只能蓄力而难有机会超越,而一旦如1997年金融风暴,2008年次贷危机等情况出现,有准备的人就有机会向上超越。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然,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在那一天到来前,首先是要活着。

责任编辑:潘昱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