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松:香港高校的含金量还有多少?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22 09:09

常松

常松作者

教育观察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香港高校的含金量今后会降低吗?

对于即将去香港求学的高中生、即将深造的本科生,乃至即将赴港的访问学者,这都是当下一个很关切的问题。往更大的角度说,不仅仅是学生、家长,甚至整个教育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香港高校含金量的讨论在各种论坛和平台讨论已久,众说纷纭。但是,随着近几个月来,香港高校的种种乱局,香港高校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堕入冰点,甚至于内地师生思考的问题从“是否有含金量”转变为“是否有人身安全”。

从今日中央到特区政府的表态和行动上看,香港的社会秩序已临近触底反弹,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深藏在香港高校中的各种层面的问题根源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在高校校园肆虐的暴徒学生仍旧生活在香港,甚至在未来他们摘下口罩后还会重新坐到教室中和内地学生一起上课。

因此,香港高校还能“香”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比之前更加明确。

资料图:视觉中国

家门口,还是家门里?

赴香港高校求学或访学,究竟算不算“留学”?对于当下很多人才引进政策和教职招聘条件来说,香港高校依旧享受着“海外”的政策优势。比如在很多城市的人才争夺政策中,香港高校毕业属于海归,享受海归优惠待遇。这一点,哪怕是清北这样高校的毕业生也只能是干羡慕。

香港,这个一边密切联系中国内地,一边高度国际化的特殊位置也成就了香港高校对于内地学生的吸引力。这也正是香港高校的独到优势。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就有4所高校跻身前50:香港大学位列26位,香港科技大学第30位,香港中文大学第46位,香港城市大学第49位。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

1999年,政府注资50亿港元设立“创新与科技基金”,2015年再追加50亿港元。并且在同年成立“创新及科技局”,制定全面的科技政策。

2017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拨款超百亿推创新科技,提出任内5年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于GDP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升到1.5%,并额外预留100亿港元支持大学研究。

为了壮大本土科技企业的人才力量,特区政府又增加“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来自内地和全世界的人才。

如果把教育当做一项“投资”来看,香港教育具备国际性,研究生教育时间短(如一年的硕士项目)、学费比欧美更便宜,因此收益率无疑更高。特别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和旅游四大行业,积累了大量从教学到实习的资源,与商业或者金融、法律有关的科目,在香港广受欢迎,也是大部分香港高校的优势学科。

同时,由于香港本身仍处于华语文化圈,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距离上,是离内地最近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因此,这也吸引一批渴望孩子留学却担心难以适应欧美环境的家长的青睐。

尽管享有这么多优势,各留学中介机构在各种软文中也对香港高校大加追捧,但是,关于香港高校含金量降低的讨论却越来越多。那么,在未来香港高校的文凭含金量会不会下降呢?

时代在变化

香港高等教育没有变,变的是整个时代。

在笔者参与的本校招生工作中,在5年前还会准备一下如何动员考生报考本校而非港校的说辞。而几年来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一方面,诸如海淀区各种附中顶级生源这样的尖子生,可以直接在本科时申请欧美等世界TOP10的顶级名校,并不需要再去香港高校当跳板;

另一方面,香港本地的就业压力、房价、内地人的发展天花板等因素也使考生和家长留港就业的意愿大大降低,而内地顶级名校这些年的发展、各种出国深造机会、国内就业形势等也越来越好,更不用说在政商界TOP2的校友资源优势。此消彼长之间,港校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低。

大学的发展核心资源是人,反映在学校就是师资和生源。来自两岸三地的人才都向香港汇聚,特别是新世纪头10年,吸引不少师资和学生。但是,今年以来,来自香港本地部分人的不友好和香港社会的无视,使得以往的傲慢与偏见演变成公开的挑衅与伤害。内地交流的教师、内地求学的学生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显然对于人才资源丰富的内地是没有吸引力的。社会的持续混乱,对于平民的恐怖袭击行为,对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学者、学生也很难有以往的吸引力。

当然,开放仍旧是香港的优势。香港高校的成功在于开放,港校更加熟悉和适应西方的语言环境教育习惯,对于在欧美企业就业确实仍有相当便捷,深造时对接英国教育体系也更加方便。特别是“纽伦港”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际知名公司在香港设计各种机构,给港校学生的实习和从业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笔者采访的在香港投资的内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香港毕业生的职业性相比于内地学生还是有相当优势,特别是英文能力等更为突出。但是如果在未来学校治理混乱,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引起跨国公司外逃,恐怕连这最后的优势也难以保证了。


从学习渠道上来看,在那个SAT考试在内地还没有考点的年代,赴美留学仍然是奢侈品,选择港校作为跳板,或者在香港可以接收到比内地更好的教育资源,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内地高中生赴欧美名校留学的渠道畅通,甚至催生了发达的留学中介商业。和香港在开放中的纽带作用一样,港校的欧美留学中转站作用日渐削弱。

而港校和内地名校面对的真正竞争是哈佛、MIT这些学校的直接争抢。就算是想到一个距离较近、华语文化圈的地区留学,香港高校也已经全面被新加坡的高校赶超。就在今年,酷炫的“星耀樟宜”综合体亮相世界最佳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另一边则是香港机场屡次被暴徒袭扰,两下对比,怎么选择一目了然。

反过来,如果在内地就业,无论任何行业,清北等顶级学校毕业生在各行业,尤其是政经领域的校友人脉资源,是任何一所港校所不能比拟的。同时,香港高校内地毕业生来内地发展的少之又少,甚至还不如台湾籍生源。港校毕业的香港人在内地工作数量更加稀少,难以在中国内地任何领域形成力量。

所以内地学生也日益体会到,若想走国际化道路,直接出国去欧美名校;要想国内深耕,读内地TOP5搞人脉资源。香港,恰恰在这样的格局中尴尬在了中间——本土资源不是最优势(善于在内地环境竞争),国际资源也不是最优势(善于在国际市场竞争)。

不在发展中辉煌就在发展中灭亡

全国各地的高校和城市人才争夺战正愈演愈烈。在这场战斗中,任何城市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香港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城市格局中的一员。本土面积狭小,本土人才生源有限,敞开怀抱吸引来自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永远是最根本的策略。但是,香港的政策几乎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开放。

香港的学科结构问题在日益放大。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副教授白立邦博士曾谈道,香港的高校有一流的研究人员和教授,然而STEM科目(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似乎对学生不太有吸引力,理工科学生入学率比商科要低,科技行业的就业偏低。

但是回归以后,港人一直担心发展空间受内地人才的挤压,因此对于内地来港工作的门槛设得较高。比如在新的“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中有条例规定,企业每雇用1名外地人士,必须保证同时雇用3名本地人士。香港的科技公司埋怨在本地招不到足够的人才,而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却难得到科技公司的录取。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客座教授刘乐庭博士则认为,在对接内地发展资源方面,香港的效率也是相当有问题。在香港邻近深圳市边界的落马洲河套区,虽然多年前已酝酿规划建设重点科研基地,但港深两地协商多年至今却仍未落成。反观这些年深圳却早已一马当先,在前海等多个地区发展起创新科技园区。

对此,刘乐庭指出,香港发展有着自身难题,需要顾虑的因素比较多。特别是如今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些罔顾社会发展大局,为反对而反对的声音。所以,河套地区的发展是无法与深圳或者内地其他城市的建设速度相比的。

香港与深圳交界处(图/视觉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李薇博士更是指出由于产业的单一化(缺乏制造业,金融和地产行业等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占很大的比重),导致年轻人就业出路狭窄,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专业选择,使得科技人才缺乏,在科技方面的产出也有限。

其实,香港的地缘经济和大湾区的整体大发展。这些问题会随着香港日益融入大湾区而得到解决,甚至会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得到新的发展,吸引更多内地生源。

然而,这扇本应敞开大门,被废青上了一把锁。在香港高校求学的内地生近日返回校园时也感到无比痛心。

被暴徒破坏的香港理工大学。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在香港的校园中,说普通话甚至会受到骚扰,现在连基本的人身安全还面临威胁。近年来,甚至“排华”成了香港一些大学里的时髦。殊不知,相比于2300万人口的台湾,香港几百万的人口和近在咫尺的距离,使它更难以离开内地的支撑。在新一轮的升学周期里,很多大四的内地学生和高中生选择了缩短甚至放弃在香港高校的学习。

如果香港的高校继续混乱,香港社会还不能形成力量自发喝止,那么香港高校的含金量下降无疑是必然趋势,最终影响到的是香港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是任由那些蒙面黑衣人继续占领校园,还是大家重回正轨,齐心协力谋发展?相信受风波影响的香港人最后心里都会有本清楚的账的。

能挽救香港的,首先是香港人;对于内地学生,最直接的恐怕就是用脚投票。

责任编辑:李泠
香港 高校 教育 反修例 留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与匈牙利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布局?

美又对37家中国实体下黑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这是中国车企对欧洲野心最大胆的表述”

中国和匈牙利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