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松:强基计划不是自招2.0,是对高考招生工作的“格式化”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1-19 07:59

常松

常松作者

教育观察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自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并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招生。

这几年,任何新高考改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特别是考生家长的密切关注。每一项新高考政策的出台,都是对中国高考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引导高中办学的大方向,考生备考报考策略的重要影响。

持续16年的自主招生戛然而止,“强基计划”重装来袭,高考怎么改?考生怎么考?大学怎么招?留给2020年高考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这一天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144天。

回归高考,新计划是一场怎样的格式化?

此次《意见》出台,内容十分具体。已经在当天各大媒体和公众号进行了全平台覆盖。一个结束,一个开始。作为一项替代方案,对比强基计划的“面板属性”,自然会和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较。强基计划是一个升级版吗?不,恰恰相反,这是一场对招生工作的“格式化”。

和以往的自主招生不分专业不同,强基计划一出场便是明确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改革方向。这也正是这项改革的亮点。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定位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意见》还明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为重点招生专业。

这一聚焦让公众看到了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要战略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心,也正是2013年以来,国家一系列做强前沿科技、升级产业经济、加强文化自信等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比如,对于当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芯片技术依旧是中国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据计算机系博士生介绍,在攻关技术领域需要的物理基础极高。在近日科技界火热的“活体机器人”研究中,也是借助了精密的数学编程计算。而此次重点招生专业中,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也在其列,也体现出了人文学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意见》非常明确地提出单独设立计划,避免这种错位。

而且《意见》还要求针对强基计划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教学资源倾斜,这相比于自主招生也是一大进步。以往自主招生的很大问题在于大部分高校不限制专业,而通过降分政策录取的考生,其裸分往往不高,可选的专业也是被挑剩的。比如,某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是没有“线上分”,即降分只保证考生被录取,但专业录取时,不看降分,仅看裸分,可想而知最终录取的专业往往都是裸分没有招满的冷门专业。这与挖掘学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潜力的初衷相悖。

和2003年自主招生开始时一样,强基计划首批的高校并不多,而且很整齐,就是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A类)的36所大学。事实上,2003年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也只有22所。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回归高考”,是当下多元化高考选拔政策的核心要点。在新高考体系内解决全面发展、多元选才的问题,而并非给高校开一块自留地。

从招生选拔模式上来看,也完全抛弃了自主招生时代以材料作为主要依据的方式,而是以高考成绩为主体。《意见》要求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的成绩结构是由三块构成,高校掌握的只是15%之中的一部分,即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则是由各省建立统一档案库来完成,这也是新高考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不仅在强基计划中作为一部分成绩,在很多省份的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下,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了高考裸分之外,升学的新参考。

虽然高考成绩是硬性要求,但是《意见》仍然针对少数“偏才怪才”的进行了制度设计。在《中国教育报》的解读中,强基计划将选拔两类群体,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具体来说,针对第一类考生,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5%,并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针对第二类考生,由高校提前制订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对相关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录取。这也可以看出,像以往通过五大学科竞赛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优秀高中生,仍有破格机会。

从强基计划的流程上来看,也是突出了回归高考的特点。强基计划的报名在高考前,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高考成绩既是入围条件,又是录取依据。这种类似于“初试+复试,初试成绩计入总分”的模式,在考研、公务员考试中都被广泛使用,更具有普适性、公平性。

而且,强基计划不仅是招生政策,更是培养政策,入学后,高校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多维度的培养模式。这也是新高考改革的一大进步之处。

十大禁令,能否守住公平的红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考至今依旧被全体中国百姓认可,依旧被认为是最适合当代中国国情、最公平的大学招生考试。无论贫富贵贱、无论什么阶层,一张考卷上的比拼,让无数国人完成了阶层跃迁,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公平”是中国人对于高考的最大期待,也是最敏感的神经。特别是在阶层固化言论日益风起的当代,对于高考公平性的追求是压倒一切的。

强基计划一出台,《意见》便提出了十条禁令,正是针对自主招生的陈年积弊,看守住高考公平性的红线。

严格遵守强基计划招生“十严禁”

1.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

2.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

3.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

4.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5.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

6.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7.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8.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强基计划招生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

9.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

10.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以上十点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强基计划的“招生纪律”,如打击虚假宣传、招生人员参与社会培训、突破计划录取、扩大招生规模、程序违规、材料造假等。可以说一红头文件的方式给强基计划画下了红线。这一点在以往自主招生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

资料图来自南开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自主招生丑闻时有发生,甚至有一流名校因招生腐败而出现被停招一年的情况。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高校自由度过高,过程不透明,计划不公开,社会无法监督。考生眼前就是一笔糊涂账。尤其在一些监管不力的高校,更成为了利益输送的隐形渠道。强基计划诞生之初就必须要从反腐的角度把权力锁紧。


此外,《意见》还规定了不得举办与招生挂钩的夏令营、冬令营。为何会有这样一条规定呢?这就要回溯一下自主招生16年来的历程。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5所在京高校开始尝试组建联考。2009年,以清华为首的“华约”和以北大为首的“北约”成立,北大推出校长推荐制,部分高校纷纷加入,当时甚至有人将此比喻为“名校的小高考”。2010年,局部联考演变成为了全国大规模的联盟。部分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卓越联盟成立。至此,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鼎足而立。同年,清华北大开始举行自主招生夏令营、冬令营。

长久以来,自主招生由于高校的自主权,逐渐由最初的“掐尖”演变成了“圈地”。自主招生的申请在高考出分之前,也就是说没有高校知道到底是谁会成为录取线上的学生。因此,提前通过各种形式,给予降分政策,提前锁定一批优质生源,成了很多高校招生组的“押宝”行动。而高中方面,占据了“卖方市场”之后往往为了最终名校录取人数最大化,在各高校之间纵横捭阖,增加筹码。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大学之间、大学与高中之间不啻于一场宫斗大戏。

强基计划的报名在高考之前,依旧给予了高校“圈地”的操作空间。因此,《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形式与招生挂钩的夏令营、冬令营,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等恶性竞争,也就从根源上杜绝了“许愿”的可能,再配合不高于15%的自主权限制。高校闪转腾挪的空间被极大压缩,可以倒逼高校回到“选才”的本质上来。

再来看考生这边,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后更改考生录取专业、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也会限制和筛掉一部分“混”进强基计划,试图曲线救国的考生。在以往的各类专项招生计划中,经常有考生通过报考这类专项计划,入校后再转专业的操作来进入裸分考不进去的名校。

比如很多高校的国防生、定向生、免试生的录取分数线比统招录取线低一些。但是,这类考生往往容易出现最终违约,导致教育资源浪费。而这种操作也给高校相关负责部门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渠道。因此,作为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的强基计划,在入口处就防止投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保障了真正“报国型”考生能够得到计划培养的“公平性”。

新政之下,考生如何操盘高考路线?

对于高考家庭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新高考政策如何影响升学路径。其实,从“面板属性”来看,强基计划仍是少数高校(有能力报考36所试点大学)、少数学生(有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选项。大部分考生仍然需要关注新高考体系本身,如很多省份正在试行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以全局的心态面对新高考。新高考从高三冲刺的“百米赛”,变成了绵亘在整个高中的“马拉松”。

比如北京市新高考中增加了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共分为13个科目,各科目的考试分散到高中三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考试时间的选择。这种考试模式要求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注重每一阶段的学习和积累。

此外,改革省份的高考英语考试,听力考试与笔试成绩分离,在听力分数30分不变的前提下,考试机会由一次增加为两次,并在两次考试中取较高一次的成绩计入到高考总成绩。可以想见,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弱化英语考试,但是最终的效果却是次次都不能松懈,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生负担更重。这种压力从以前高考的两天考试,分散到了高中三年,从选科到结业考试,到高考科目,每一步都影响最终结果。

谈到选科,新高考改革后将实行“3+3”的考试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进行统考外,不再使用文综理综试卷,而是改为“6选3”的选考模式。高考选考科目与大学报考专业挂钩,高校的专业会对所选科目做出限制和要求。有统计显示,不提科目的专业不到1/3,多为哲学等文科专业。结合强基计划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与选科有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有意向在两年后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在高一选科时就确定好方向。

而从“回归高考”的角度看,基础学科专业和高考科目的契合度也非常高,因此,强基计划可能针对考生在选科这一关就已发了一轮“入场券”。考生在在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时,不但要明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爱好,结合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更要明确自己未来所要报考的高校在专业科目方面的要求。

北京新高考改革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此外,学科竞赛依旧具有价值,在选科时代,能够提高某一科的成绩是比文综理综时更加有必要的。很多学生抱着把一科学好的心态来学习竞赛是比较合适的。不过从往年来看,毕竟能最终通过竞赛获得保送的学生仍是凤毛麟角,不必将筹码继续压在竞赛上。

相反地,体育成绩会越来越成为未来成绩结构中要的一环,甚至有趋势是,国家会通过升学政策进一步强调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结构中的权重。这一点,高中阶段一定不要松懈。

裸分之外还有什么空间呢?强基计划是少数人的选项,而大部分学生应该更多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项改革举措。在《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中明确指出,“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招生高校。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考生就读中学提供经中学校长签字确认的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档案须提前在考生就读中学详尽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上海、浙江均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高校招生中参考使用,使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使用呢?在浙江省的试点中,试点高校单独发布招生计划,计划中的每个专业,按照“高考+综合素质评价”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合成综合成绩,再以综合成绩排名作为录取依据。而浙江省的试点高校中,不仅仅是双一流大学(浙大、清华、北大),还包括一些省属大学(浙江师大、浙江工商大学)。山东省2019新高考政策中,也采用综合素质评价招生,10所大学中既有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也有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高校层次比较多。

因此,面对强基计划的新政策,考生不仅仅要注意政策本身,更要了解整场新高考改革,它会颠覆很多以往的报考经验。基础学科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考生要有自己的规划,对于大多数考生,和你没啥关系,好好提高裸分,这是最最最核心的竞争力。

路阻且长,强基怎样真正强起来?

强基计划真的能“强基”吗?热议之后必须还得冷思考。


强基计划出台就被社会各界给予厚望,但是这也才是第一步。高校和学生才是计划的主体,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改革的最终成效,决定的因素永远不是决策层的一纸文件,而是执行层的贯彻实施。在以往的高等教育中,出现过很多最终实施效果和顶层设计偏差较大的情况。比如2018年取消的“国防生”,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并不能适合部队需要,学生到岗后无法胜任基层工作;生源甄别不足,不少考生缺少扎根部队的思想准备,将其视为低分进名校的渠道而最后毕业违约等。再比如专业硕士,由于时间紧张很多面向业界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工作;很多硕士生导师并不能结合职业背景给出针对性地培养,简单地把科学硕士、专业硕士混在一起指导。

强基计划能否最终收效,为国家基础科学和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人才,还要看接下来各高校的具体措施。然而,各高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强基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如何结合也是一大挑战。目前来看,强基计划最终能否成功,面临招生和培养的双重挑战。

2019年6月25日,江苏南京,考生和家长在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上查看参会院校名单。 图自新华社

先看生源的方面。就业仍旧是专业选择的主要引导力,考生和家庭对于大学,特别是名校教育最主要的个人期望主要仍旧是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制约基础学科发展的根源并不在于生源一侧,而是在于就业。当今中国基础学科科研岗位少,工资待遇低,成长周期长,甚至有些高校和学科博士产能过剩。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是学生招进来,也长不起来,留不住。更何况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再做博后,甚至需要出国深造才能在学术界有找到一个不错的平台;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引进门槛已经从海归博后上涨到优青、杰青。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十余年的培养中一路成长起来,是比招生政策更值得研究,也更重要的事情。

学术志趣必须是强基计划所要培养的重中之重,对优秀学生的学术志趣引导、科学素养提升、数理基础强化的提前布局刻不容缓。朱邦芬在谈到清华大学“学堂计划”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优良“环境”,使得有潜质的杰出人才比较容易“冒”出来;而优秀学生荟萃是优良“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然而,识别和选拔具有突出创造性的学生十分重要。

在未来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对于学术志趣的考察,将是必须的,也是最有难度的。这很难通过高考分数,乃至于面试来区分。对学生高中长期的成长跟踪会有更多信息,因此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档案,用动态过程来提供更多佐证,是必要的。这也是《意见》中,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一个维度的原因。

基础学科发展,归根到底是整个科研生态的改变,本科招生计划,仅仅是在生源层面聚拢了优质生源,离成长为“甘坐冷板凳”基础学科的年轻一代学者还有十万八千里。“培养”永远是最关键的。

再从培养模式上来看,36所大学,其中工科作为优势学科的大学不占少数,基础学科并不是其优势学科,而其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流学科并不一定包括基础学科。

以东南大学为例。东南大学的“一流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A+的5个学科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而12个获得A类的学科中,并没有《意见》所包括的基础学科。似乎只有生物医学工程(下设神经信息工程、生物信息技术、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器件5个二级学科)可以划分在生物科学的范畴。

同时,《意见》中提到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这些措施在很多高校已经是很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强基计划独有。还是以东南大学为例,两年前就提出 “三制五化”人才培养育人模式,即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高校学科的布局,都与强基计划的专业有较大“夹角”,在“一校一策”的原则下,如何给予自身的优势学科建设强基计划,需要高校创造性地研究。如何让强基计划真正能带动一流学科建设,而不是基础学科、优势学科两张皮,这将是很多学校面对的问题。

2020年,强基计划起航了。就如同21世纪前20年中国高校招生每一次改革一样,被全社会给予期待。但是,这20年,通过新政,很多学生迈进名校,培养成才。这20年,各类招生计划也走过弯路,出过偏差,乃至丑闻。面对强基计划,乃至扑面而来的新高考,希望它们能真正为国储材,经得起人民的监督和时代的考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高考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强基计划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