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社会
北美 欧洲 周边 亚非拉
科技 工程
区域 产业 生活
艺术 体育 传媒 历史
朝鲜很难理解韩国政府的处境,对于一个严重依赖国际经济联系的国家,企业是无论如何不敢触碰国际制裁的“高压线”的。文在寅也试图说服朝方,当前的局面仅靠韩朝双方的意志无法全面打开,可是,这样的说法显然无法满足朝方的期待。
在板门店举行会晤会有极强的新闻效应,吸引全世界特别是美国选民的关注。特朗普还进一步抓住机遇,成为首位跨过“三八线”、站上朝鲜领土的美国总统,再次开创历史。在选举大幕已经拉开之际,特朗普会利用一切机会吸引眼球,这是典型的特朗普Style。
韩国保守势力原本就对朝鲜弃核的诚意持怀疑态度,最大在野党自由韩国党借此批评文在寅政府无核化政策不切实际,并借此重提核武装论。然而,韩国舆论的态度相对缓和。从最初的震惊中冷静下来后,不少韩国媒体一改指责的态度,对无核化进程充满期待。
朝鲜绝不会一边倒,完全和中国形成某种同盟关系是不可能的。在实现无核化、变成一个正常国家以后,它会和中美保持距离,甚至在日本、俄罗斯这几个大国之间,它都会保持它的平衡。这是它的生存之道,无可厚非。
一列火车从鸭绿江上驶来,向中越边境的群山中驶去,串起的是一段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波澜壮阔,是父辈们的旗帜,是渡尽劫波兄弟在,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车厢里的80后领导人应该清楚,在山的那一头等待着他的是什么,在山的这一头支持着他的又是什么。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只在北京逗留了3个小时,双方达成的共识也许非常有限。但美方提出访问,至少表明美方始终清楚,中国是国际舞台上不容绕过的主角之一。王毅外长要求美方停止近来对华的敌视言行,算是对特朗普政府的忠告了。
与许多人想象的美朝“单干”不同,正因为双方在许多细节问题上有巨大的分歧,要继续推进极为困难的半岛谈判,美国势必离不开中国,这就使得中美可能走得更近。在这特朗普抛弃传统盟友转而开拓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在地区与全球战略上不费一兵一卒却大胜一局。
平壤的优势是,金正恩年富力强,如果不出现意外,他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笔者担心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会长期容忍金正恩本人及其体制,很有可能对朝鲜的内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不排除半岛和平进程发生突然逆转和推倒重来的可能。
中国的作用可以用“锚定”来形容。中国始终是推进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定力量。中方将继续为未来半岛的和解与和平发展发挥积极推动和保障作用。同时,中方也需要为和谈脱轨的可能性做充分准备,继续发挥“锚定”作用,避免形势再次滑向冲突的危险方向。
就安全问题进行和谈,需要各种条件,但最关键的基础是互信,而美朝两国之间,最缺乏的就是互信。朝核问题之所以产生并愈演愈烈,就是因为双方根本没有任何互信。而中国,是解开朝美互不信任这一死结的关键。
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应邀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成为最近最大的新闻之一。许多谣言不攻自破。其实,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只要阅读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历史,就丝毫不会对目前的进展感到意外,也不会在各种杂音的干扰下迷失。
2003年,实际上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遭美国栽赃后狂轰滥炸,朝鲜却抓住机会全力进行核冲刺,始终让深陷中东泥潭的美国打也不是谈也不是,到2009年元月,接任小布什的奥巴马只能面对一份小布什政府“妥协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对朝外交记录。
相信这两天关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朋友圈文章,大家也没少看,这种带节奏,看似只是商业行为,却并非简单的炒作,恐怕值得再想一想。总之,金正恩和特朗普会面,带给中国的只会是好消息。
朝韩借平昌冬奥会走近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突然接下了朝鲜抛出的橄榄枝,同意双方在“5月前”会面。特朗普,这位“标新立异”的总统,会走得比他的前任更远吗?本文接上一篇,讲述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到本世纪初“9·11”事件之后,小布什将朝鲜列入“邪恶轴心”的这一段历史。
朝核问题已有二十五年值得回顾的历史。近日,朝韩双方借平昌冬奥会之机,积极缓和局势,但韩国方面尚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美国的态度对其至关重要。作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另一重要当事方,甚至朝鲜拥核的重要“责任人”,美国的历史视角又是怎样的呢?
做出复谈的决定无疑是困难的,但各方应抱有信心,恢复和谈就像重启一辆停放很久的车,起动往往最难,一旦谈起来局面马上就会不同。本届冬奥会期间,美韩决定暂不举行联合军演,事实上出现了“双暂停”的局面,希望美方能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迈出与朝鲜接触的步伐。
朝鲜是一个极为封闭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外部世界对其制约的影响本来就相当有限。所谓国际贸易的存在更多是为了筹得发展核武器的资金,而不是为了改善民生。更何况,朝鲜人民已经习惯于仅能维持温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