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在中国寻求机遇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5-15 15:15

车夫

车夫作者

华尔街日报

资源丰富的加拿大在中国寻求增长 Chip Cummins and Alistair MacDonald 2012-5-13

近一个世纪以来,加拿大的经济一直屈居于其南方的邻国之后。如今,加拿大官方将国家的未来寄托在中国身上。

数十年间,加拿大一直依赖于美国经济,自1920年代以来,美国就取代英国成为加拿大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但美国经济需求降低,加拿大公司不得不另寻新市场。美国石油产量提高,对进口油的需求降低,而加拿大原油几乎全部出口美国,引起加拿大领导人的担忧。

从美国向中国靠拢的转变在加拿大西部尤为明显,英属哥伦比亚地区去年向亚太地区出口超过美国。从2009年起,中国在加拿大油田里的投资达12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投资。这一转变在人口统计学中可见一斑,由于大批亚洲移民,加拿大西部省份人口超过东部省份,中文是英语、法语之后的加拿大第三大语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177104577311921156382152.html

北京刺激增长的工具有限 Bob Davis and Tom Orlik 2012-5-13

上周末,中国领导人已经开始使用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但这次无法像从前那样奏效。

上周末中国公布了包括工业生产、住房、国内消费等方面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经济指数,中国人民银行于周六晚间宣布从5月18日起,再度调低银行准备金率0.5%。调整的目标是刺激信贷,但银行并不却信贷资本,银行间借贷利率从二月份5.4%跌至上周五的3.2%。高盛分析师Song Yu表示,降低准备金率至20%是“政府放宽政策的信号”,其本身对经济影响不大。

在西方看来,由于中国的威权政府无需与公众或议会讨论即可通过借贷和开支刺激经济。中国靠这样的方式渡过了2008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中国政府也面临着局限,刺激经济的措施导致了房市泡沫、地方政府负债,领导人对于是否再次大规模推行刺激计划持保留态度。

布鲁金斯研究院中国专家Eswar Prasad表示“中国的决策者面临难题,信贷扩大是刺激经济的有效办法,但将危及金融系统改革和经济平衡。如果合理使用,财政手段刺激能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但如经济不确定性危及消费者和商业信心,财政政策功效将受局限。”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505504577402030522609026.html

与黯然的印度相比,中国前景乐观 Alex Frangos 2012-5-14

印度很希望遇到中国的问题。亚洲新兴市场巨人们都遭遇了增长减速的问题,但真正前途坎坷的是印度。印度政府持续三年与通胀作战,终于周一告负。四月份批发价格上涨7.2%,超过各方预期。最新数据显示三月份工业萎缩,汽车销售和出口贫血。反观中国,虽然工业产出减缓,但仍在正增长,通胀也较2011年8月高峰期下降了一半。印度央行上月开始减息,而通胀使央行减息空间有限。卢比贬值导致美国进口石油等商品更加昂贵,加重通胀。疲软的经济需要政府扩大开支,但财政赤字扩大政府不得不奉行紧缩政策。印度无效的经济措施和高额赤字是通胀的根源。中国施行经济刺激政策固然有局限性,但其教科书般的经济减速,经济活动与通胀同时下降,给政府留出了调整的空间。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192704577403722967628082.html

中国或为外国养老金基金提供投资新机会 Amy Li 2012-5-14

中国在考虑为外国养老金基金提供向中国广阔资本市场投资的门路。官方在研讨是否向境外投资人提供官方主要投资途径以外的渠道。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192704577403830125687496.html

中国减速,欲搭核能快车 Tom Orlik 2012-5-14

北京方面为刺激经济,开启了借贷的闸门,但问题是公司并不愿借贷。多年快速投资使工业和制造业扩张速度高于需求增长速度。如今国内外需求下降,工厂生产力闲置,新订单减少,利润下降,自然不愿借贷。中国政府需要通过其它方式刺激经济,以例如提高财政支出、对地方政府贷款等方式。

发改委2012年集中投资核电和水利工程。虽有福岛的前车之鉴,中国仍计划增加在2012年增加核电发电能力1070亿千瓦时,约等于2011年发电量的12%。

水资源贫乏是中国的痼疾,中国人均水资源堪比非洲和中东。国家发改委2012年计划投资于污水处理、改善农业灌溉,促进工业用水高效节约。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371504577403593448823970.html

金融时报

中国投资热的背后 Jamil Anderlini 2012-5-14

2007年,李克强曾经告诉美国驻华大使,中国GDP是人造的,并不可靠,仅供参考。他表示更倾向于研究三个数据: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信贷支出。如果李的评估是准确的,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比GDP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大得多,以上三组数据全面大幅下降。中国四月份用电量不详,但发电量仅较去年同期上升0.7%,而三月份和去年四月份的增幅分别为7.2%和11.7%。铁路运货量增幅仅为去年同期增幅的一半,银行贷款也远低于预期水平。

中国过去三年的投资热潮无法持续,如今投资退去无以为继,中国GDP增长将远低于以前的水平。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是造成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政府控制信贷泡沫的手段或许过重了。房地产投资占GDP的13%,如今大幅下降。四月新建居民房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4.2%,而今年前两个月和去年前两个月则分别正增长5.1%和16.2%。

李克强明年即将上任,他一定希望当初的见解是错误的,即中国GDP准确反映中国经济。否则他将难以有力地扭转颓势。

http://www.ft.com/intl/cms/s/0/f7cf01fe-9db7-11e1-9a9e-00144feabdc0.html#axzz1uu3Rujlg

新闻集团涉足中国电影业 Andrew Edgecliffe-Johnson and Robin Kwong 2012-5-14

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入股中国最大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博纳影业,巩固其在快速扩张的中国影视市场中的地位。新闻集团收购博纳影业19.9%股份,这是中国电影业快速开放发展的最新实例。中国是好莱坞最大的增长市场,也是为数不多仍在增加影院的大型市场。

http://www.ft.com/intl/cms/s/0/e2aeada0-9d86-11e1-9a9e-00144feabdc0.html#axzz1uu3Rujlg

彭博

iPhone血汗工厂的希望:花旗银行应用程序 William Pesek 2012-5-15

史蒂夫.乔布斯从来不会想到iPhone竟然成了中国血汗工厂的象征。

乔帮主一定会反对这样的说法,但事实上,用iPhone、iPad、iPod就是在间接支持中国电子工厂对工人的剥削。如果iPhone成为消除亚洲贫困的关键,又会如何呢?金融扩展是最近的热门词汇,意思是让30亿落后地区的人也能使用基本金融服务。金融扩展的关键或许就在手机里:在印度、菲律宾等国,穷人开不起银行账户,但至少有手机。

花旗等银行已经开始研究开发手机应用,让穷人通过手机转账、收支、储蓄。对个人来说,省去了银行等待;对中小企业来说,省去了中间经济人;对于政府来说,手机交易相比现金交易能更加清楚地提供亚洲经济动向。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05-14/citi-s-killer-app-gives-hope-to-iphone-sweatshops-william-pesek.html

Nexon公司预期中国网游需求强劲 Mark Lee 2012-5-15

与持悲观态度的分析人士意见相反,中国第二大网游“地下城与勇士”开发者Nexon公司预期中国作为世界最大互联网市场,未来对网游需求将保持强劲。

腾讯去年与Nexon公司续签地下城与勇士,游戏需求在首季度上升89%。腾讯旗下其它大型游戏作品包括穿越火线与英雄联盟等。Nexon与其它中国网游公司如盛大游戏与世纪天成等均有合作。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05-14/nexon-expects-robust-demand-for-online-games-in-china.html

卫报

中国日报推出非洲版,北京加强对外宣传 David Smith 2012-5-14

中国最大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将推出非洲周刊,并将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和肯尼亚的内罗毕设立两个办事处。中国日报非洲版将刊登非洲相关的多种内容,旨在推动中国在非洲利益,特别是矿业和移民政策,并挽回中国在部分非洲人心目中负面形象。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2/may/14/china-daily-newspaper-launches-african-edition

中国透明法与中华鲟之死 Sam Geall 2012-5-13

三月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开始了小南海水利工程。许多环保人士担忧大坝将导致包括“活化石”中华鲟在内的珍稀物种灭绝。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期的生物一直繁衍至今。

然而这恐怕不仅是中华鲟的丧钟,更显现在中国获取信息的困难。四年前,中国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胡锦涛公开表示政府将更加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然而环境信息在中国仍被严格管控,去年国家海洋局用了整整一个月才确定渤海原油泄漏污染了4250平方公里海域。2010年,一家矿业公司压下了媒体对福建铜矿泄露污染汀江报导达9天。

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一,与其它国家一样,中国的信息公开法案解释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公开危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信息;二,发令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2/may/13/china-freedom-of-information-yangtze-dams

路透社

中国解放军报要求官兵与党保持一致 2012-5-14

中国军队最具影响力报纸《解放军报》周二要求军队在国际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面前,要做党最坚定的拥护者,并称部队近年来的违法违纪案件教训沉痛、警示深刻。

这篇评论员文章虽未指明什么具体问题导致了对军纪松弛、浪费、和滥用权力发出如此激烈的警告,但中共一直在与丑闻斗争,力保权力顺利交接。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5/15/us-china-military-idUSBRE84E04R20120515

美联社

中菲在争议海域执行禁渔令 2012-5-14

中国与菲律宾将在南中国海黄岩岛附近海域执行季节性禁渔令。中方的禁渔令从周三开始生效。马尼拉方面则宣称阿基诺总统决定菲律宾将在未来数日内颁布自己的禁渔令。中国的禁渔令曾经引发过与越南的摩擦。

http://m.apnews.com/ap/db_15806/contentdetail.htm?contentguid=cAFlH2vc

达赖喇嘛称中国欲对其下毒;中方反驳 2012-5-14

中国于周一谴责达赖喇嘛称中国特工训练藏族妇女对其下毒纯属污蔑。中国外交部回应了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对达赖的报导,称其不值一驳,达赖一向散布虚假信息。

《环球时报》评论员文章驳斥达赖言论:如果中国政府真对达赖动了杀心,他如何还能安然活到现在?

http://m.apnews.com/ap/db_15811/contentdetail.htm?contentguid=EqjcnXhn

责任编辑:陆状飞
旧文资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政界、商界、智库、媒体几乎都问了我这个问题”

被美国拉黑4年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真的不在乎”

卢卡申科:西方曾利诱我们,但我们没有背叛中国

阿桑奇出庭认罪,庭上称“美国宪法本该保护我”

他边夸边炒作:中国人非常出色,他们通常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