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上中国是欧洲的老师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5-31 20:51

车夫

车夫作者

华尔街日报

四川拆爱心学校建商场,香港怒讨善款 2012-05-30 Te-Ping Chen

四川地震后,香港人民踊跃捐款在灾区办学,这曾是香港和大陆血浓于水的亲情象征。

但本月中,当推土机把学校夷为平地的照片流传到互联网,当香港人得知大连万达集团要把这里改建成商业广场时,他们愤怒了。这座学校从竣工至今仅仅使用了两年就遭到拆毁。香港官员称,为修建学校吹200万港元的香港政府,事先未收到任何通知,也没有同意拆毁学校的行为。如今,香港政府要求有关方面归还善款,并承诺将其转用于其它重建项目上。香港政府发言人称:“四川方面尊重我们的立场”,将调查此事并作出后续安排。截至目前为止,香港与四川政府共同合作,支持了总价值达100亿港元的190个重建项目。同样出资200万港元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表示,不会追讨善款,因为四川方面将重建更大更好的校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表示支持四川方面的决定。

万达集团对四川地方政府颇有微词:“我们原计划在拆除完成后才投标,但绵阳当地政府三番五次要求万达建广场,并多次表示不会有问题。我们一得到土地使用权,问题就来了。”

http://blogs.wsj.com/chinarealtime/2012/05/30/hong-kong-seethes-over-sichuan-school-bulldozed-for-luxury-plaza/?mod=WSJBlog&mod=chinablog

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市场仍然健康 2012-05-29 Tom Orlik

当中国经济前景总体灰暗之际,劳动力市场数据无疑是其中一抹亮色——或许这也是政府迟迟没有推出各方期待已久的刺激计划的原因。

2011年数据显示私营经济内工人工资较上涨18.3%,而2010年的数据则是14.1%。制造业工资涨幅达20.1%。从两个方面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一,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仍然巨大,这代表经济发动机还没有熄火。二,2011年私营经济工资涨幅首次超过名义GDP增幅,这表示家庭收入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对中国重新平衡经济意义重大。但工资上涨意味着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将受影响,特别是附加值低的纺织品和工具出口。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至今仍然健康,这或许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迟迟不出台刺激政策,而如今推出的政策不如过去强劲。对于中国的领导人来说,经济增长不是目的,而是保证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如果中国人就业不成问题,中国政府对低增长的容忍度将较外界期望值更高。

http://blogs.wsj.com/chinarealtime/2012/05/29/numbers-show-chinas-still-working/?mod=WSJBlog&mod=chinablog

美国对中国风力涡轮机征税 2012-05-30 Keith Johnson

中美清洁能源贸易战最新战况: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风力涡轮发电塔征收关税。

美国风电厂商于去年12月投诉中国公司得到政府补助、优惠税、低成本原料等不公支持。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风电厂商征收13%到26%关税。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552104577436741272506890.html

中国城市工资两位数上涨 2012-05-29 Aaron Back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城市平均工资上升达两位数。给予工人更多可支配收入将帮助中国重新平衡内需;但也会带来通胀、企业盈利降低等挑战。

2011年,城市私营经济中员工工资上涨18.3%,平均年收入达24556元,如考虑生活开支上涨的因素,实际工资上涨12.3%。在非私营经济中,平均工资上涨14.3%,达42452元。统计局对私有经济的定义仅限小型民营公司。上市私企、外资私企都与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一起,计入“非私营经济”。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807404577433782002769066.html

希腊悲剧不是中国的阿基里斯之踵 2012-05-30 Tom Orlik

欧洲危机再次影响世界,也将撼动中国,但亚洲巨人肯定不会因此倒下。

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贸易。欧洲是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低迷的需求已经开始产生伤害。今年头四月中国对欧出口下降2%,欧洲银行退出亚洲贸易融资也是中国很头疼的问题。但出口减缓已不是新问题了,中国可以靠其它方面的坚韧来弥补欧洲疲软的需求。中国对美国出口保持着12%的年增长速度,对日本和韩国出口也分别增长了9%和8.2%。

中国的银行也控制了希腊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投资于欧债的660亿人民币只是中国银行总资产的0.5%,而其并未持有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的债券。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640104577435762181296798.html

纽约时报

中国谨慎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 2012-05-30 Michael Wines

中国领导人再次通过建造机场路桥,补贴消费购买等手段刺激中国经济。

但新一轮经济刺激开支将远远低于2008至09年的5850亿美元。上次的大手笔产生了无数银行借贷,而其中部分项目存在问题不得不取消掉。中国政府未就刺激项目发布正式声明,《人民日报》于周三引述中国经济学家,称为确保增长,任何措施都有可能。

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的基础是高额借贷,公路等基建项目远超出中国现阶段的需要。再次注资或可将增长保持在8%以上,但长期来看,将使负债问题更加严重。瑞士信贷方面表示,新一轮政府在公共领域开支将支撑经济防止下滑,但不会引领强力反弹,最终中国需要从私有投资和体制改革中汲取动力。

http://www.nytimes.com/2012/05/31/world/asia/in-china-a-new-round-of-stimulus.html

BBC

非洲人看中国 2012-05-29 Egon Cossou

上海这个有2300万人口的大都市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虽然中国经济减速,但8%的增长仍然是西方多数国家梦寐以求的。中国经济依赖原材料和新兴市场,正好都是非洲所长。中非年度贸易额约16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单向经济,越来越多的非洲企业家将中国看做充满机遇的热土。

中国的交通设施使非洲商人们能够迅速将物资运往各地,在中国经商比在他们的祖国容易。许多在华非洲人坚信中国和非洲间应该保持贸易往来,对那些批评中国进入非洲声音表示愤慨:“非洲人民现在需要外国投资来快速提高生活水平,现在中国来了,为什么不欢迎?”

而在开普敦,你会听到另一种声音。开普敦曾是南非纺织业中心,如今当地厂商表示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让他们难以与之竞争,直接影响生计。

不管怎样,中国现在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双边的交流不仅限于经济,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中国受教育,学习中国文化。未来,中国不仅是非洲投资来源,非洲商人将看到更多机会:中国需要更多食品满足人口需求,赞比亚则是产稻大国。非洲商人们将在中国缺乏的方面多做长线投资。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18235701

路透社

中国无需经济刺激,刺激导致长期风险 2012-05-30 Nick Edwards and Kevin Yao

高级政策顾问称,中国不需要大型财政刺激来稳固经济增长,维护投资者信心。

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将是13年以来最弱势的一年,但过度开支将带来长期危害。经合组织的Richard Boucher表示:“我们并非面对一场急剧的危机。”中国还有许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不到迫不得已不会使用财政刺激。

中国经济在减速,但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夏斌来说,这并不代表硬着陆。中国劳动力市场至今供不应求,坏账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央行有进一步减息的空间,但应避免过多政策干预。

夏斌说:“中国放松政策,美国和欧洲将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在股市投机。我们这么做就是落入了陷阱。”他认为政府应该以平衡温和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并推进结构改革以保持长期增长。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5/30/us-china-economy-stimulus-idUSBRE84T06U20120530

中国批准战略行业项目,旨在帮助经济增长 2012-05-30

所谓经济改革和长期发展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于周三批准了2015年前推进七个战略行业的计划蓝图。

这些战略行业包括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工业材料、精密仪器制造和新能源。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5/30/us-china-economy-industries-idUSBRE84T0DK20120530

中国重申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 2012-05-30 Sui-Lee Wee

周三,在国际社会对叙利亚胡拉的屠杀平民事件一片愤怒声讨中,中国重申了反对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立场,呼吁各方支持科菲.安南的和平调解工作。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国反对军事干预,以及强行推动所谓‘政权更迭’。”但他没有透露中国是否会与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驱逐叙利亚外交官。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如果西方一直将自有价值不择手段地强加于整个世界,那就不用指望中国和俄罗斯会在叙利亚问题上合作。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5/30/us-china-syria-idUSBRE84T09C20120530

卫报

苹果未能改善富士康恶劣工作环境 2012-05-30 Juliette Garside

繁重的任务、羞辱的惩罚、恶劣的生活环境都是苹果公司高端电子商品的组装工人们每日都要面对的现实。

虽然苹果公司致力于改善这些工厂的工作环境,富士康也承诺明年开始实施每月36小时加班制。但研究人员称,恐吓、压榨、违反劳工权益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国成千上万iPhone供应商工厂内。

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12/may/30/foxconn-abuses-despite-apple-reforms

经济刺激政策上,中国是欧洲的老师 2012-05-30 John Ross

世界经济增速急剧减缓,中国发布了一项新的经济刺激项目。在今年头四个月中,发改委已经批准了868个新投资项目,这个月更是加快了脚步,仅在5月21日一天就审批了100多个新项目。在消费领域,推出了节能产品的购买补贴和旧车换现金等新举措。

官方还未公开宣布经济刺激的规模。08年中国推出了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项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但集中于大规模国家投资和消费补贴。与欧美作比较,自2007年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超过40%,美国仅增长1%,欧洲萎缩了1.5%,英国下降了4.3%。

很明显,中国的刺激计划奏效了,欧洲经济政策失败了,欧洲投资急剧减少,经济萧条。时隔四年,欧洲终于开始面对现实,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表示,应该给予有目标的投资优先等级。但欧盟已经浪费了四年,新政力量微小难以扭转局面。如果不像中国那样以政府投资主导刺激经济,欧洲最多只能保持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华尔街日报》最近难得抓住了重点:“多数经济体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中国有第三项选择,那就是加速投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远胜欧美,这是英国和欧洲政府和那些反对紧缩政策的人应该学习的一课。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2/may/30/europe-china-economic-stimulus

印度时报

中国领导训斥扎尔达里 2012-05-31 Saibal Dasgupta

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冷待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拒绝从伊斯兰堡出发去卡拉奇参加会议。但他也承诺中国将支持巴基斯坦在“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

扎尔达里临时将会唔地点从伊斯兰堡改为卡拉奇,杨洁篪表示无法出席。中方将这看作是巴方出于战略原因的试探。扎尔达里不得不回到伊斯兰堡参加会晤。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china/China-top-leader-snubs-Zardari-in-heart-of-Pakistan/articleshow/13681382.cms

印度斯坦时报

中国是印台协议的关键 2012-05-30

印度和台湾的领导人都喜欢将用IT简写代指印度和台湾,同时也代表着双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互补:台湾电脑硬件领先,印度则在软件业内称雄。

印台官方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研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可操作性,聚焦许多商贸活动。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和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2011年,印台贸易总额约为75亿美元,未来还有许多增长点。但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不仅与国内商业利益相连,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将是重要因素。印度一直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外交上并不承认台湾。台湾方面研究人员表示,北京方面可能会不高兴,但只要与台湾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已经与大陆有同等协议,就不会强烈反对。

台海关系正在回暖,是否会影响印台贸易,还需拭目以待。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China/China-key-to-Taiwan-India-pact/Article1-863510.aspx

责任编辑:陆状飞
旧文资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政界、商界、智库、媒体几乎都问了我这个问题”

被美国拉黑4年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真的不在乎”

卢卡申科:西方曾利诱我们,但我们没有背叛中国

阿桑奇出庭认罪,庭上称“美国宪法本该保护我”

他边夸边炒作:中国人非常出色,他们通常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