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减负,终究不能减知识、减能力、减素养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07 07:43

陈老师

陈老师作者

南京重点高中教师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第4条“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做)作业”的讨论尤为热烈。几乎与此同时,南京减负的措施也在舆论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备受争议的“减负”政策,一线高中教师怎么看?观察者网就相关问题与南京的一位高中教师取得了联系。

《小欢喜》剧照

观察者网:近期有消息称南京为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执行了一系列政策。你正好是一位高中老师,“减负”措施对你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你的实际感受来说,“减负”是否真的减轻了老师与学生的负担呢?

陈老师:确实,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控制作业量,或者说有时候就根据教学情况尽可能不布置作业。从学校层面讲,减轻师生负担是肯定的,作业量明显减少,很多非主要学科的作业当堂完成,学生的课后作业、老师的批改任务都有所减少。但是减负对老师来说,也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备课的优化,讲练的结合,如何在课时量减少和练习量减少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这些都需要老师花更多功夫。

观察者网:面对升学,家长和学生的压力、焦虑感都很强。而每一次触及减负的话题,都会引发舆论热议。因为有一些人会觉得“减负=制造学渣”,这可能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以你的经验来看,“减负=制造学渣”成立吗?在公众普遍质疑“减负”的情况下,主管部门仍强调“减负”,你觉得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老师: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正视问题但不夸大问题,切忌不要被某些自媒体“贩卖焦虑”的固有套路给套牢了。减负和制造学渣当然不能划等号。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我想是一直以来家长乃至于社会已经适应了学校对孩子的全方位教育,不给学生留自己的时间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情况。因此一减负,孩子不知道怎么学了,家长不知道怎么做了,就恐慌起来。教育部门继续强调“减负”其实是好事,有些自媒体文章用“阴谋论”式的思维来分析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这样例子——一个孩子家庭环境平平但特别能读书,学习起来很有方法,人也特别要强。平时你看他学习都不累的,也不出去补课,可能有时候回家作业也不做的,因为他会告诉你老师说,这些题我已经烂熟于心了,考试考到肯定没问题,我要把时间更多地分配到自己的弱项或是兴趣爱好上去。而就是这样一个同学凭借着强大的自控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卓越的钻研能力以及必要的勤奋刻苦始终名列前茅。我们师生之间也一直配合地很好。

但这只是一部分学生的情况,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师的教育应该是引导而非约束,老师的工作应该是因材施教,辅导学生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帮助学生考上心仪的大学,而不是盲目一股脑地用作业去“淹没”学生。只是目前“减负令”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合理化过渡,不要让老师和家长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不要让孩子完全地放飞自我,没有了目标和方向。而且我刚才也讲了,虽然课时量和练习量在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些老师就是在“放养”学生,我们依然会通过别的办法来提升教学效率,保证同学们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升学率。就像很多教育界的前辈告诉我们的那样,学生学习是要刻苦的,但刻苦并不是痛苦。

观察者网: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减负”普遍受到质疑且成效不显著的情况下,适度加快教学速度和进度,减少重复性的知识讲授和作业练习,提升教学的效率或许是一个真正能实现“减负”目标的好办法。这和你刚才谈的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但这样的操作会不会让一些底子比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

陈老师:加快教学进度是现在高中普遍在做的一件事儿,但说实话,把课上得太“赶”,不太利于老师对知识的拓展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认为减负不应该减知识,减能力,减素养,而应该是去减那些真正的负担。我知道一个情况,以前很多学生会去老师家补课,经常是老师家的一间小车库里坐了十多个学生。但是这位老师可能本身也不是什么名师,教学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一个班里只要有一个家长说他教的好,说自家孩子在他那儿补课了有效果,其他家长就会产生从众心理,也送自己的孩子去这个老师那儿补课。类似这种跟风式补课,我就觉得是盲目的,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观察者网:在你的工作中,是否也遇到了家长对于“减负”政策的质疑或是抱怨呢?

陈老师:只要有考试,就会有竞争,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压力。从我个人的情况来讲,我遇到过很多焦虑的家长。因为教育问题背后还涉及到了社会流动、社会公平的大问题,所以家长对这一块的风吹草动很敏感。很多家长依然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尽可能多地干预到学生的学习中,多补课,多作业,尽可能多地用“考试会考的内容”填充孩子的课余时间大概是家长普遍认为合理的教育方式。

当然家长具体抱怨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家长是工薪阶层,他们可能日常自己上班就很累,下班也很晚,在子女教育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他们希望学校可以帮助他们多管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不应该把每个家长都逼成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解决这批家长的苦恼,我想可能是“减负令”需要进一步考量的问题。

但是,有些家长就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主要负责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养孩子,是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所以一些家庭主妇也希望我们多帮她们管孩子。像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多沟通来解决问题。

现在家长们也确实很焦虑,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普遍的心态。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周边的氛围带来的压力、比较与暗示。

我想这也是每每主管部门提“减负”,舆论场上就炸锅的重要原因。家长就会想呀,别人的孩子都在补课了,我的孩子却在玩耍,那我的孩子肯定竞争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啊!我身边也有朋友会找我吐槽这一点。这位朋友的先生是做生意的,不算大富大贵,但本身肯定比工薪家庭来得富裕一些。这位朋友为了照顾还在读小学的女儿现在已经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了。她就会觉得周围的孩子们都去补课,所以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输在这些硬件条件上。她现在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书法班,还报了两门“小升初”的辅导课程。因为她周围的人也都是这么给孩子报班的,所以她会觉得这是现在的标配。

之前有一位纪录片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了一个类似的情况:他就说自己对女儿一直是比较宽松开明的态度,从小也没有要求女儿要在周末上很多培训班,他更多是会带女儿去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让女儿多多亲近自然、体悟生活。他认为这对女儿是一种特别且必要的教育。但是当他的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就看出差距了。尤其是当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对话,而自己的女儿只能说一些自己教的发音不标准的英文单词时,他就渐渐开始疑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了。

观察者网:所有教育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你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是如何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呢?

陈老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其实是南京很多高中正在努力兼顾的,而且这本来也是不矛盾的,丰富的活动、比赛、课堂形式,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节生动的课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这也是学生很喜欢的。而且会学习、会考试这也是人的一种素质啊,也可以形成对人的一种历练,并不是说钢琴十级、擅长马术,那才叫素质啊!

在我的课堂上,我比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搞一些小竞赛、小组讨论、课堂报告会来促进学生输出知识。而这些培养,家长也是很认可的。之所以如此,是考虑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会面对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也会遇到一些课程要求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做报告,因此,优秀口头表达能力会让他们在之后学习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除此之外,我们更多是在德育方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在带学生的时候,通常会给他们这样的建议: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这三个“学会”也是大家一致通过的班风班训。通过这三个“学会”,我期望同学们可以兼顾学习、考试和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比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由此劳逸结合,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过了若干年以后,你回头看这一两次考试的成绩,真算不得什么大事。你所汲取的知识、能力、素养才是真正能让你受益终身的。包括你为考上大学所经历的种种,都将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


《垫底辣妹》剧照

我以前带过一个女孩儿,她就是搞题海战术的。这个孩子很认真,很学霸的。我记得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她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名次。那会儿,我们会有一些教师一对一辅导,其实这是针对排名靠后的同学的,以她当时的成绩根本没必要参加,但她因为对自己的模考成绩不满意于是把各科的辅导都报上了名,自己要求来参加。可是,多听讲、多做题对于她真的有效吗?后来高考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很多情况下,灵活变通地运用知识真的比题海战术更有意义。这背后涉及到的就是一个“学会学习”的问题。

至于“学会审美”和“学会生活”,更是德育范畴的内容,具体怎么实践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可能又会说学生要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岂不是又要家长用财力、物力给他们培养出来吗?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这么看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做课间操的时候仪态到位,上学的时候穿着大方整洁,在校的时候懂得自我调节、劳逸结合,回家以后能多多关怀体恤父母……这些也是学会审美、学会生活的表现。对于普通的孩子而言,做到这些同样很重要。至于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能给孩子更好的培养,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观察者网:江苏有一所海安中学,这所学校的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说,他们学校周围没有培训机构,学校根据家长、学生的要求提供了多种方案,据说周六可以自己选择到学校上学。对于这样一种模式,你怎么看?

陈老师:其实这种模式是有推广的可能性的,而且在江苏省内,有很多地方也在实行这样的办法。但是就像之前讲的,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周六上学固然可以减轻家长在家照顾孩子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如果这变成了一种强制性措施的话,其实反而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负担。当然,如果真能秉承自愿的原则,真能根据家长和学生的情况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方案,这当然是大家都愿意支持的。

责任编辑:吴立群
减负 教育 公平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