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最严减负令”实行半年后,一线教学情况如何?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6-17 07:52

陈老师

陈老师作者

南京重点高中教师

去年10月到11月,南京全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重点对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等工作进行督查。当时,网友称之为“最严减负令”。

眼下,这一减负令实行已经半年有余,对于一线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家长们所担心的减负可能造成的问题是否也有呈现呢?有何解决之道?

就这些问题,我们再次与任教于南京的陈老师取得了联系。


考场外,认真备考的考生  图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您好,首先,想和您交流的还是关于“减负”的问题。去年,南京的“史上最严减负令”引发了很多争议。很多家长当时担心说减负的相关操作会造成孩子成绩的下滑和学习效率的下降。现在,“最严减负令”从严格执行以来已经过了大半年,您觉得它对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老师:关于学生成绩下滑和学习效率的降低,我们这里没有明显的例子。毕竟减负不是不学了。在现实中,愿意学的学生还是会认真学习的,不愿意学的学生硬塞课程、作业给他,也是徒劳。

对于老师来说,“减负”的指令其实是一种对老师的考验,我们需要花更多精力去备课,去为学生精选作业。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继续保证教学质量。

当然这是我们高中的情况,对于小学和初中来说,减负令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之前就说他们学校规定,一二年级不能有书面作业,三四年级的作业要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内完成,以前每个单元学完了都要考试,现在每个学期只能有一次考试,这些对于需要打基础的学生而言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还有弹性放学制,这个也是大家争议比较大的。在这个要求下,一些小学可能三点就放学了。但这时候家长没下班怎么办?学校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三点以后,让学生上自习到五点,这样也能为家长提供方便。但三点之后的在校时间是明确不可以进行上课或是各种形式的课外补习的。

当然,除了控制作业量和课时量,控制课外补习,控制在校时长,我们要看到“减负”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取消分班制,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等等。

针对老师的话,会要求我们签署师德协议,严格禁止我们去校外带补习班,或是做家教。

“减负令”没有对高中的作业量提明确的强制要求,但是可能各个学校对减负令的响应不一样,像我们学校的话,每逢大考就会要求小学科尽量少布置作业,让学生集中精力备考语数英。

总的来说,“减负”是现行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教改的内容很丰富,既有保障教师福利的政策,也有减轻学生压力的政策,有些项目取得了成绩,所以也不尽是大家感觉得那么“负面”。但“减负”不时引发争议,也证明了如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去落实改革的初心,如何去平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关系,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观察者网:一直以来,对于是否应该公布考试成绩,也是大家争论很多的一个问题。像你们现在期中、期末考试过后还会公布成绩吗?

陈老师:依照规定,我们不可以把排名、分数直接发到家长群里面,但是反正数据都会有,学生也会自己来问,家长也会来问,所以只要询问,我们就进行反馈。另外,我们开班会、成绩分析会的时候也会讲到成绩问题,这样来让学生心中有数。

观察者网:您提到的教改中大家比较满意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呢?

陈老师:立足于教师的立场说,比如教师轮岗制、教师福利提升制,就是目前推进得比较好的。当然即使是这两项也没有达到人人满意的完美状态。

很多学校都把轮岗作为评职称的一个门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轮岗的。有一些人他轮岗轮到另外一个学校,就会觉得反正我不需要对这个学校负责,我就是为了回到本来的学校可以评职称,所以他就完全不重视学生的成绩或者教学效果。

所以,教育改革里的每一项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观察者网:所以,现实中的情况是很复杂的。

陈老师:对,“减负令”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一个问题时,在这轮“减负令”严格执行之前,老师和家长其实是把小孩儿“捆得很紧”,让他们在学校里不停地题海战术式的学习。至于小孩儿到底有没有学会学习?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家长和老师没太关注这些问题。

说实在的,以前我们一般不会给学生多少自习时间,因为很怕一些学生就在自习的时候说说话,开开小差,把这个时间浪费掉了。所以一旦推出“减负”之后,大家在没有过渡的情况下就措手不及了,学生不知道怎么规划学习,家长也只能在边上干着急。

我可以再延伸讲一下控制作业量这个事儿,网络上抱怨的声音很多,而现实教学中,情况更复杂。首先可以肯定旳是,究竟布置多少作业这个事儿不能一刀切,应当站在师生的立场上多想想,也应当多考虑教师在一线教学的能动性。但正如我刚才讲的,控制作业量的要求对负责任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引导教师尽可能减去教学中的重复练习和不必要练习。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可是你说老师精心布置作业,这也不是说教育局颁布一个什么方案,就可以切实落实的,有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真的要动脑子。我们很多同事的孩子也在读小学,我们看了有些小学作业真的毫无意义。如果你是学生家长的话,你也不会想让孩子写。

观察者网:当过去的补课时间变成现在的自习时间,想来还是让一些家长很焦虑的吧?

陈老师:像之前我们开家长会,要给家长们说不能补课的事情。有一个很激动的家长就说:“为什么不能补?我们交钱就是了!”

一些家长觉得在“减负令”之下,学校少管小孩儿了,他们就不满意了。一些老师也觉得,部分家长们不满主要是因为心理不平衡,觉得出了钱了,学校就要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家校矛盾也就此产生了。

平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家长,他们发现孩子成绩退步了,就问老师要不要给他们报个班提升一下。但其实这根本不是上不上课,补不补习的问题,而很多情况下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导致的问题。当然现在外面也报不了班了,所以像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会越来越焦虑。

还有一些家长会说英语我们也不懂,数学我们也不懂,我们怎么教育孩子呢?但实际上家长在教学中还是能扮演一定角色的。比如不时看一眼孩子的错题本,关注一下孩子的积累本,这对现在的70后、80后家长而言,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家长就可以完全看出来,孩子有没有用心在学习。这方面的督促也是必要的。

其实,“减负”并不意味着不能在课余时间利用教师资源。你自己在家复习、预习,看到不懂的东西,还是可以问老师的,并不意味着非要“007”式的在校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观察者网:那么你们具体是怎么分配、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呢?

陈老师:关于提优补差的话,其实在高中仍然是在进行着的。但小学和初中,确实很难再有时间去进行提优补差了。在严禁周末补课和加课时的情况下,怎么拉后进生的成绩是给教师出了个难题。

包括一些家长觉得那在校时间少了,我就去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吧。那么如果真的是后进生的话,你可能去补习班是有用的,但如果指望通过补课来突飞猛进的话,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刚才也说了,现在由于在校老师都要签《师德协议》,不能外出赚补习班的钱,所以各类机构内的老师基本都不是一线教师。他们对于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教材编撰逻辑未必了解。

其次,因为我之前也在补习机构带过班,所以就我了解的情况看,比起学生成绩,其实机构更看重续班率,他们的老师实际上有点类似于销售的角色,往往会用一些花哨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续班、买课,但某些华而不实的操作未必能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先姑且不论说你花出去的钱有没有什么收效,但学习的效果也确实不是说你学得越久就越好的。可家长被逼急了,也是什么样子的想法都能有的。

观察者网:有人说,现在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和考试内容越来越简单了。对此,您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陈老师:某些考试变简单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也不是说越来越简单。举个例子,以前不是在高二的时候有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吗?现在也有,但是它已经改名叫过关性考试了。这个确实不难,真的就是一个过关性质的考试。

比如历史考卷就会有这样的题目,问你说1949年谁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还有就是给你一个图上面画着朝鲜半岛,然后问你这个是冷战期间的什么事件?

当然卷子里也有些需要学生分析的题目,但多数都是常识性的。化学题也是的,很多都是围绕“生活与化学”的维度展开的。

至于课程设置的话,也不是说课程标准越来越低了,但现在每个学科比起知识输出,会更强调核心素养,现在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核心素养,然后根据核心素养又重新定了课标。

观察者网: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您身边从事义务教育的老师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陈老师:文件里针对负面清单讲的很清楚,“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这主要是为了规范课外培训制定的。

具体来说,该清单主要涉及语数外物化生六科,每科都有相应的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对日常教学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学内容的删减和改变。在典型问题中,把这六科的超标内容明确点出,那么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直接在教学中剔除了,比如小学语文不超前教授繁、难字,小学数学不提前教授偏、怪题等等,这和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说的“减负”是一脉相承的。

观察者网:年初的时候,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强基计划”,并宣布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教育部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如今,不少高校公布了“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眼下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推进情况如何?

陈老师:强基计划是一项旨在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改革计划,因为比较新,对目前的高三年级影响不大。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如果要参加自主招生的话,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评价体系方面融入了综合素质评价。

所谓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包含众多方面,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艺术活动、科研项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体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更多元的评价方式。

在自主招生的考评中,学科特长是否突出、是否具有创新潜质、是否成绩优秀、是否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学科学术研究,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学生要想走自主招生这条道路的话,也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精心的准备。

观察者网:除了减负之外,“超前学习”也是大家会关注的问题。最近就有一位网友举例提到“北京初一有考卷考大学线代,人大附早培生不少已经学微积分了”。对于超前学习,您的想法是什么?

陈老师:由于文科需要积累,所以我觉得在文科和语言学习上可以适当进行超前学习,比如提前背四六级的单词,这在中学是常见的事情。至于提前学高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的话,那就支持鼓励啊。对于能超前学习,并且能学懂、学好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也是真心佩服的。

风闻网友Jer展示的北京一所初中的试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教育 公平 减负 超前 学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