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狐狸:名字这件事,可以很重要——从华服日说起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5-09 07:52

春梅狐狸

春梅狐狸作者

传统服饰研究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春梅狐狸】

大约是借了共青团中央的网络自媒体公信力,也可能是有了bilibili这个二次元大聚落的号召力,第一届“中国华服日”虽然预告得晚,却也算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一个印象。但是在网络上,争议得更多的却是“华服”这个名字。

共青团中央的网络自媒体号用短短一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权当解释了这个名字的出处。如此意义不明的话,显然无法令许多跃跃欲试的参与者满意,尤其这其中很多是汉服爱好者们,他们对此投注的热情也最为满溢。甚至于,主办方某手工艺APP特地聘请了一位早些年在汉服爱好者群体里颇有些知名度的网红来操盘此事,而从那长长一串未经公开招募却已然确定的参加品牌来看,主要的参与方也是汉服爱好者。

“汉服”这个名字的意味就显然清晰许多,除了容易被人误解为汉朝的汉,几乎就等于是汉族的汉。那么“华服”呢?在知乎的相关回答里,就有人提出“华”作“中华民族”解释,继而认为这是“汉族虚无主义”,还有未参与“华服日”的汉服商家表态,“我是汉人!我不会做华服!”看得一众路人疑惑不已。

叫汉服还是叫华服,一个名字而已,真的这么重要么?

对有些人来说,很重要!尤其中国人骨子里对于“名正言顺”还是颇为推崇的。君不见一个“旗袍”就已经争得人仰马翻了!

稍有近代服饰知识的就会知道,旗袍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中华民国已经十岁有余了,这便意味了,清朝也被推翻许久了。但是旗袍偏偏不慎在于它叫“旗”,十分容易让人联想到旗人之袍。

鲁迅先生有一段颇为著名的论断,讲中国人的想象力可以一路从“短袖子”想到“私生子”,不少人对于“旗袍”的联想也不遑多让。他们可以从“旗袍”想到“八旗”与“清朝”,然后就想到了“剃发易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然后用满怀悲情的句子告诉你,穿旗袍便是对汉人祖先的亵渎。

不过香港人却没有这个烦恼,他们管旗袍叫“长衫”,与男性的长衫同名。尽管是一样的服装,一样的穿着,改了一个名字,就让人好接受多了!瞧,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眼里显然是重要的,但是依然叫“旗袍”的台湾人也想绕开这个似有原罪的“旗”字。于是,在1974 年元旦台北市“中国祺袍研究会”举行成立大会之时,王宇清教授主张改“旗袍”为“祺袍”。提议当场获得大会通过,并成决议案,确立“祺袍”为当代旗袍的官方称谓。

中国祺袍研究会曾经赞助出版过《历代妇女袍服考实》

但是上个世纪的70年代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受服装工业化的冲击,旗袍全民穿着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时的旗袍只是作为一些礼仪性服饰的作用。所以,尽管大会那样举办了,决议如此确立了,执行者却寥寥。在台湾,同音至少有三个词可以称呼旗袍,分别是“旗袍”、“祺袍”和“褀袍”。每每服装界跳出来表示,我们已经要求改名了,叫“旗袍”是不对了,紧接着,文学界就会站出来表示,请使用规范字,请不要自己造字造词。

旗袍名字的尴尬与改名失败,其实早就写下了。1926年就有人提出,叫旗袍太不合适,我们不如叫“中华袍”吧!1926年的旗袍是什么样的呢,估计很多人都没见过,它袖子短而宽大,呈喇叭式开口,袍子本身也呈现A字型结构,显得宽大,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模样,因为它是旗袍诞生时还未定型的样子。当时旗袍还没到全民流行的架势,名媛闺秀穿袄裙洋装者也不在少数。所谓当局者迷,当时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想到,这种初初诞生的款式后来会影响中国女性近百年。可就是这样一个全民基础不牢的时期,改叫“中华袍”都没有成功,后来旗袍势不可挡地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装,想要再改名,谈何容易!

略显滑稽的是,无论是旗袍要改名,还是华服有争议,大家都只是想改名字而已,没有想改服饰本身。这对于许多务实的人来说,简直堪称浪费时间的闹剧,不管改名叫什么,东西不还是原来那个东西么?

可惜,名字这件事,就真的很重要!

2018年,新西兰首届华服国际表演大赛

就拿华服日作为名字依据的那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来说吧,很多人表示出处为《左传》和《尚书》,其实都不在正文里,而是孔颖达的注疏。这么一说明,底气就顿时弱了几分,所以也没人往海报上注明。可是这好歹也算是“华”与“服”产生关联的一个出处啊,汉服便缺乏了这样可以攀到古人关系的依据。

“汉服”完全是一个网络时代的自造词,在此之前,中国典籍里出现的“汉服”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境下的临时组词,比如“汉服”对“秦礼”(《独断》),表示汉代,又如“汉服”对“诸戎风俗”(《蛮书》),表示汉地,都不是一个特定的专有名词;另一种则是出现在《辽史》里的“汉服”,是内涵完整、等级分明的一个章节,与前面的“国服”相对。至于如今的“汉服”,更多是仿造“和服”、“韩服”进行的造词。

就像“和服”其实在日本被称作“着物”一样,“汉服”、“韩服”这样的程度更大意义是对外而不是对内,因为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服饰惟有这些传统服饰,不存在洋装,自然也就不需要一个额外的统称了。

在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让许多人的民族意识在网络交流中觉醒,他们中有一些人选择用服装来表达。当时中国依然存在的传统服饰,要么保留在农村乡间,或偏远地区,大多质朴简陋,与古装剧的服饰相去甚远,要么是很多人觉得难以纳入传统服饰范畴的单的确已经具备中国特色的服饰,如中山装、旗袍、长衫等。

回顾十几年的汉服运动发展史就不难发现,第一件穿上街的汉服,是根据《大汉天子》里的古装戏服仿制的,第一件被制作上传到网络的汉服,具有明显的和服特征。

该叫什么名字,已经早早预备好了,但是服饰本身,却难产而多舛。

其后,汉服爱好者们为汉服该是什么样的,争论了十几年,至今依然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对比被视作效仿对象的和服、韩服统一规范而有全民共识的体系,只能是望洋兴叹。竟然“实”在争论,“名”却出奇地顺畅,在没有经历什么波折之后,很快被统一在了“汉服”这个标准答案上了。而这个所谓的小波折,就是“华服”。

是的,叫汉服还是叫华服,不是2018年的谜团,而是十几年前已经讨论过的冷饭。如今打开“汉服”的百度百科词条,开头第一句就是“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这是2006年的一次编辑中被添加上去的,后来就没有被删除过,而百度华服吧也是直接被跳转到汉服吧去。

在2006年,全民热情高涨地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百度汉服吧的管理层牵头也提交过一套礼服方案,当时便被称为“北京奥运会华服方案”。之所以使用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华服”之头衔可以包容其他民族,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承认,叫汉服总难免有民族主义的色彩,这不仅让其他民族不悦,其实汉族人本身也不见得喜欢被一群网络爱好者的自发活动所代表了。

4月7日至8日,第七届国际华服节暨第九届夫子庙会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十几年过去了,汉服爱好者的队伍看似壮大了许多,事实上是像这次华服日的活动需要挂上bilibili的名字一样,是吸收了很多古风爱好者的群体。当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淡的时候,古风圈却和汉服圈越来越融合了,毕竟漂亮衣服谁都喜欢,如今的汉服爱好者们也不会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对着是不是披头散发、是不是染发、是不是使用了拉链蕾丝等现代元素直接上升到某个民族原则的高度。

这却也导致,原本汉服爱好者们比较偏向讨论的款式问题消融了,只要是古风色彩的,都容易被称作为汉服。

2018年5月6日,甘肃张掖汉服爱好者庆祝传统“花朝节”,在甘肃离城市最近的湿地举办了户外花朝节立夏"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人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视觉中国)

可汉服爱好者们不怎么想叫“华服”,却不太允许旗袍唐装之流叫“华服”,毕竟这个名字依然是一个博大的、令人觉得有利可图的名字。就像华服日,它竟然叫做“中国华服日”,就像曾经扎堆拍摄的《中国式离婚》、《中国合伙人》,以及近年大热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有嘻哈》一样,其实上升不到国民高度去,却总觉得带了这个开头十分厉害。事实上,他们就叫这个名字而已,我们中不穿古风服饰、不那样离婚、也没有合伙人、更是音痴听不懂嘻哈的,才是芸芸众生里的绝大多数。

瞧,名字这个时候又不怎么重要了!其实,它们也只对那些对此锱铢必较的人重要,大多数人还是在现实的胜利真真切切的生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汉服 工业化 汉族 文化民族主义 礼仪之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