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拉塞尔:拜登是在为中国变强赢得时间?我不这么认为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17 08:28

丹尼尔·拉塞尔

丹尼尔·拉塞尔作者

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

【导读】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中美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议。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撰文评述此次会晤,指出中美外交应建立在互相尊重而非互相攻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除了呼吁中美展开接触,拉塞尔还对中国施行的政策以及当下的国际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他的个人观点,观察者网不表认同。

【文/丹尼尔·拉塞尔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美中关系发展已进入危险和动荡的阶段,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中国领导人看到世界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他看来,东方正在崛起,西方正在衰落;“时间和势头”在中国一边。为了利用这种有利的力量关系形势,他支持在国际上采取一种更加自信、更加竞争、毫不妥协的姿态。在“双循环”的旗帜下,他加大力度谋求掌握本土技术以减少中国对世界的依赖,同时增加世界对中国的依赖。

同时,在美国乔·拜登总统的工作环境里则充满了两党对华怀疑、沮丧和敌对的气氛。就在他试图要团结盟友共同抵制中国的不良行为时,他所要做的却是费力不讨好地去团结这个一盘散沙的联盟。

北京掌握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新能力,拜登正在设法与之抗衡。例如,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估计,到2030年,北京将获得约1000枚可投射核弹头,比五角大楼去年的估算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戏剧性的加速,再加上中国正大规模投资建设本国的核“三位一体”投射系统,暗示出中国正令人不安地从掌握核威慑能力转向掌握核作战能力。

还有其它恼人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美中关系。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担心中国出口监控技术,以及再次以国家力量支持知识产权网络盗窃行为。北京也有一长串的不满,包括华盛顿指责中国的新疆政策,美国对华展开新的制裁和限制,此前扣留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南海展开军事行动,以及更高调地展现出支持台湾地区的姿态。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拜登和习宣布计划于11月15日举行“虚拟峰会”。举行视频会议的消息勾起了人们的希望和恐惧。尽管这只是一次虚拟会晤,但这是两国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对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家来说,这代表着一个可能的转折点出现了:一个将美中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的机会。对其他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持怀疑美国态度的人来说,他们担心拜登会被骗进另一轮双边对话中,只会产生空洞的承诺,并为中国变强赢得时间。

中美两国元首进行视频会议 图源:新华社

但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抓住重点。拜登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是政治老手,他们是带着一种大国竞争的紧迫感上台的,他们下决心不再接受北京所喜欢的那种大规模仪式性会晤。他们不会被诱骗进徒劳无益的对话。另一方面,鉴于美中两国的问题都不会马上消失,以及视频会议并不能取代广泛的私人接触,人们必然不会对本次会议抱有太高期望。然而,即使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外交接触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次会议为拜登和习近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开始建立重要的护栏以防危机发生。

如果两人能建立一套定期沟通机制,从而在条件允许时进行面谈,那么美中两国就可以更容易地管控两国关系波动和风险。如果他们能在较低层级开通官方沟通渠道以提供和探寻信息而非吹嘘和斥责,他们就可以改善两国虽受管制但仍紧张的竞争关系。

如果拜登保证美国仍真正信守“一个中国”政策并能使习近平相信,如果习近平保证中国仍致力于和平解决台湾地位问题并能使拜登相信,那么他们就可以缓和围绕这一热点问题所引发的紧张局势。通过这种做法,两位领导人可以预防美中竞争升级为更加危险的美中对抗。

阻止螺旋式下降

拜登1月份上任时,北京方面似乎仍对他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新总统会迅速取消关税,并使两国关系恢复到奥巴马执政时的相对友好状态。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动荡不安,其政策不可预测且反复无常,其言词充满敌意,许多中国官员欢迎一位头脑清醒、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当选美国总统,而且这个人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长达十多年的友谊,并在外交政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视拜登竞选时所持的对华强硬立场是政治需要,并以为他一旦当选就会改弦更张,正如其众多前任所做的那样。

但新政府的犀利言论和强硬手段很快就打破了这种期望。在拜登就任总统的第一年,美中关系仍然深陷在不信任的泥潭之中,被大多是肆无忌惮的零和博弈所左右。拜登将精力放在国内重建和修复联盟上,这源自于他坚信美国需要首先加强自身实力才能与别国展开有效接触,这意味着总统并不急于同北京展开谈判。

美中对话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时期表现不佳,美国对此感到沮丧,这进一步削弱了美方进行双边谈判的积极性。因此,在特朗普执政末期时就陷入停顿的美中接触很难再重新开始。

拜登施行的强硬路线和他努力建立国际反华联盟的行为令许多中国官员(也许还有领导人)感到失望,如果不是感到自己受到了背叛的话。他们的失望情绪助长了中国官员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其中就包括中共最高外交决策官员杨洁篪3月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会面时,在镜头前发表的那一番言辞激烈的讲话。

今年7月,副国务卿温迪·舍曼访问中国,中国人再一次展现出了这种愤怒情绪。中国外交部还在她与中国官员会晤时,公开发布了对美要求清单。每次在与拜登政府官员会晤时,北京都坚称,在美国采取行动以“改善气氛,回到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正确’道路”前,合作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实际上,中国发给美国的信息是“取消关税,移除出口管制,在台湾、新疆、香港和南海等问题上后退,然后我们才可以谈”。

这些“战狼”型要求显示出美中外交已经到了多么艰难的境地。今天,双方都坚信本国制度的优越性,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制度的缺点上。双方似乎都决心通过威慑和胁迫手段而不是通过激励或妥协来改变对方的行为。

对中国来说,2021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充满了民族主义纪念日和令人心潮澎湃的坚定自信——在印度边境,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东海和南海以及在台湾海峡。对美国来说,这是斗争和复苏的一年,“中国挑战”一直是本年度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使得11月15日的会议成为一个难得而重要的机会,使领导人可以尝试改变基调,减少破坏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现在,台湾地区构成了一个特别的风险,尤其是在中美危机沟通机制和互惠护栏已经坍塌后,这导致一旦发生变故,就会产生误判并使事态无法缓和地升级。在台湾及其周边地区,侵犯性的军事信号、半导体供货问题和危险的政治姿态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危险的组合,可能引发一场不必要的对抗性摊牌,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阻止这场危机。正如拜登喜欢说的那样,唯一比战争更糟糕的事是一场意外爆发的战争。

尽管峰会无法解决,甚至无法开始解决诸如台湾地区未来地位这样的问题,但这次峰会确实为两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重建某些安全措施,以防止两国动用武力解决争端。

鉴于美中两国的国内政治议程使疑难问题的解决变得日益困难,借助此次峰会重启这样的努力就变得非常重要。随着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华盛顿民主共和两党的反华热情高涨,这使得达成妥协和发展中美关系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渺茫。同时,中国还要召开至关重要的中共二十大。两方领导人都不能示弱。

私人关系就是政治关系

我33年的外交生涯,包括担任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的经历,教会了我人的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我的经验看,领导人是非常“人性化”的。有时候,这些人性因素可能是风险因素——毕竟,“骄兵必败”,领导人在火头上做出的决定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但拜登和习近平的私人关系(他们是两个非常不同的人),有可能会在未来一年中被证明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在2011年夏,我陪同时任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见到了当时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这次旅行标志着两人密切关系的开始。在吃饭、长距离散步和其他非正式场合,两位领导人就私人问题和政策问题进行了详谈,阐述了他们各自的世界观和本国面临的挑战。此后进行的一系列会谈,包括习近平像奥巴马总统一样担任国家元首后两人进行的会谈,使两人的关系变得日益深厚。

2011年拜登访华 图源:央视网

两人长达十年的私人关系对双方而言都是财富。当9月9日拜登给习近平打电话时,尽管这次电话交流可能以指责开头,但它却以达成建设性的共识告终,两人决定两国高级官员应在第三国会面并一起为两国领导人的视频会议做出安排。拜登和习近平所结成的私人关系肯定有助于此次通话达成积极结果。如果他们彼此互不了解,拜登就不会凭直觉知道如何才能最快地打通习近平的电话。如果两人不是在经年累月的交往中建立起了彼此尊重,那习近平就不会认真听取拜登所说的话。

为了证明高层外交的力量,中国政府在那次通话后发布了一份声明,宣扬两国领导人展开深入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媒体随后报道说,两国元首同意保持密切沟通,并指示官员加强对话,努力发展双边关系。几乎在一夜之间,官方媒体的社论基调和中国学者在国际会议上的发言要点都发生了变化;美中关系空了一半的杯子似乎突然间变成了有一半是满的。对此次通话的官方解读向整个体制的官员传达了一条信息,即现在可以转而进行对话。

11月15日举行的视频会议可以进一步促使两国展开有意义的外交活动。它可以启动两国的认真接触,展开探索、解释、考验、谈判,甚至妥协等外交活动。正如杰克·沙利文所说,“激烈的竞争需要激烈的外交”。一次虚拟峰会不会彻底改变两国关系,但它可以帮助双方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取得成果,包括在最需要美中两国携手合作的国际安全议题上——从防止军备竞赛到保护环境。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中两国的气候谈判代表约翰·克里和解振华出人意料地发表了一份有关双边合作的美中联合声明,就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拜登和习近平的对话多么富有成效,全世界都不太可能看到两国重拾像“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那样广泛、冗长和注重礼节的外交活动。考虑到此类会谈不会产生很多现实的解决方案,此类外交活动取得的成果对美国官员来说太小了。然而,上届政府通过总统推特或国务卿宣讲谩骂方式进行的“谴责式”外交是一次可悲而危险的失败尝试。真正的接触是把建立关系、积极倾听、说服对方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非常人性化地组合在一起。我们需要展开这样的外交活动(特别是在高层外交活动中)来发展美中关系,以阻止两国关系螺旋式下降到可能爆发战争的程度。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外交事务》杂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由冠群
中美竞争 峰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