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伦敦陷落》——槽点与狗血齐飞,《使命》共《战地》一色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4-12 07:43

地瓜

地瓜作者

一个学经济学的,酷爱看电影电视剧

周五那天,我去看了传说中的《伦敦陷落》。这部电影是2013年《奥林匹斯的陷落》的续篇——当然,两者在剧情上并无太大关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不过《伦敦陷落》倒是很好地延续了《奥林匹斯的陷落》的风格——整个“陷落”系列,已经树立起了“意淫反恐动作片”的金字招牌。这个政治上可劲儿意淫,形式上可劲儿爆炸、枪战的系列,没准儿将来也会繁荣昌盛,吸引一批拥趸呢。

所以如果你看过《奥林匹斯的陷落》,那你就知道《伦敦陷落》是怎么个尿性,你可以把这个页面关掉了;没看过的话,听我慢慢道来。

《奥林匹斯的陷落》讲的是一群来自朝鲜的恐怖分子,动用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成功占领白宫、俘虏总统,然后被主角一人开挂团灭的故事。

全片布满槽点(各种逻辑和现实漏洞)、洒满狗血(各种老套的剧情和人设),充斥美式价值观(我们美国blabla),唯一可看的是一些枪战和动作场面。

现在,上面这句加粗的话,可以一字不差地套用到今天这部《伦敦陷落》上。

只不过,《伦敦陷落》玩儿的场面更大:《奥林匹斯的陷落》整部电影只是在白宫里打来打去;《伦敦陷落》直接把伦敦变为战场。在这里我得推荐喜欢大场面的人去看《伦敦陷落》——各种远景、全景,镜头围着白宫、空军一号、威斯敏斯特教堂、大本钟、白金汉宫这些标志性物体摇移升降、推拉俯仰,恨不得围着它们转360度;同时配以有节奏的雄壮音乐,震得人一愣一愣的。

《伦敦陷落》的情节也更宏伟:《奥林匹斯的陷落》里只有美国总统一人被俘;《伦敦陷落》上来就干掉了来伦敦参加病逝的前英国首相葬礼的德、加、法、日、意五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当然比主创聪明的你也应该想到前英国首相也是大反派之前秘密干掉的。

如果你想看一场精密的刺杀还是免了,但你喜欢爆炸那就赚了,这些政要的死法非常简单粗暴且单一——五人中有四人是直接或间接死于炸弹。

加拿大总理的汽车被炸了。

日本首相的汽车行到桥中,桥被炸了。

这里颇喜感的是,很多政要都有自己的车队,且有英国警方开道,日本首相却和司机两个人挤在一辆小汽车里,还要忍受伦敦糟糕的交通,不能不说是高级黑。

意大利总理跟美人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上卿卿我我,教堂被炸了。

电影黑起意大利人也是不遗余力,其他政要都是表情严肃、正襟危坐,而且要么处理国事政务,要么与家人情真意切,就只有意大利总理搞这些业余爱好。看到他跟美女甜言蜜语时,我周围的观众们都发出了很懂的笑声。

法国总统一个人在游艇上优哉游哉,游艇被炸了。

要不要这么敷衍?!

你一定非常想知道,反派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做到了这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别急。我们先回顾一下《奥林匹斯的陷落》中朝鲜恐怖分子是怎么三步走拿下白宫的:首先他们渗透了拜访白宫的韩国总理的安全团队,凭此让一部分恐怖分子进入白宫;让一架装上机炮的C130运输机,扫清白宫外围地面防御;然后另一部分恐怖分子从地面强攻,大家里应外合攻占白宫。

听上去很有道理不是吗!先期渗透后期强攻,先空中打击后地面突入,多么严谨的计划啊!

如果不去深究为什么韩国总理的保镖会被允许携带武器进入白宫、一架大型运输机如何一路躲过“911”之后精密的北美防空网靠近华盛顿之类的问题的话。相信我,这种问题有很多。

同理,《伦敦陷落》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反派是一个手眼通天的军火商,为报私仇,纠集大批境外反美势力,渗透了伦、敦、警、察、厅……导致事发当天的警察部队中,尽是敌人。

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也遭到渗透,德国总理就在这被乱枪射死。

电影的逻辑非常严密,我竟无言以对。我还以为这种大规模渗透行动只能由九头蛇这样的逆天传销机构发起才不会走漏风声,不然各国情报机关早就互相渗透得一家亲了吧。

可是不对啊,反派又是怎么拿到各国政要的安保细节的?原来他又搞定了英国军情六处的一个不知道什么级别的人。看来人脉决定一切啊。

总之,如同之前美国的安全系统被黑得一塌糊涂一样,本片里英国的安全系统也被黑得一塌糊涂。从警察、到皇家卫队、到军情六处,没有一个部门不是漏洞百出、千疮百孔。

至于反派又是怎么定位每个政要的具体位置的,就不要深究了吧。

当反派发动了外科手术般的斩首行动后,又一次展现了其一手遮天的实力:其黑客不仅掌握了伦敦市政系统,切断一切交通通讯;更是连英美高层的安全通讯线路都能监控,连美国副总统的讯息都能拦截——而电影已经懒得解释反派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了。

这部电影传达出的价值观,与前作《白宫陷落》一样,很美式,也很简单粗暴。它不像《间谍之桥》宣扬美国颇为自豪的法治精神,也不像《拯救大兵瑞恩》宣扬美国的人文关怀。它宣扬的东西很简单:美国人的目的是保护盟友,干翻敌人;手段是不择手段。

影片开场是美国用无人机对反派进行斩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炸死了反派无辜的女儿,反派及其俩儿子都活了下来(这也挺值得吐槽的,整个大庄园都炸没了,该死的一个没死)。这个“不知情”基本上洗刷净了美国的道德污点,告诉观众即使美国经常整出一些“附带伤害”,那也真不是故意的。

这才引出了反派的一系列报复。而主角在保护总统、反击反派的过程中,也一贯秉持以暴制暴的原则,严刑拷打、爆头抹脖,血虐各路敌人,让观众看得很爽,无形中告诉观众:美国的敌人没有人权可言,也不必管他们背后的社会问题,都干掉就行。从上一部的朝鲜恐怖分子,到这一部的巴基斯坦军火商,无一不是如此。

影片结尾美国再次动用无人机斩首藏匿的反派,特意跟观众强调了一下:确认周围无平民。这一瞬间我真是尴尬癌都犯了。

这是一部鹰派自我感觉良好的影片:我强硬、我杀人、我用无人机扔大炸弹,但我是个好人。而且我胜利了。

这样的自我宣传挺无聊的,也很难激起非西方国家观众的共鸣。不过,在全球反恐形势愈加严峻、欧洲移民爆棚又连受恐袭的环境下,这样的题材没准儿真的能在西方国家大卖。

看到这里你也应该明白,“陷落”系列都是不能带一丁点儿脑子看否则就是自寻烦恼的片。

但其实这不能完全怪主创。观众们想看惊天危机,想看地标被炸,想看手眼通天的政要也面临死亡威胁——但这在现实中绝对不可能发生。如果要让它发生,主创们得知道政要的安保漏洞——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拍出来。

所幸我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完全没有受到前面所提的困扰。当我像打坐一样进入一种虚无状态,想电影中角色所想时,就能体会到枪战与动作带来的非凡乐趣。

值得夸奖的是电影中的一段情节,描绘的是身为美国总统保镖的主角与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SAS)和美国突击队,趁着夜色,在狭窄的伦敦巷子里对关押美国总统的恐怖分子发动攻击,双方轻重武器齐上阵,激烈交火。

电影在这里用了一个长约两分多钟的长镜头,表现主角一行如何穿越枪弹横飞的巷子,向前推进,犹如打了一场《使命召唤》或是《战地》一样,让我这个游戏迷热血沸腾,立刻想回来再重温一遍。

《伦敦陷落》

《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

完整的长镜头见这里:

主创好像也很清楚自己在打游戏,还给了很多第一人称持枪的镜头。

由于这几段拍得颇为惊艳,使得我对本片的印象大为提升,所以最后觉得五分制的话它值三分,因为被爽到后还骂导演,正如放下筷子骂娘一样是不对的。

不过对于不喜欢游戏或枪战的人来说,当然本片也就一分不值了。

不说了,我打《使命召唤》去了。祝大家观影愉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关注作者公众号银幕筛查机(filmfilter),获取更多新鲜电影解读。

责任编辑:李楚悦
伦敦 电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

矛头直指哈尔科夫,普京首次公开俄军意图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中俄联合声明重量级要点,不只有图们江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