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新华社这组海外调查,揭开人权话语的“假面”与真谛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2-29 07:39

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作者

没啥,就是想和你分享点看法

【文/底线思维】

粉饰自己,是他们的特长。

拿人权当工具,掩盖自身弊病,诋毁他人清白。 是的,这就是美西方一些流氓政客惯用的伎俩。

最近,美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这种打着人权幌子搞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的行径,让人们再次见识了美西方政客以“人权”粉饰强权的虚伪和霸道。

小编真想送他们几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的丑恶嘴脸。凑巧看到新华社播发的一组关于海外人权治理的新闻调查,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最好的“照妖镜”吗!这组多语种、全媒态播发的海外人权调查报道,用白描、写实的调查报道风格,讲述了两个国外中年男子的悲惨遭遇,通过他们的痛心控诉,直接扯掉了美西方所谓人权的“皇帝新衣”。

两个故事背后的现实之重

有网友评论说,这组报道,是中国媒体国际化新闻调查的一次探索,平实的风格贴近人心,感人的细节引发共情,厚重的调查发人深思。

上篇《为生存而呐喊》中,45岁的叙利亚难民阿卜杜拉•库尔迪回忆在2015年带着妻儿试图渡过地中海逃往欧洲的经历。途中巨浪打翻船只,除库尔迪外,家人葬身大海。小儿子艾兰“卧眠”地中海海滩,成为当年欧洲难民危机中最令人揪心的画面,也成为库尔迪心中永远的痛。

海外人权调查:无声呐喊,为了生存

故事的背后是沉重的现实。

2011年,也就是“阿拉伯之春”开始那年,经地中海抵达欧洲以及葬身地中海的难民人数均创2006年以来新高,分别超过5.8万人和1500人;2014年至2020年,超过2万名偷渡者命丧地中海,2021年上半年,这一死亡人数为114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8%。

2001年以来,美国以“反恐”之名发动的战争和开展的军事行动覆盖了全球约40%的国家,夺去超过80万人的生命,令3800多万人流离失所。仅叙利亚一国,截至2020年年底,就有135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超过其战前人口半数……

“我不懂政治……但即便一个普通人也清楚,武器从西方国家进入叙利亚,来自西方的干预是叙利亚局势恶化的根源。”面对新华社记者,库尔迪的这句控诉,如同证词,把美西方推向历史的“被告席”。

下篇《为公正而呐喊》,选取的故事同样让人扼腕叹息。2017年,一场震惊世界的伦敦格伦费尔公寓楼大火,夺去了英国人舒凯尔的六位至亲的生命。火灾隐患早有先兆,但居民反馈的声音因身份低微无人重视;灾后调查缓慢,至今竟无人因此受罚和被捕。

这场早有隐患的大火本可以避免,但“没有人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如果他们的投诉能及时得到处理,火灾可能就不会发生。”读者不免叩问,为什么?因为出事大楼里的数百名住户很多是移民和非洲、阿拉伯等少数族裔,“他们是外来者,是少数族裔,所以从来没有受到过平等的对待。”

海外人权调查:为公正而呐喊

舒凯尔的遭遇令人痛心。让人看到,国家的经济发达并不必然转化为个人的幸福。没有了公平正义,种族歧视将淹没求救的呼声,“人人生而平等”也只是“真实的谎言”。“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数代表我的幸福,那就是负数。”结尾处,舒凯尔的这句话让不少网友读后双眼浸湿。

在优兔平台上,有海外网民留言说:“看完视频,我不禁流泪。”在脸谱平台,网友Roy Vickers 跟帖回复:“但是你相信吗,美国会继续出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网友De Hun Ong跟帖评论:“让我们祈祷这类人为悲剧会有不再发生的那一天。”

《国际观察:无声呐喊——为了正义》

西方话语压制下的共同呐喊

这组新闻调查介绍了大量事件背景、引用权威数据,叙事与说理穿插结合。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由点及面,故事的真相、要说的道理一目了然。此外,新华社还调动海外分社对全球四个大洲、53个国家的受访者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最终用数据可视化形式呈现了多个“人人心中有,西媒笔下无“的民意。

93%的受访者认同“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认同“幸福生活”是衡量人权状况的重要主体感受的人群占比超87%;认为自主而有效的国家治理对于人权保障事业“比较重要”和“极为重要”的人群占比在各类型国家中均超过80%……调查结果反映了海外受访民众在人权治理问题上的感受与看法,体现出一些共识性认知。

新华社海外人权治理新闻调查问卷结果

新华社这次海外新闻调查,既关注战贫国家的难民,也包括发达国家中的弱势群体;既关注个体的故事,传递温度,也展开问卷调查,发出世界民众有关人权的共同声音。在西方掌控国际话语权,全球民意长期处于被垄断、被压制、被歪曲的状态下,这组调查报道无疑为捍卫地球村普通人的表达权撕开了一个缺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认为,国际传播要直面全球关注的重点、热点和敏感议题。新华社这组人权问卷及新闻调查报道,立足全球走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大范围问卷调查和个体叙事这种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就全球性议题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提出了中国的看法,表现出中国愿与世界探索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路径,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共同议题的共情话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新也认为,新华社的调查报道,意在倾听世界民众的心声、以悲天悯人的天下情怀讲好世界故事,新华社借助海外分社的力量开展了问卷调查,获得了53个国家民众的人权问题答案,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人类共同价值,通过两个故事及国际民意调查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这是一次世界故事的中国表达,是“以中国声音回应世界关切”的重要媒体实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人权 西方 调查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这类影片太少,希望张艺谋抓住《三体》精髓”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话李世默:他们想控制话语权,但我们不能再接受!

瑞士和会上,他忍不住说了实话:他们不来,无法影响俄

又一名校回应!要不要破格录取,到底听谁的?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