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昶:明朝闭关锁国,是一种进攻性策略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鲜传”

2018-05-11 09:00

丁昶

丁昶作者

历史爱好者

明朝在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常被视为闭关锁国的表现。本文从明人的天下观说起,提出明清虽都行闭关锁国的战略,但其历史意义却截然不同。对于明清史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人们常说,明朝实行“闭关锁国”。可是实际上,明代史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闭关锁国”这四个字。

追根溯源,所谓“锁国”的说法,其实来自日本德川幕府的《锁国令》。当时欧洲天主教向日本渗透得很厉害,威胁到了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势力,所以德川幕府先后颁布《禁教令》和《锁国令》,禁止日本人与外界交流。这是典型的文化收缩、防御姿态。在这一点上,通常流行的解释并无不妥。

那么这种理解是否也适用于当年的明朝呢?

《明史•成祖本纪》是这样评价明朝的:“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这是一种需要收缩、防御的姿态?

事实上,直到清朝乾隆会见马戈尔尼时,还在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

看出来了吗?中国人的问题跟日本人恰恰相反,不是说感到威胁、想要抗拒外来渗透,而是太不把海外势力当一回事了。

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明朝人目空一切,可又规定“寸板不许下海”,这是什么意思呢?

此事说来话长。我们得从明朝的国家战略说起。

全《明史》共280万字,提到海禁的文字一共只有7处,而关于北伐的叙述却连篇累牍。朱元璋先后8次组织北伐,远征蒙古。他还把自己的9个儿子封为塞王,分段镇守北部边疆。

再到永乐大帝,像七下西洋那么大的事情,他让身边一个太监去办就完了。那他自己呢?“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最后也死在北伐的征途上。

明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北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把地球仪扔在一边,站到明朝人的位置上看一看世界。

在明朝人看来,全天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中国,一个大漠。全天下共有两个国家,一个大明,一个蒙古。全天下只有一组国际关系,那就是明蒙关系。

明朝初年,对蒙古实施的是“犁庭扫穴”。所谓犁庭扫穴,就是要把对方的势力连根拨起,彻底扫除。传说罗马击败迦太基之后,再用海盐把迦太基城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遍,令其寸草不生。这个就是典型的犁庭了。

但问题是犁庭扫穴只对定居民族有杀伤力,而蒙古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所以虽然明军多次攻破、毁灭蒙古王庭的所在地,然而终究不能令其完全屈服。

永乐大帝北伐身死之后,明朝改变了策略,开始对蒙古实施贸易禁运。这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闭关锁国”。

蒙古高原物产稀少,盐、铁两样尤其紧缺。可是明朝人的禁运措施十分严格。就连蒙古人想要买一口铁锅都不行,怕你拿去融化了做兵器。

不过明朝人搞制裁也讲究“人性化”。如果确实是拿去炒菜,把锅用坏了。那么只要把旧锅交还,就可以买一口新的,维持“控锅限额”不变即可。

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的禁运战略效果远胜于犁庭扫穴。蒙古经济被搞得奄奄一息,蒙古各部也渐趋分崩离析,内乱不止。

把明蒙关系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海禁政策也就容易理解了。

在明朝人看来,海外诸国都是一个个“像素”级别的小岛。根本用不着制定任何政策来针对它们。实际上,海禁政策是用来对付海盗的。比如戚继光打击的倭寇,就属于海盗。

《明史》称这些海贼“乘风往来,瞬息千里”,跟游牧骑兵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的巢穴孤悬海外,茫茫波涛,犹如大漠,因此极难剿灭。同时他们与蒙古一样,许多物资都有求于明朝。因此,犁庭扫穴既然不行,那么以闭关锁国对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由此可见,中国的闭关锁国是进攻,日本的闭关锁国是防守,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有趣的是,直到晚清虎门销烟时,道光皇帝还在考虑对英国人实施贸易禁运。他写信问林则徐:“其茶叶、大黄果否为该夷所必需,倘欲断绝,是否堪以禁止?”

因为时人传说英国人没有茶叶、大黄就会便秘腹涨而死。所以就留下了“茶黄制夷”的笑谈。

从战略上看,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然而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当年蒙古各部被明朝包围时,闭关锁国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绞杀战略。后来经过航海大发现,新旧大陆连为一体,对清朝形成反包围。这时候的闭关锁国,就变成慢性自杀了。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小鲜传”,观察者经作者授权节录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古代 明朝 外交思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国内矿藏价值万亿,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

“中国电车给美国普通消费者带来希望,老牌车企难眠”

再干6年,普京能带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吗?

芬兰企业力推中企参与:别谈政治,中国技术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