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博士:我坚持认为,参与研究的近20人都应被列为共同作者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1-22 08:04

X博士

X博士作者

青年科研人员

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的11名研究生联合提交了长达125页的材料,举报自己的导师黄某某,指控其涉嫌篡改实验数据、造假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

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这起事件很快占据舆情热搜榜,有关高校老师造假、导师与学生关系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事后,观察者网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科研人员谈了谈华中农大事件。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联名举报信

观察者网:这不是学术界第一次爆出类似丑闻了,我们先来说篡改实验数据、图片造假这件事情。我们知道理工科研究基本是基于实验数据,但实验也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实验无法复制。你也是理工科出身,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切身感受?如果一个作者篡改他的实验数据,外界如何得知和评判?

X博士:这确实不是在学术界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了,但是本次被举报的黄某实验室情况特别恶劣。很多的研究不能说是学术不端,甚至于直接就是无中生有的恶意造假,这类不称职的研究人员“导师”应该被严肃处理。

由于科学实验的复杂性,作为一个外人,单纯从论文入手,其实非常难以判别一个发表的在专业期刊上的实验数据是否完全的准确,能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事实。但由于学术界的交流交往非常密切,当一个轰动性的成果产生后,就会有本领域的其它实验室根据这一研究结果进行复现,或试图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开发,所以如果有明显的可重复性问题,也往往能在结果复现阶段就暴露出来。就比如2023年非常火爆的常温超导这一研究方向,不管是美国研究组的成果还是韩国研究组的LK99,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同行进行复现研究,最终也确认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可靠。

观察者网:目前我们在理工科实验论文发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和规范,来确保论文的准确性?

X博士:目前对一项论文准确性、科学性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行评议实现的。一般来讲,在你投稿后,论文的学术编辑会将这一篇文章发送给3-5个在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的研究人员,让他们对这一篇论文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大部分审查意见倾向于积极,那论文将会被接受或将在进行修改后被接受,而如果这些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则论文将会被驳回,需要进行更大程度的修改才能发表。

对于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实验设计逻辑有明显错误,或者数据无法支撑作者的结论,审稿专家一般都能有效地发现这些潜在的风险。但如果涉及到特别细节的领域(如某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审稿人往往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索,可能就会被作者“蒙混过关”。

此外,因为一项研究的内容往往较为聚焦,哪怕是资深的审稿人,也不能确保能完全理解这一篇论文的内容。这也会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被误杀的情况,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

近些年来也大量出现一篇论文,在通过同行评审后,又在网上被其他读者发现数据造假或重复使用等情况,造成了比较恶劣的不良影响,这些都说明目前的同行评议制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观察者网:根据调查,目前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中,除了我们常见的抄袭剽窃外,还有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很多论文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也有导师指导的成果。目前在联合署名方面,有哪些规范,又有哪些潜规则?

X博士:从常理上讲,所有参与了这一项研究的人,都有资格被列入共同作者,但有时候出于一些现实考虑,比如经费以及职称评审等原因,并不能保证作者名单中的作者次序与其实际贡献比例相符。这也是在一篇论文的发表中最容易产生矛盾的部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曾经有过数不胜数的故事。一般来讲,大家竞争最激烈的是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之后的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如果在一项研究中有多个单位介入,一般这些单位都会贡献出一个共同通讯作者,或一个共同第一作者。

有一些老专家认为论文署名作者过多(比如多于10个),就是学术不规范的体现,但我其实有不同的看法,在日益讲究跨领域学术合作的今天,论文很难由单一团队独立完成。比如我最近正在撰写的一篇论文,有五个单位(包括研究所、大学、公司)都实际参与了工作,并贡献出了重要的资源。我一直坚持,参与这项研究的近20人都有资格,且应该被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举报材料

观察者网:学生们在举报信中也提到,一些研究生非常配合导师的造假行为,因此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然而,不愿意配合的学生却遭到了老师的打压,使得他们无法坚持下去。这其实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一是导师对学生的支配性地位,二是导师和学生捆绑为利益共同体。近年来也有不少类似学生不堪导师压力自杀、抑郁的案例。从你的观察来看,导师对学生的支配性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潜)规则助长了这股风气?

X博士:有才无德的“混蛋导师”在全球各地都很常见,也未必都会被肃清出科研队伍,但仍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应该让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双方的地位更加平等。在发现问题与导师实在无法沟通时,应支持学生更换导师,给大家重新开始的机会。

至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博士生的科研工作不稳定性强,失败率高。这就导致几乎每一个博士生(包括我自己)在就读期间都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的情况。我的建议是不要讳疾忌医,要积极接受治疗。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修炼的一部分,只有突破了这些困境,才能在未来生活中面对更大的挑战。。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强导师制度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在如英国等地的教育体系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被弱化,反而造成了博士毕业更加困难,导师不尽责的情况更加常见。这种情况长期下去,一定会造成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观察者网:很多网友赞扬这次举报的11名学生的勇气,也担忧他们的学业是否会受到影响。戳破这层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会面临哪些压力和风险?

X博士:这些情况都反映了,目前研究机构或学校对在读博士生研究生的支持保护力度不够大,更多的是对他们可能进行的“维权行为”采取防范的态度,而不是支持的态度。如果遇到了相关情况,学生向学校举报时,单位也不应该采取一味“捂盖子”的回避压服态度,而应该深入调查这些事件,达成可以服众的最终结论。

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这十一名学生发起这项举报,也是对目前的科研体制及监管机制有信心的表现,他们发自内心希望让国家的科研风气更加端正。我也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并最终实现他们的科研理想。

观察者网:根据公开资料,这位黄老师曾主持过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973、十四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也是目前学术腐败的一大根源。为什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成了滋生蛀虫的温床,这里面到底有哪些漏洞?

X博士:这是一个带有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如果他拿不到这些项目,就不会在目前的科研生态中存活。这位黄姓研究人员有可能是一个擅长讲故事,但并不喜欢做实事的人,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应该及早的被清除出科研队伍。

事实上,在正规的央属研究机构里,通过重点项目进行腐败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由于复杂严谨的招标、审计等环节的存在,进行正常的科研工作都会很容易遇到流程上的阻力。科研方面的腐败可能在地方小机构或企业横向项目中更加常见。有时候为了完成项目指标,课题组也不得不进行类似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

观察者网:另外就是目前被诟病的学术评价体系问题,往往唯论文、唯成果论,最后变成了唯职称、唯关系论。一方面,身处其中的老师、学生都不堪其苦;另一方面,舆论又在批评学术圈只知道发论文,研究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你觉得这两个矛盾该如何破,问题出在哪里?

X博士: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涉及到了主流舆论与科研圈的互相不理解。

至于学术评价体系,买个单位都需要一套适用于自己环境的考评方法。但由于每个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很难(几乎不可能)找到一套适用于大多数研究领域的考评方法。但单位又有对研究人员的表现进行定量评估考评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不得不使用论文、专利的数量以及获得经费的数量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现状。

至于舆论反馈中,科研界只知道发论文,做了很多没用的东西,更多还是对科学研究的不理解。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需要大量中等水平甚至低水平的研究论文作为支撑。科学研究本身也有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指望所有研究成果都是高质量、可转化的,显然也不符合客观规律。

观察者网:你的硕博研究都是在美国完成的,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在美国学术圈在评价体系、师生关系方面,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X博士:欧美国家的现代科学研究,相比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开始的时间早了不少。某种程度上讲,浮躁的气息比中国要少一些。所以在评价体系上讲,也比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要更加细化,对不同的领域往往采取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我所在的密歇根大学招聘的助理教授中,很少有因为达不到考核标准在第一聘期结束后被踢走的情况。但美国与中国的科研体系也有共同点,就是需要研究人员能够支撑得起自己科研课题组的费用。

目前的科学研究中,由于容易突破的节点,已经被好几代的前人突破完了,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新的材料以及实验耗材才能完成一项看得过去的研究,这样都造成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向个别机构集中的情况。这对于百花齐放的科学创新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师生关系方面,目前我国的培养体系其实脱胎于美国,学生习惯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是因为美国的导师往往使用课题组科研经费给博士研究生支付工资及学费。从这一层面上说,一部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劳资矛盾。学生的劳动产生的价值显然是远远高于一个月两三千美金的工资,而剩余的价值可以被理解为广义上的学费。

我身边的同学中也有多名因和导师关系不好而中途更换导师,甚至退学重考的情况,也有一些朋友出于自己的学术发展前景的考虑,选择在中途更换学校、更换研究方向。对于本地人来讲,他们的选择空间往往比较大,在退学时也不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作为留学生,在进行这一些事关生存地位的艰难选择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了不少学生产生情绪问题。

曾经有两个朋友发生了非常相近的故事,都是在接近毕业且超额完成研究工作时,导师出于个人利益考虑,不愿放他们答辩。他们都选择了向系领导反映,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系院一级的介入、调解下,我的这几位朋友最终都成功完成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在事发时都面临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但最终仍旧克服了这些困难。

我希望我们的博士生能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及选择权,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安全感。也希望各单位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科研工作不易,每一位参与者的工作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观察者网:说到这里,正好也来谈谈中国学术成果的世界影响力问题。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X博士:近20年来,中国在科学研究上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论文的发表数量越来越多,也证明了我们的科学研究体系在不断的进步。与日本、德国、荷兰、瑞士这些较为发达的中小型国家相比,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拥有非常完整的科研产业链。我们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拥有水平不错的科研人员。

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大量的“灌水论文”也说明我们的很多研究工作也存在着数据不扎实,逻辑不严谨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不完全合理的评判制度导致的不良后果。

观察者网:对于这个数字,又有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学术成果的世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似乎总有一层隔膜,特别是在当下中西竞争的情况下,中西学界的合作和交流氛围如何?在哪些领域,我们已经赶超西方?哪些领域还需要补短板?

X博士:应该说在所有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在工程技术方向的发展是最为瞩目的。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进行有组织、成建制的科学研究,非常有利于在已知的、明确的方向上进行追赶式研究。近三五年,来我国在光刻机、半导体器件、高性能医疗设备、新型生物技术等数不胜数领域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我国近些年来正在进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与整合,将会进一步推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但随着我们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也在逐渐进入科学研究的无人区。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最近也不断感觉在我的眼前已经没有成型的路径可供参考借鉴了。我需要再次向大家介绍,科学的发展往往是蜿蜒曲折的,在一项成功的研究背后往往隐藏着几十项数百项并不那么成功的研究,但他们并不是毫无意义,他们都为这一项成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及知识储备。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空间进行自由探索,才有可能在其中找到那么几个突破口,诞生真正具有原创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特别是针对那些“无人区”里,别人不敢做的科学研究,我希望能给予更大的容错空间。最好不要指望在半年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出现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科学突破。有时候压力太大,反而会让研究的根基不够扎实。要注意的是,一些比较新概念的研究工作往往是由二三十岁的科研人员推动的。目前严重基于既往成果、既往项目经费的评判标准,显然不利于青年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突破。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交流交往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因素,这能够有效的避免我们反复陷入“重新发明轮子”的陷阱。近些年来,由于美国对华敌意的不断加深,我国同西方的人员交流确实受到了一定阻力。但在疫情后国际旅行恢复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还是比较活跃的。

我们不仅应该积极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更应该鼓励我们的青年人多走出去,向欧美同行介绍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有让欧美同行意识到,我们手上握有大量“人无我有”的重要科研成果,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扩展我们的学术影响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政府审查最后一刻仍无共识,球踢给拜登

他如何让叙利亚超越“1400年恩怨”?世界都在看

全球科技封锁加剧,中国量子计算如何追赶?

“中国无人机关乎生死”,美国的能行吗?

又一位顶尖华人科学家从美回国!